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北地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8.91 5.9折 49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老藤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60051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31204244

上书时间2024-05-21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老藤,本名滕贞甫,1963年生于山东即墨。著有长篇小说《鼓掌》《腊头驿》《刀兵过》《战国红》《北障》《苍穹之眼》《铜行里》等,小说集《黑画眉》《会殇》《熬鹰》等,文化随笔集《儒学笔记》《孔子另说》等。作品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现为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

目录
目录
第一章引子
第二章格拉秋山
第三章红花尔基
第四章墨尔根
第五章八里桥·五间房
第六章奇克
第七章无名一寒村
第八章稗子沟
第九章五大连池
第十章锦河
第十一章双河
第十二章妫山
第十三章卧虎山
第十四章麦海
第十五章双泉
第十六章小临沂
第十七章朝元鼎
第十八章马路弯
第十九章刺猬沟
第二十章伊林密
第二十一章铁西
第二十二章凤鸣街
第二十三章宝山
第二十四章西瓦窑
第二十五章老鳖湾
第二十六章文化街14号
第二十七章四道通
第二十八章阿穆尔
第二十九章尾声


内容摘要
通过一位北国建设者对东北工作四十年的回望,重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大荒如何变成北大仓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其中党性与人性相互交织,顺境与挫折交替磨砺,展现出北地开发建设者的深厚情怀和不变信仰。作品以倒叙的方式,在主人公晚年之时由其子重返父亲奋战四十年的北疆城乡,寻踪觅迹,在父亲的人生现场实地探访,试图从当代人的角度去理解一桩桩令父亲牵肠挂肚的往事。北地之行,不仅再现了白山黑水的风物传奇,还回望了北地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艰辛历程,展现了一代建设者深沉的家国情怀、坚韧的理想信念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作品以主人公在北地工作过的近30个地名独立成章,是四十年来的北地风俗画,也是北地发展变迁的里程碑

