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教育文化心理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音乐教育文化心理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4.21 6.5折 68 全新

库存2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澳)玛格丽特·S.巴雷特 著 关涛 译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ISBN9787552323627

出版时间2022-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2607021

上书时间2025-02-19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S.巴雷特(Margaret S.Barrett),昆士兰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系主任。她的研究兴趣包括音乐与艺术在人类思想与活动中的作用,创造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教学法,审美决策,音乐中幼儿的音乐思维和音乐身份认同,青少年艺术的意义与价值。这些研究由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澳大利亚艺术理事会以及英国研究院资助,并已在相应学科的主要期刊和专著上发表。出版的刊物包括《音乐教育中的叙事研究:令人不安的确定性》、《国际艺术教育研究手册》以及《牛津音乐教育手册:幼儿教育版》。她是国际音乐教育协会(ISME)候任主席(2012年成为主席),曾担任澳大利亚国家音乐教育协会主席、国际音乐教育协会研究委员会委员、国际音乐教育协会选举委员会委员。玛格丽特是《音乐教育研究》)的主编,《音乐心理学》的联合主编,以及该学科重点期刊的编委会委员。

目录
总序

中文版前言

译本序

前言

致谢

撰稿人

第一章  走进音乐教育文化心理学

关于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和教育

音乐教育文化心理学

本书的计划

第二章  巴厘岛孩子的音乐舞蹈学习:民族音乐学视角下的音乐教育文化心理学

绪论

历史视角下的——巴厘岛儿童音乐家

巴厘岛上的音乐教学

音乐的习得

音乐学习的结果:比赛,旅游表演,政治和团体合作

教学练习

教学过程和策略

挑战现状:巴厘儿童的音乐活动

总结

感谢

第三章  音乐游戏的意义创作:操场上的文化心理学

导论:游戏和学习

操场中的音乐游戏与文化

共建音乐游戏

跨界:游戏和身份

从教室到操场

真实与想象:改编和媒体的运用

总结:从操场回归教室

第四章  音乐的文化适应: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儿童音乐体验的意义

孩子、家庭、社会网络和文化背景

孩子与美国的“少数民族”家庭:社会历史问题

美国“少数民族”家庭音乐的特殊性

爱尔兰裔美国人

墨西哥裔美国人

越南裔美国人

非洲裔美国人

美国原住民

他们的音乐世界

感谢

第五章  当音乐属于他们:支撑起我们的小小作曲家

绪论

学习者的能动性

教师支架

支架创作性的音乐过程

探讨紧张的关系

歌词讨论中的紧张关系

师生在音乐想法上的摩擦

培养、尊重能动性

第六章  诠释音乐或乐器演奏:在以听觉和乐谱为基础的器乐教学中,中学生对于文化工具的使用

教师视角下两位学生学习的片段

一名钢琴教师海伦对尼娜表现的评价

一位马林巴教师玛利亚对伊芙和多丽丝表演的评价

理论基础

方法

在不同背景下的两个个案研究

海伦和尼娜

玛利亚和她的马林巴学生

讨论

海伦和玛利亚的策略

学生们的策略

对音乐教育的启示

总结评语

第七章  校园音乐聆听百年史:走向实践与文化心理学的共鸣?

绪论

音乐聆听中不断演变的拓扑结构

早期的聆听实践:历史背景

洛桑决议

音乐聆听中的附加位置

绝对意义或参考(所指)意义

音乐经典的作用

对早期教育聆听历史的总结

早期的聆听实践与音乐心理学

选择听什么音乐的问题

音乐聆听的学习过程

音乐聆听和进步主义教育

积极的心智聆听

音乐聆听和叙事

音乐聆听的“艺术化”

总结以及未来的挑战

尾声

第八章  在音乐表演中学习:通过求索与对话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导读

多元文化主义和音乐表演教育者面临的挑战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

基于求索的对话教学法在音乐表演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与学习变革中的文化多样性

通过对话和求索,栖居于文化的边缘

改善教育机会,促进教育的文化多样性

最终评价

第九章  文化、音乐性以及音乐专长

导论

音乐的普遍性

人类学习

对大脑的研究能告诉我们多少关于学习音乐的知识

学习作为专业知识的发展

专家认为在他们的领域中有大量有意义的模式

专家速度

专家具备出众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能力

专家能够看到并勾勒出自身出现的问题

专家具有很强的自我监控能力

获取专业知识的阶段

专业知识发展的开端

获得高水平的音乐专业知识

解释高水平专业知识的习得

音乐性(乐感)

结论

第十章  大教堂音乐语境下的文化与性别:活动理论探索

绪论

描绘文化历史背景

改革的动力

对变革的反应

唱诗班歌手的传统和创新:活动理论视角

活动理论与女性唱诗班在英国大教堂中的引入:个案研究

个人/个体身份

集体身份

环境

关系

活动理论和英国大教堂对女性唱诗班的引进:一些常规发现

总结

感谢

第十一章  教堂唱诗班歌手的培养之路与职业体验:对于早年拥有音乐专长者的文化心理学分析

序言

文化心理学与音乐学习

所谓专长

发展专长

“练习”有何用

研究方法

唱诗班的故事

获得进入唱诗班的资格:选择

加入唱诗班

男孩的进取心

受到他人认可的演唱潜力

延续家族传统

保证现在和将来的教育优势

服务的承诺

每日流程

晨练:学习与教学策略

校园生活

练习的不同维度

练习量

刻意练习

演出练习

环境的支持

示范与同行指导

独立性与自主性

家庭的角度

总结性评论

内容摘要
本书包含十一个章节,信息量之丰可谓海纳百川,包罗万象。得益于多样的背景环境和交叉的观点,我们的理解才能进一步拓宽,这些观点包括:孩子如何学习音乐和舞蹈;孩子怎样通过多样的表演形式表现自己;孩子如何理解周围的音乐文化;教师的行为怎样提高或者阻碍学生的学习;为什么对学习者来说,掌握文化工具(如象征性和文化性的工具)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该如何挑战音乐学习中那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我们又该如何置身于文化中,借助文化进一步了解文化与人的关系(或文化与其他的概念的关系);音乐学习和发展的跨文化研究该如何为初学者乃至专家构建一个对音乐发展形式更完整的理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