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城镇发展的历史回眸和现代检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61.5
6.3折
¥
98
全新
仅1件
作者 王录仓,高静 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533326
出版时间 2017-07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定价 98元
货号 1201550369
上书时间 2024-12-0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录仓,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寒区,旱区人居环境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专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高静,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在读博士生,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获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学位,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发表论文数篇,获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之星”称号。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三节聚落及其演化过程 第二章黑河流域聚落的地理基础 第一节自然要素 第二节人文反应 历史回眸篇 第三章城镇发展的历史过程 第一节城镇萌芽期 第二节城镇的奠基期 第三节城镇的发展期 第四节城镇的衰落期 第五节城镇的重建与发展期 第六节城镇的再次衰落期 第七节城镇的再次发展期 第四章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移民 第二节屯垦 第三节水资源开发利用 第四节农牧业的消长与进退 第五节战争与地缘政治格局变化 第六节丝绸之路开辟 第七节自然环境变化 第八节驱动机制的耦合关系 第九节结论与启示 现代检视篇 第五章城镇发展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现状特征 第二节主要问题 第六章聚落与水土资源耦合关系 第一节张掖灌区概况 第二节聚落与水土资源邻近关系 第三节聚落与水土资源空间耦合关系 第四节聚落与水土资源耦合协调度 参考文献 彩图 内容摘要 黑河流域城镇的起源与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是诸文明要素积累凝聚、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城镇的发展受到社会周期性危机演化的影响,呈波浪形曲线轨迹向前发展。王录仓、高静著的《黑河流域城镇发展的历史回眸和现代检视》分两篇,历史回眸篇主要讨论黑河流域城镇发展过程和驱动因素。现代检视篇则将研究焦点对准内陆河流域城镇高密度聚集的绿洲,以人类经济活动很复杂的灌区为基础,从微观角度审视聚落―水土资源―经济的复杂的耦合机制,以及同城镇与水土资源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措施。本书可供城市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学科的学者参考。 精彩内容 靠前章 绪论 靠前节 背景与意义 法国学者布吕纳(Jean Brunhes)认为人类活动及其后果形成地理与历史之间的真正联系。地理变迁是指时间地理现象的改变,也就是不同的策略,包括以下四种:靠前是时间上的横断面(temporal cross section);第二是同步横断面(synchronic cross section);第三是历时的次横断面(diachronic cross section);第四是以上三者中两种或三种的组合。时间上的横断面与时间尺度是相对的,可能是一个世纪中的一年,也可能是1000年中的一个世纪。同步横断面是连续的横断面,展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变迁,同步横断面的结构可以是前进的方式,也可以是回顾的方式。历时的次横断面是垂直主题、纵向的研究或溯源的方式,专门研究特别重要的现象。历时的次横断面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可以对过程和互动做优选的分析,因为地理现象的演变是持续不间断的。地理现象具有平衡性、惯性和不确定性,同样的过程,可能产生不同的地理形态,接着又产生同样的过程。反之,不同的过程,可能产生同样的地理形态,接着又产生不同的过程。 从时间的架构上讲,一个区域的地理变迁,可以是从头到尾的全时段变迁,也可以是断代史式的,在两个有特殊意义的时间点之间变迁。一系列的横断面,不论其形式是文字描述、地图或其他的方式,都会产生一些问题。重建和描述过去的地理,需要加以分析与解释,即需要了解从前一个时期到后一个时期之间地理变迁的机制与过程。有些地理变迁是周期性的,涉及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互相关系的形态,也有些变迁是逻辑性的,如图1-1所示(Baker,1975)。从广义上讲,现代景观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可以视为过去的足迹(footprint)。 图1-1 两类地理变迁(Baker,1975) 地理变迁的研究,不但要考虑变迁本身及产生变迁的过程,也要讲述在某一特别情况下抗拒变迁的程度。地理变迁常常是修正现在人类活动的空间形态,而不是创造全新的形态。发生在任何一个地区的地理变迁,都会随引起变迁的刺激性因素而变化,也会随存在状况的惯性而变化。减轻压力所导致的变迁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Langton,1972)。 