精彩内容
“你们看到红花尔基山上有许多樟子松了吗?那可是原始森林。樟子松寿命可达两百多年,那些树都是老树、古树,珍贵难得。这些樟子松能保住,完全是常克勋的功劳。当时各地都在大炼钢铁,红花尔基也办起了小烘炉,没有煤烧,就有人打起了樟子松的主意。樟子松油性大,好燃烧,摇起鼓风机来吹,确实能燃起高温。与红花尔基相邻的北兴农场,砍光了三个山头用来大炼钢铁,结果钢铁没炼出来,山却成了疤瘌头。那么好的樟子松烧掉多可惜!好在上级派来了常克勋,这个军人出身的场长不信邪、有韬略,他通过部队农场弄了些煤炭炼钢,保住了红花尔基大片樟子松,凭保护樟子松这份功德,足以遮盖他生活中的各种瑕疵。现在,这里建起了红花尔基樟子松国家森林公园,除了大火再没谁能毁掉这些树。”“常克勋用几车煤就能保住樟子松?当时可是大炼钢铁,煤烧光了还得砍树。”任多秋问。
“以风顶风,就会刮旋风,”张大志说,“我研究过这段历史,毕竟过去年头不多,很多人还健在。现在来看常克勋耍了个心眼,他把全农场的职工都组织起来,按照战斗序列实行三班倒,都到蓝甸里去修水库。他做了一个谁也不敢反驳的决定,学习北京大修十三陵水库,在红花尔基蓝甸修一座七星泡水库。所谓七星泡就是将蓝甸中七个大的泡子连起来,在流往下游的地方建起一道大坝。这个项目上级没给一分钱,全是农场自己建。动员的时候常克勋亲自讲话,说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委员长等中央领导都到十三陵参加义务劳动,我们修七星泡水库要向中央领导学,人不分男女老幼,能出力的出力,不能出力的出声,大战九个月,建成七星泡水库!大家都来修水库,就没有余力上山伐木炼钢铁,上级来检查,对修水库的理由也不敢否定,就这样错过了伐木炼钢的狂热期。”常寒松和任多秋频频点头,这真是一招妙棋,炼钢铁和修水库都是上级布置的任务,谁也不敢否定哪一个,只要你做成一件,有了交代自然也就能交差。这一刻,常寒松觉得老爷子特有智慧,这个办法简直是神来之笔。
任多秋道:“常克勋很智慧,他是为了保护樟子松才决定修水库的,那么,修水库就没人反对?红花尔基到处是湿地,根本不缺水。”张大志笑了笑:“常克勋力排众议,他用大帽子一压,别人就不敢再反对了。想想看,把七星泡水库的建设同十三陵水库联系起来,谁敢说二话?不过,七星泡水库是蓝甸的噩梦,就像女人完整的裙子被裁去了一截,总之红花尔基有得也有失。”任多秋睁大了眼睛问:“七星泡水库不是大河截流,无非是将七个独立的泡子连起来,然后修一道坝,应该不会大范围影响生态。”“是这样的,七星泡水库最大的泡子叫黑鱼泡,大小不下千亩,里面生长着一种蛇纹黑鱼。黑鱼泡有很多传说,当地居民称其为秃尾巴老李窝,据说盛夏里秃尾巴老李会到此处避暑。泡子周围有三处泉眼,泉水甘洌清纯,喝了能治疗筋骨病。端午节前后,方圆数十里的汉、满、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等各族民众会赶着牛马车,带着帐篷、渔具和炊具,聚集到黑鱼泡边安营扎寨,饮水钓鱼,祈福祛病。一般会热闹三天三夜。钓到的鱼多是黑鱼,黑鱼炖出的鱼肉像豆腐一样嫩,熬成的鱼汤像乳汁一般白,身子虚弱的男人喝上几日黑鱼汤便会满血复活,产后缺奶的女人喝上几回黑鱼汤则乳水不断,因为这个缘故,黑鱼泡一带的草地,几乎成了端午节远近民众狂欢的舞场。想想看,泡子里波光粼粼,地上草长莺飞,蓝色的钢笔水花成片绽放,垂钓的人群,白色的帐篷,红色的篝火,飘着鱼肉鲜香的吊锅,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但随着黑鱼泡的消失,这个节日自然消失了,只留在了老年人的记忆里。”常寒松心里觉得有些滑稽,便问:“难道建成了七星泡水库,黑鱼就会绝迹?”“蓝甸黑鱼的消失是一个生态之谜,肯定与水库修建有关。”张大志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成本,保护樟子松的成本就是蓝甸做出牺牲,当然,牺牲最大的是那些曾惠及周边百姓的黑鱼了,因为它可能在本地已绝迹。”任多秋被逗笑了,这个张大志还蛮风趣的,修水库黑鱼牺牲最大,又一想,作家嘛,不能总是一本正经。
“我写过一篇散文,叫《黑鱼泡的消失》,发表在《白河日报》上,此文中我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地球上再丑陋生命的灭绝都是悲剧,再美丽生命的出现都不会永恒。人要日渐老去,鲜花终会凋谢,希望生命长存是不现实的,只要该奉献的时候没有吝啬,该耕耘的时候没有懒惰,该大笑的时候没有哭泣,就是对得起生命了。我提到了森林公园这片樟子松,它虽然受到了保护,但谁能保证没有无妄之灾的降临,比如雷火,比如虫害,死死生生应该是一种常态,只要活着的人能记住它曾经的好,就像人们记得黑鱼泡的黑鱼并把它变成传说一样,生命的价值就算得到了实现。”任多秋点点头道:“这篇文章充满思辨性,你可以发给我。”常寒松有些不解,“据我所知黑鱼的生命力非同寻常,难道黑鱼不能在水库存活?”“黑鱼泡的黑鱼是一个有特质的品种,应该与现在广泛饲养的黑鱼不同,就像火山天池里有倒鳞鱼一样,离开了天池,倒鳞鱼活不成。”常寒松明白了,黑鱼泡里的黑鱼不是广义上的黑鱼,心中不免感慨,想扼杀一个物种原来如此简单,只需毁掉它生长的环境。
任多秋要把握采访节奏,他从黑鱼泡转回正题,问:“北地人大都认为人是有魂魄的,一个领导任职一方,或多或少会把自己的魂魄像种子一样留下来,您说樟子松和七星泡水库哪一个最能代表常克勋的魂魄呢?换句话说,如果现在想给常克勋招魂,应该上山还是去水库?”“人家常克勋不是健在吗?”张大志觉得这个提问很怪。
“不是我们不敬,是常克勋自己的意愿,‘北地招魂’是他本人出的题目,我们只是答卷人。”“原来如此,”张大志点点头,“如果想为常克勋招魂,该去蓝甸,在大甸之上找一簇盛开的钢笔水花,对着花祈祷一番就可以了,我想常老先生若是有一缕魂魄种在红花尔基,一定依附在那些年年盛开不败的钢笔水花上。”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