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觉知的父母(榜样少年的163成长模型)(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觉知的父母(榜样少年的163成长模型)(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8.2 4.0折 69.8 全新

库存2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益铭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714064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9.8元

货号31581429

上书时间2024-05-21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给父母的忠言
推荐序一  父母靠什么唤醒孩子
推荐序二  父母的修行
推荐序三  让孩子自己找到人生方向
推荐序四  教育的本质是影响他人
推荐序五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自序  再伟大的成就,也弥补不了教育的缺失
前言
第一部分  你的孩子本来很优秀,别亲手毁掉他
  第1章  给孩子好的礼物,是精神独立与天赋自由
    01  你做过的孩子都会了,你说过的孩子都忘了
    02  高明的父母,从来都不说教
    03  成长核动力: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
    04  天才也需要持续被训练
    05  好奇心定律:堵不住的只能疏导
    06  这些家庭教育的坑,你是否深陷其中
  第2章  你是孩子的垫脚石,还是拖油瓶
    01  你的辉煌才是孩子的起点
    02  在输得起的年纪,允许孩子走一段弯路
    03  不要因为自己“想赢”,就教育孩子“不能输”
    04  与其要求孩子,不如先要求自己
    05  “垫脚石”文化:是砌阶梯,而不是背上去
  第3章  好的养育,是父母一直在成长
    01  天天玩游戏的父母,怎能养育出爱看书的孩子
    02  父母要认可孩子的努力
    03  自律的父母是孩子好的榜样
    04  父母间的相处,孩子时刻在模仿
  第4章  做孩子的贵人,不做孩子的主宰者
    01  教师授业,传道解惑的是教练
    02  会买单:补全孩子的成长思维
    03  扶上马,送一程,给祝福
    04  胜者163教育模型:天赋、特质与思维铁三角
    05  给孩子一生的精神支持
第二部分  每个孩子都有天赋:从发现到强化
  第5章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但别被误导
    01  我说“孩子,你是个天才”时,孩子瞬间哭了
    02  发现天赋的步骤和原则
    03  隐性天赋
    04  如何化解天赋面前的障碍
    05  和会沟通的父母在一起有多重要
    06  一边泪流满面,一边心花怒放
  第6章  设计孩子的“人生经历”
    01  B点思维:如何让孩子不迷路
    02  只有让孩子去观世界,他们才能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03  导航思维:人生的路,让孩子看到全貌
    04  全面了解孩子才能因材施教
    05  预演模型:畅想多种可能性,再做沙盘预演
    06  从追寻快乐到快乐地追寻
第三部分  卓越人士的六个特质:如何让孩子成为完整的个体
  第7章  具有强大的意志力:卓越人士的基础特质
    01  心智能量:意志力的产生与损耗
    02  意志力:有限但可以强化
    03  再坚持五分钟,你就赢了
    04  如何制作意志力任务清单
    05  情绪温差:疲劳与偷懒
    06  挺住!熬下去的秘密
  第8章  具有学识与眼界:卓越人士成事的关键
    01  孩子读过的书,每一个字都有用
    02  刻意观察:如何培养观察力
    03  学霸定律:选择走楼梯,还是乘电梯
    04  父母把赢看得过重,反而会导致孩子输不起
    05  每个孩子都有影响力
    06  多元化价值观与包容心
  第9章  具有自我驱动力:卓越人士终生成长的动力
    01  孩子擅长什么,他就主动做什么
    02  让孩子迷上他的偶像
    03  是什么让孩子变得更强
    04  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05  让孩子相信,他拥有让自己变好的力量
    06  自律即自由法则
  第10章  具有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卓越人士的硬核实力
    01  父母千万不要像“老鼠怕猫”那样逃避问题
    02  解决问题的五个关键点
    03  好习惯终身受用
    04  强大的能力都是设计出来的
    05  要让孩子明白,他配得上所有的好
  第11章  具有感恩的心:卓越人士的真挚情怀
    01  缺乏感恩之心,再优秀也毫无意义
    02  教导他积极生活,不如告诉他学会感恩
    03  急功近利的父母,怎能培养出感恩的孩子
    04  感恩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备要素
  第12章  具有社会责任感:卓越人士的人生底色
    01  社会需要有担当的孩子,而不是利己主义者
    02  鼓励孩子走向卓越,成为世界公民
    03  只有维护集体利益,才能获得荣耀
第四部分  让孩子具备变得优秀的力量:如何培养精英思维
  第13章  艺术思维:艺术力即创造力
    01  有美感的孩子才有创造力
    02  那些重要的东西,往往看起来“无用”
    03  打破常规才能成长
    04  拥有艺术思维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05  培养孩子艺术思维的五个方法
  第14章  建筑思维:搭积木的启示
    01  建构能力是孩子的顶级能力
    02  想会有方向,做才有结果
    03  不要做只会线性思考的人
  第15章  辩证思维:在关系中思考问题
    01  人生,就在一呼一吸之间
    02  接纳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是一种成熟
    03  有自己观点和见解的孩子才能成为卓越人士
    04  孩子怎么看待世界,世界就怎么对待他
后记  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美好的人生