实证主义者孔德和J.S.穆勒曾经将规律分为共时态规律、历时态规律和共时—历时态规律。 共时态规律是结构规律或形态规律,是决定系统的结构、形态或构造的本质性的、必然的组织方式。例如,在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中,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就要求有什么样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历时态规律是揭示事物的现象在时间先后序列方向的规律,作为原因的元素的输入和作为结果的元素的输出之间关系的规律,很基础的是因果规律。历时态因果规律描述了某类事实定向依赖于另一类事实的方式,这些规律阐明了一些特定的系统或事物总是生产出另一些系统或事物,这是发生学意义上的规律;或者某些系统或事物内的变化促进和引起另一些系统或事物的变化,这可以称为定向规律。从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角度看,可以称为功能规律。共时—历时态规律是前两种规律的综合性规律,是较前两者高的规律,是发展的整体现律。在社会历史领域里,历史发展的规律既是共时态的又是历时态的。当这些规律的双重性质被综合作用时,发展的原动力也会得到证实。这里将会出现一个有闭合环路的反馈耦合,当起原因作用的系统的变化引起作为结果的系统变化时,又进一步强化原因作用的系统变化,很终引起双方的整体性结构变化。 20世纪80年代,美国有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J.E.Stiglitz)曾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并认为城镇化是21世纪对中国的靠前大挑战。到2016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57.35%,预计到2030年,全国城镇人口达10亿,城市化水平达70%,也就是说,有2亿人口将转化为城市人口。根据美国学者诺瑟姆(Northam)提出的城镇化“S”形曲线,中国的城镇化正处于由“初期阶段”向“加速发展阶段”过渡的转型期。 优选化、信息化、生态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市体系、城市职能、城市空间和城市社会出现新的变化。城市功能出现了以下变迁:区域城镇空间的群体性及网络化特征使得单个城市功能的定位及发挥更大程度上与城市所在区域发展背景有关,城市功能作用空间区域化;网络技术的支撑使得过去曾经相对集中的各项功能在地域上分散,造成城市内部由集聚向分散型转变;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网络的同时化特点,导致城市土地使用具有兼容特性,城市功能边界模糊;城市的部分功能依靠互联网实现(如虚拟社区等),促进了城市功能实现虚拟化;随着城市经济服务化,城市非物质性功能得到了强化。城市功能的转型引起了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新的变化和趋势:①城市与区域空间的整体化,大都市形态的区域化;②网络系统及综合交通成为地域开发的先导,土地利用整合兼容化;③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带动了城市产业空间整体布局的改变;④中央商务区(CBD)的空间分布呈现市中心集聚与边缘分散同时并存的状况;⑤社会结构社区化,多功能社区成为城市重要的空间载体(Wheeler,2002)。 罗伯特 费舍曼(RobertFishman)在1999年发表的“世纪末的美国大都市:过去和未来的响”(The American metropolis at century’s end:past and future influences)一文中,列举了过去50年对美国城市发展影响优选的10项内容:①1956年全美州际高速公路法案和机动车控制;②联邦住房委员会关于(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和补助条例;③中心城市工业的疏散;④城市更新,即城市中心再开发和公共住房项目(1949年住房法案);⑤大规模郊区住房建设;⑥城市和郊区的种族隔离和工作歧视;⑦大型购物中心;⑧阳光带类型的蔓延;⑨空调;⑩20世纪60年代的城市暴乱。而且,预测了未来50年对美国城市发展影响优选的10项内容:①贫富差异进一步加大;②郊区成为在政治上的大多数;③人口出生高峰时期;④城市中心和周边郊区持续增长的贫民阶层;⑤精明增长,即限制城市用地蔓延的环境和规划方面的主动性;⑥互联网;⑦1945年以后“靠前环”(first ring)郊区的衰退;⑧住房户均面积的缩小;⑨为服务新的边际城市而延伸超快速公路系统;⑩为增加城市和郊区多元化而采取的种族整合(Fishman,1999)。 我国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和新疆境内,总面积为229.2万km2(李佩成,1984;王忠静,1998),占整个西北地区土地面积的75%,约为中国陆地面积的1/4,是西北区拥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总的地貌特征包括:高山环绕盆地,辐合状水系从高山向盆地集中;绿洲依水源而存;垂直分带与水平分带明显,并以盆地为中心呈环带状分布的封闭型地形特征(梁鹏,1999)。 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已成为制约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很重要因素。优先发展城镇,限制传统的耗水型农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西北干旱区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发展城镇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弄清城镇体系发展的历史轨迹,探讨城镇体系发展的驱动机制。 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的内陆河流域,具有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一切特点。