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科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孙科传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可开发票

12.26 3.2折 3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千江月|责编:畅岩海

出版社团结

ISBN9787512678651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31020284

上书时间2024-05-18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1作为孙中山先生的长子,身披“太子”光环的孙科在民国政坛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他曾两度出任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副主席,还担任过立法院院长、铁道部部长、财政部部长、交通部部长等要职。但囿于多种原因,对这样一个重要人物,世人知之甚少。因此,本书就是能给读者打开一个认识孙科、了解孙科之门。
2孙科逝世后,蒋介石评价他“气量恢弘,才识远大”“功在国家,声驰寰宇”,颇多溢美之词。客观上来看,这种措词中有许多为逝者讳的客套成分,真正用来评价孙科,肯定不能算是完全贴切。
3有人评价说:“孙科能在大洋彼岸一旖旎小镇以读书为乐,实属国民党政要显贵中的凤毛麟角。说这是有惠于其父孙中山好读书的遗传个性,恐怕还不如说是受益于孙中山早岁对他循循善诱,力促其勤学苦读的一片苦心,更为准确得当。”

目录
第一章  从洋学霸到广州市长
第二章  人生第一桶金,我的城市我的梦
第三章  蒋汪激烈争斗,孙科欣然组阁
第四章  登上院长顶峰,脚下四周是坑
第五章  训政党治易成,宪政民主难求
第六章  弄地方自治抓手,谋经济发展思路
第七章  要亲苏不要反苏,要联共不要反共
第八章  竞选场上,两大势力血本角逐
第九章  国难时刻,代总统与行政院长激烈缠斗
第十章  海外漂泊风拍岸,身回岛里情归国

内容摘要
 这是一部有关孙科的人物传记。军阀混战的黑暗时代,在父辈高扬的旗帜下,向着真理的曙光,坚毅前行。孙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军阀们有枪杆子,有笔杆子,有资金有实力有派系有圈子,孙科游离于军阀派系之间,有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想方法,聚手段,向着目标,拆除挡在前行路途上的栅栏,搬开石头,冲向顶峰。一次又一次失败,没有灰心,没有失志,用心力用智慧,在国民党高层,在国民政府顶层,摇旗呐喊。孙科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成功,一次又一次登顶,然而,在顶峰之上,遭遇更大的狂风更强的雷击,人生事业理想信念,一次又一次被洗礼。民国时期的政治官场是如此的险恶,民国时期的政治人物,是如此的命运多舛,后人不禁拍案惊奇。