内容摘要
 每个孩子的未来都可以是精彩绝伦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个性,不但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和习惯,更要不断放大他们的特质与优势。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是懂
得包容、懂得协同、懂得合作以及坚韧、自信的孩子。
本书以“胜者163教育模型”为基础,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点为主线,深刻剖析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和错误做法,全面阐释了父母培养优秀青少年的思路与方法。“胜者163教育模型”即:发现并尊重孩子的天赋;培养孩子的六个特质,分别是具有强大的意志力、具有学识与眼界、具有自我驱动力、具有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
具有感恩的心、具有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的三个思维,分别是艺术思维、建筑思维、辩证思维。

精彩内容
 01你做过的孩子都会了,你说过的孩子都忘了网络上有这样一则关于家庭教育的问答。
有人问:“为何父母总爱提‘别人家的孩子’?”答案中点赞最多的居然是:因为父母认为“和逼迫自己比起来,逼迫孩子容易多了”。看到这个答案我不禁哈哈大笑,孩子们真是太好玩了,但又感觉无奈。的确,父母总是以自己觉得对的方式去催促孩子成长,却从来不想想自己曾经也是孩子。
在当今社会中,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孩子基本都能得到很好的教育,而课外兴趣班能让孩子拓展兴趣……但孩子的教育却依然是父母心头的刺,父母在教育方面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但往往收效甚微。父母何曾想过,教育如果只是物质、金钱的投入,那世间的教育岂不是太简单了。孔子说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果用在父母身上,那就是教育孩子应该是父母先做,给孩子做榜样。
孩子缺少的不是文化知识,也不是兴趣、爱好,他们的性格、习惯、处世智慧很大部分都来自父母的“身教”。在文字出现之前,人类就已经存在了,在没有文字、没有学校之前,人类靠什么教育后代呢?正是“身教”。
父母错误地以为,只要
告诉孩子怎么做,孩子就应该学会。殊不知,为人处世,哪能是说说那么简单。要
是这么简单,所有父母都应该是专家,因为父母学过的知识、听过的道理真的太多了。
有一次,我朋友和他的孩子并排走在街上,他太太跟在后面。突然他太太说:“你看你,把孩子带坏了。”朋友很纳闷,自己走路走得好好的,怎么就把孩子带坏了?原来他的太太看到父子两人并排走的时候,姿态一
模一样,甚至连内八字的走姿都一样。我朋友跟我说起这事,就感慨,内八字的走路姿势可从来没有教过孩子,但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学会了。他一直和孩子说走路要挺直身板,孩子一点都没学。
为什么那么多父母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教育不好孩子?关键是父母的“言
传”总多于“身教”。孩子在成长中对世界的认知、理解更多源于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是对书本知识的感
悟。所以,父母需要亲身示范给孩子“应该怎样做”“如
何做效果更好”,而不是义正词严地告诉孩子“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应该怎样做”。
李嘉诚曾说过,再大的家业传承,也抵不过言传身教。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李嘉诚的身教明显胜于言传。比如李泽钜和李泽楷年满8岁便参加李嘉诚公司的董事会议,两个孩子不仅要旁
听,还要针对一些问题表达观点。就是依靠这种方式,李泽钜和李泽楷学会了父亲以诚信取胜的生意经。
当然,每个人的家庭环境都不同,但身教胜于言传的教育理念却是父母都应该学会的。孩子在成长期间的学术知识源于老师,但品德操守更多源于父母。如果父母不懂得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则有“养而不教”的嫌疑。
孩子的成长是对世界从无到有的认知过程。言传的效果更多的是让孩子“认识”世界,而“知晓”与否还要靠身教。因为身教可以传达适
应世界、融入世界的方法,缺少身教的孩子很难及时理解世界运行的规则。
比如父母教育孩子讲文明、懂礼貌,但如果父母有说脏话的习惯,那么文明与礼貌在孩子眼中便一文不值
。孔子也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传授给孩子的理念,父母首先需要做到,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孩子又怎么会遵从呢?
书名为《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作者贾容韬最初的身份并不是老师,而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商人。正因为有一段惨痛的育儿历程,贾容韬放弃了自己苦心经营的企业,投身到青少年教育领域。
作者的儿子是一个“资深网瘾少年”,上学期间学习成绩不理想,在校期间打架等事件频发,小小年纪已经有两次被学校劝退的经历。
P4-6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