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近代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3 2.9折 45 全新

库存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蒋廷黻|责编:顾客强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

ISBN9787513940672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31691413

上书时间2024-05-22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这本《中国近代史大纲》是民国二十七年五、六两月起草的。那时我已辞去驻苏大使的任务,还未恢复行政院政务处的职掌,在汉口有几个月的安逸,于是趁机写这本小书。
我在清华教学的时候,原想费十年工夫写部近代史。抗战以后,这种计划实现的可能似乎一天少一天。我在汉口的那几个月, 身边图书虽少,但是我想不如趁机把我对我国近代史的观感作一个简略的初步报告。这是这书的性质,望读者只把它作个初步报告看待。

 

□□年六月一日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中国近代史》(精装版)中用四章分别描述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强的四个选择,重构了近代中国的历史画卷。在《剿夷与抚夷》中,作者分七节讲述了中国自古以来的贸易制度,分析为什么中国没有在工业革命大航路发现后跟上世界步伐的根本原因。在第二章,作者以《洪秀全与曾国藩》为题讲内忧内患,批评洪秀全的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王朝。在曾国藩领导湘军与洪秀全太平军交战的时候,中国又遇到了一次与英法联军的对峙,依然无法战而胜之,只好受尽屈辱后开始一个新的历程,向西方学习。在第三章,作者专讲《自强及其失败》,实际上就是描绘从1860年开始的三十年洋务新政的全景。第四章即末尾一章《瓜分及民族之复兴》中,用六节篇幅讲述1895年之后至1930年初期的中国政治史。

 

 



作者简介
蒋廷黻(1895-1965),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1911年只身赴美求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首席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1925调入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之职,在任期间,改革清华大学历史系,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1935年弃学从政,1965年病逝于纽约。
蒋廷黻先生研究历史反对“治史书而非史学”的传统方法,采用“重综合、重分析、重整体把握”的新史学方法,并将其引入当时尚属荒漠的近代史领域,从而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被称作“拓荒者”“开山的人”“近代史尚无第二人”。

目录
小序
总论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第一节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第二节  英国人做鸦片买卖
  第三节  东西对打
  第四节  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第五节  不平等条约开始
  第六节  剿夷派又抬头
  第七节  剿夷派崩溃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第一节  旧社会走循环套
  第二节  洪秀全企图建新朝
  第三节  曾国藩刷新旧社会
  第四节  洪秀全失败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第一节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第二节  步步向前进
  第三节  前进遇着阻碍
  第四节  士大夫轻举妄动
  第五节  中日初次决战
第四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第一节  李鸿章引狼入室
  第二节  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
  第三节  顽固势力总动员
  第四节  孙总理提民族复兴方案
  第五节  民族扫除复兴的障碍
  第六节  军阀割据十五年
  第七节  贯彻总理的遗教
附录
  中国近代化的问题
  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
  百年的外交
  再论近百年的外交
  评《清史稿·邦交志》
  琦善与鸦片战争
  李鸿章
  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
  现今史家的制度改革观

内容摘要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本书将近百年的演变和人物娓娓道来,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史料的堆砌,却尽显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趋势。本书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出“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 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本书构建的史学框架和断代史体系,曾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后来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称为近代中国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主编推荐

(1)《中国近代史》(精装版)自出版七十余年来,一直风行不辍,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经典,更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

(2)中国近代史的奠基性作品,为书写中国近代历史树立了标准和规范。

(3)锁线精装,封面特种纸,内文高档纯质纸,高颜值精致装帧。摊开阅读,不掉页。

(4)内附中国近代史图谱,一张图让你秒懂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

(5)用注释开阔视野,让读者无障碍阅读。




精彩内容
 总论中华民族到了十九世纪就到了一个特殊时期。在此以前,华族虽已与外族久已有了关系,但是那些外族都是文化较低的民族。纵使他们入主中原,他们不过利用华族一时的内乱而把政权暂
时夺过去。到了十九世纪,这个局势就大不同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到东亚来的英、
美、法诸国绝非匈奴、鲜卑、蒙古、倭寇、满清可比。
原来人类的发展可分两个世界,一个是东方的亚洲,一
个是西方的欧美。两个虽然在十九世纪以前曾有过关系,但是那种关系是时有时无的,而且是可有可无的。在东方这个世界里,中国是领袖,是老大哥,我们以大哥自居,他国连日本在内,也
承认我们的优越地位。到了十九世纪,来和我们打麻烦的不是我们东方世界里的小弟们,是那个素不相识而且文化根本互异的西方世界。
嘉庆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当然不认识那个西方世界。
直到现在,我们还不敢说我们完全了解西洋的文明。不过有几点我们是可以断定的。第一,中华民族的本质可以与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比。中国人的聪明不在任何别的民族之下。第二,中国的物产虽不及俄、美两国的完备,然总在一般国家水平线之上。第三,我国秦始皇的废封建为郡县及汉唐两朝的伟大帝国足证我民族是有政治天才的。是故论人论地,中国本可大有作为。然而到了十九世纪,我民族何以遇着空前的难关呢?第一是因为我们的科学不及人。人与人的竞争,民族与民族的竞争,最足以决胜负的,莫过于知识的高低。科学的知识与非科学的知识比赛,好像

媒体评论

费正清

执中国近代史研究之牛耳。


何炳棣

半个世纪以来,又有几本近代史著作超过了它(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当今专为获奖的“皇皇巨著”,通通加起来也不及这本书的分量。


郭廷以

蒋廷黻先生于近代中国史之科学研究,实与罗先生(罗家伦)同开风气。他为中国近代史建立了一个科学的基础,为旧中国的史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方法、新的观念,是一个开山的人。


李 济

他为近代史在这个时期建立了科学基础。这个基础不只是建筑在若干材料上,更要紧的是他发展的几个观念。有了这些观念的运用,他才能把这一大堆原始资料用活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