精彩内容
 广东中山市的翠亨村,正如村名一样,这里山清水秀,树木终年苍翠。
山村三面临海,背靠一座高山,叫犁头山,从村口向山头望去,就如村后放着一把农民耕田用的超级放大版的犁头。
走进村里,随便碰到一位老人,就能说出一段年轻时、中年时海外闯荡的冒险经历。村里人人出过海,个个出过洋。年轻时海外赚钱,老了回山村养老。
这里有一户人家,海外闯荡之后,再也没有回来。父亲孙中山在北京逝世,葬在中山陵,儿子孙科客死异乡,葬在台湾。
1866年11月12日,孙家迎来了大喜的日子,一
个男孩呱呱坠地。看到父亲一边喝着茶,一边在端详孩子的面容,母亲轻声地说,“看看这孩子的长相,天啊,我怎么越看越觉得象我自己经常在梦里梦到的北帝菩萨”。父亲听了,哈哈大笑,“我正在想着,如何给这孩子取名字呢,那就取名不如撞名,就叫他孙帝象吧。”后来流亡日本时,为了隐匿行踪,孙帝象给自己取了一个化名,叫孙中山。
让父亲非常高兴的是,中山是一个爱好读书、成绩优异的孩子。不过,这个孩子也很特别,喜欢跟同村的孩子打架。为了防止孩子在村里闯祸,父亲终于想出一个办法,把他送
到香港中央书院去读书。
“那里远离我们村子,哈哈,你再怎么喜欢动拳头,也够不着村里的男孩子了。”一天,父亲得到消息,“在选择自己的专业课时,中山选定医学这个专业”。父亲十分高兴,“中山这孩子将来当个医生
,在香港或美国谋个医生
的职业,他这辈子也一定吃香喝辣”。
中山21岁这年,父亲又做出重大决定,“娶同村卢家的女儿慕贞做儿媳妇”。中山十分高兴,一
边继续在香港中央学院读书,一边回家娶了漂亮的新媳妇。(大家开始有点羡慕了)。不能不佩服,孙中山有个好爸爸。
1891年,孙家再一次迎来了大喜的日儿,中山的儿子孙科出世。(孙中山时年26岁)。
孙科四岁时,1895年腊月,村里人家忙着杀猪打豆腐蒸年粑准备过大年,一天下午,清政府的一
批警察来到了村子里,将一张通缉令贴到了孙家大院的墙头,“孙中山在11月发动广州起义,现悬赏一千大洋,全国通缉”。
公公把儿媳叫到身边,关上房门,小声地说:“中山逃到日本。慕贞啊,你带孙科去檀香山,找哥哥孙眉。在那里,你能见到他,能夫妻团聚。我也希望他像村里人一样,从海外赚些钱回家,常回家看看。这点想法,也不知何时能实现。”1912年的一天,村中突然传来一道消息,“孙中山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尢总统”(中山时年47岁)。
1913年的一天,孙中山与卢慕贞办理了离婚手续。孙中山流亡日本时,与英文秘书宋庆龄志同道合,走到了一起。在离婚书上,孙中山的签名为德明。在写给卢慕贞的信中,孙中山称卢慕贞为科母,自称科父。
在檀香山,4岁的孙科进了黄瑞祥老师办的华侨子女私塾学校。12个同学,大家在一起,在黄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三字经》《千字文》《唐诗三百首》。五年小学生活,孙科奠定了国学的功底。
小学毕业,孙科进了威露库小镇圣安东尼学校(罗马天主教会学校),学习西文。
学校学制为八年,孙科用四年的时间,就轻松跳级唱着歌儿毕业了。今天称这样的学生为学霸。
孙学霸随后考进了圣路易斯学院。名为学院,类似于当代普通高中。
(1906年,孙科15岁)。
四年后,1910年,孙中山到了檀香山,举办同盟会加盟大会。19岁的孙科加入同盟会。当时称“红小鬼”。
学霸级“红小鬼”一边学习,一边搞起了第二职业,在同盟会于檀香山举办的两份刊物《大声周刊》《自由新报》上投稿,当起了新闻版块的记者。
今天称写手。这位写手的手法很简单,先阅读几份英文报纸,然后将其中的新闻翻译成中文,接下来的工作,你就懂了。(这个写手,有没有付英文报纸或英文作者的原创稿费,这个就不知道了)。
运用同样的手法,孙科先后为《少年中国晨报》编写墨西哥革命的新闻报道,为《民气报》编写俄国革命的新闻报道。
孙科作为写手不只是赚到了生活费。通过阅读与翻译,开阔了眼界,练习了笔力,锤炼了革命的理念。同样要为父亲中山点赞,让孩子用自己的学识,用学到的技能,赚到自己的生活费。当代几个父亲能做到?今天很多父亲,致力于将钱一笔笔打到孩子的银行卡里,打造出“我出钱你读书”的成长模式,这样的做法,着实让人深思。
1911年7月,孙科中学毕业。来到旧金山,跟在加州大学读书的蒋梦麟住在一起。努力复习,准备投考加州大学。
紧张的复习备考期间,孙科兼职做起了《少年中国晨报》的编辑,同时,与冯自由一起合办《民口月刊》杂志。
1912年2月,在母亲的带领下,孙科和两个妹妹回到南京,住进了临时大总统府。4月,父亲辞职。7月,返回美国,准备参加8月份的加州大学入学考试。
……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