•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当代利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当代利用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4.18 3.6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南京博物院,江苏省民俗学会

出版社南京大学

ISBN9787305274084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1992597

上书时间2024-05-2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非遗视野下民俗的保护研究
面向城市未来的博物馆建设——以南京博物院非遗系列展示为例
深化地域文化软实力建设培育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基于江苏南通非遗传承的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民俗博物馆的在地性研究——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为例
文化再生产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与现代活用——以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为例
当代城市民俗文化与民众的互动路径研究——以2023年春节期间上海市长宁民俗文化中心的活动为例
被建构的“地方”——黄龙岘“甘氏家族”与“邢家大院”传说的“在地化”生成过程
数字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探究
徐州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与路径探索
乡村振兴视域下江苏传统戏曲活态传承及其现代功能
基于文化聚落的江苏人类非遗探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南京诸家村渔家文化为例
乡村传统中医药非遗传承保护和振兴的困境与发展——以非遗项目“叶氏中医针灸”为例
常州庙会与节场的特色与新时期发展
论赵元任海外吟诵活动及吟诵资料的文献价值
江苏豆类非遗技艺的生成与演变探析
文旅融合背景下江苏非遗资源发掘与当代利用研究
基于文化价值的非遗南京风筝文创开发研究
江苏传统技艺类非遗数字化探析与实践
连云港传统建筑中的民俗意蕴——以连云港市民主街为例
盆中日月长——盆景技艺的起源、特点与审美意涵
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工艺类研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博物院“格物匠心”课程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融合之路
非遗融入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路径——以南京博物院为例
博物馆非遗公众活动的创新发展——以南京博物院为例
论国家级非遗项目“丰县糖人贡”文化品牌

内容摘要
 本书从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乡村振兴、江苏民俗资源的历史内涵与价值
转化三个方向出发,收录了在“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当代利用”学术研讨会上公开发布的论文二十
余篇,对现当代非物质文化保护及传承现状进行了广泛研究,围绕相关话题从各个方面和层次进行了深刻探讨,有计划有步骤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妥善保护的基础
上发扬光大,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扩大影响力、建设并弘扬新时代精神文化。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