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解人性+理解生命+自卑与超越(3册套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理解人性+理解生命+自卑与超越(3册套装)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5.39 4.1折 111.4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

出版社应急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2061333

出版时间2022-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11.4元

货号31394473

上书时间2024-05-22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阿德勒有《神经病的形成》《自卑感》等著作,他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第一章 人生的意义 / 001
生命的意义  / 002
与生俱来的三重束缚 / 004
社会感 / 007
童年时期的影响 / 011
早期记忆与梦 / 017
合作的重要性 / 021
第二章 心灵与身体 / 023
心灵与身体的相互作用 / 024
情绪的作用 / 034
心理特征和身体特征 / 042
第三章 自卑感与优越感 / 047
自卑情结 / 048
优越感目标 / 056
第四章 早期记忆 / 069
个 性 / 070
早期记忆与生活方式 / 073
第五章 梦告诉我们什么 / 091
梦的解析 / 092
弗洛伊德学派 / 094
个体心理学对梦的研究 / 097
分析梦境 / 105
第六章 家庭的影响 / 117
母亲的作用 / 118
父亲的作用 / 126
关注与忽视 / 135
家庭格局 / 139
第七章 学校的影响 / 151
教育方式的改变 / 152
教师的作用 / 154
课堂合作与竞争 / 159
先天素质与后天培养 / 163
个性发挥 / 166
对教育的观察 / 170
顾问会议 / 173
第八章 青春期 / 177
青春期的定义 / 178
对成人生活的挑战 / 180
青春期的挑战 / 182
青春期性心理 / 187
期待青春期 / 191
第九章 犯罪,及防患于未然 / 193
罪犯心理 / 194
罪犯类型 / 204
合作的重要性 / 212
个性、生活方式和三大任务 / 213
合作的早期影响 / 216
犯罪问题的解决办法 / 220
第十章 工作中的疑难杂症 / 229
平衡生活的三大任务 / 230
早期训练 / 233
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 / 240
解决方法 / 241
第十一章 个人与社会 / 243
人类的奋斗与合作 / 244
缺乏兴趣和沟通障碍 / 247
社交与平等 / 253
第十二章 爱情与婚姻 / 257
爱情、合作与社会兴趣的重要关系 / 258
婚前准备 / 262
婚姻的承诺与责任 / 268
友谊对婚姻的保障 / 272
成功的婚姻 / 273
解决婚姻中的问题 / 278

内容摘要
●关于爱,阿德勒这么说:爱情,是建立在深刻的伙伴关系之上,不允许任何一方控制欲太强。 ●关于梦,阿德勒告诉你:梦,zui适合用来强化我们某种情绪,创造解决问题所需的动力。 ●关于工作,阿德勒的解释: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们以什么态度待人,以及他们愿意出多少力参与团体生活规范的劳力分工。 ●关于情绪,阿德勒这样分析:情绪,是人们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下感受到压力时,情感的瞬间宣泄。情绪和人格特质一样,也有特定的目标与方向。

精彩内容
精彩书摘我们生活在充满各种“意义”的世界里,所经历的种种事物,并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我们切身体验过的。就算是最原始的经历,其实也受限于我们自身的看法,譬如我们口中的“木头”,其实是指“与人类相关的木头”,而“石头”指的则是“作为人类生活中因素之一的石头”。如果有人试图在“意义”之外考虑环境,那么他势必会因此与各种事情产生隔离,而他的行动对于人们和自己都不会有什么好处。所以说,没有人可以脱离“意义”而存在,毕竟每个人都是先通过自身赋予现实意义,而后产生对现实的感知。准确地说,我们所能感受到的现实,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经过我们阐释的现实。因此,我们理应做出这样的判断:意义,有可能是没有终结的、不完整的,甚至是不完全正确的,所以,意义的领域其实是充满错误的领域。如果有人问你:“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你很可能会哑口无言。实际上绝大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压根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抑或尝试着寻求问题的答案。这个问题自人类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当下依然会有人,不论年轻或是年老,有时候还是会问:“活着是为了什么?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但是多数情况是,他们只有在逆境之中才会想起这样的问题。若是生活一帆风顺,没有坎坷与考验,这些问题他们就绝不会提出来。人们提出这些问题,并希望找到答案,这在所难免。假如我们对一切言辞都充耳不闻,只是专注于观察行为,便会发现:任何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生命的意义”,而且每个人的观点、态度、行为、表情、礼仪、抱负、习惯及个性等,都与这一意义异常吻合。任何人的言行举止似乎都是在传达他对生命的某种阐释深信无疑,并蕴藏着他对这个世界及自身的看法。这是他作出的定义:“我就是这样,世界就是那样。”这便是人们赋予自己的意义以及赋予生命的意义。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生命的意义有无数种可能,不过如我们所说,每种意义都可能有不实之处。然而又没有人知道生命的绝对意义,所以只要是能为我所用的意义就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这是我们所能发现的两种极端,所有的意义都介于此间,当然我们也都明白:有些意义很有用,有些却较糟糕,有些是小错,有些却是大错特错。我们还能发现什么是较好的阐释所共同具备的因素,什么是那些较差的阐释所缺少的因素,从而从中找到真理的某个公共尺度,某种公共的意义。……精彩书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