它是一个典型的多基质、多层次的景观生态样带,是多种物质体系、能量体系、功能体系,甚至文化和社会意识体系的融合区。受青藏高原和大陆腹地的综合控制,流域内自东南向西北形成了链状山地—斑块绿洲—广域荒漠的生态系统,生态梯度明显,系统界面分明(刘学录等,2002;卢玲等,2001)。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呈现出山地牧业区—走廊绿洲农业区—高原牧业区的组合特征,具有典型的农牧业分异和农牧交错特色;传统文化由少数民族牧业文化向汉民族农耕文化、城市文化过渡;在空间组织格局上,呈现出走廊南山(产流区、牧业区、人口散居区)—绿洲区(汇流区、农业区、城市密集区)—走廊北山(散流区、人口城市稀疏区)的组合特征。上述自然、生态、经济、社会,以及文化传统的过渡交错与融合,造成黑河流域有别于西北其他内陆河流域,在充分体现内陆河流域环境底色同质性和相似性的同时,又映射出其复杂性,尤其是地跨三大省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对城镇体系发展的历史追索具有借鉴意义。 黑河流域的一些重大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整治流域内,特别是下游地区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199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黑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并成立了“黑河流域管理局”;2001年国务院又正式批复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分水方案实施后,居延海已部分恢复了水面,初步缓解了下游额济纳绿洲的生态危机,但由于水资源格局的变动,上中下游用水矛盾依然存在,并衍生出一些新的问题。 张掖撤区设市后,提出“工业强市,产业富民,加快城镇化发展”的规划构想,然而由于目前张掖市规模小、职能不健全,区域城镇体系不完善,城乡互动机制薄弱,很难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发生矛盾的背景下,究竟应发展多大的绿洲、多大规模的城市,构建怎样的城镇体系,才能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要回答这些重大问题,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全流域及上中下游的城镇发展历史作出全新的审视。 黑河流域现有60多座城镇,这些城镇除了县城外,大部分建制镇设置于1984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布了新的建制镇设置标准后和2002年撤区设市后。受山地—绿洲—荒漠自然景观格局和牧区—农区—牧区经济景观的控制,绝大多数城镇集中分布在绿洲上,规模小、职能单一。空间网络呈典型的“轴向—团块”分布,城镇—绿洲—水资源在流域各单元中高度耦合(张志斌和王录仓,2000;杨永春和赵鹏军,2001)。 绿洲的溯源迁移和下游绿洲古城的兴衰关系分析证明(李并成,2003),由于中游绿洲面积的扩大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打破了天然水资源条件下的荒漠—绿洲动态平衡关系和空间格局,城镇由于失去了很基本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基础而逐渐衰落,伴随着绿洲的溯源迁移,城镇分布的重心也从下位绿洲向上位绿洲迁移。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黑河流域人口的灌溉面积扩大了2倍左右,灌溉面积的扩大不仅导致了中游耗水量的增加,诱变了上中下游天然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同时固化和加强了以耕作业为知名品牌的产业结构,使水—土—产业—人口形成高度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人口增长与人口空间聚集的不耦合,反过来进一步加重了对水资源的压力,延滞了城镇的发展,造成水土资源的高耗、低效、分散利用状态和较差的转移性。所以,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诸多问题的核心在于水,核心区域在于绿洲,而问题的症结在于城镇发展不足,空间结构不合理。 水资源是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生命线,河流廊道是荒漠—绿洲景观格局的生态流,是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也是流域城镇体系发展和空间组织的很基本约束条件。然而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出现了诸多严重问题,突出表现为:①水资源供需严重不平衡,城镇化对水资源需求旺盛,流域需水量零增长目标实现任务艰巨;②城乡用水、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上中下游用水矛盾突出;③水资源在城乡间、产业间、区域间的转移和水权交易障碍大,水事纠纷不断。 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目标是:既要保证流域内,尤其是下游的生态需水和生态安全,又要保证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合理分享水资源,并实现社会福利的优选化和水资源承载力的弹性扩大。但目前决定水资源承载力的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在城乡空间配置上不耦合,表现为农村占有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却是人口和经济分布的低密度区;城市虽然承载了大量的人口和经济,但并不是水资源利用的偏好区。 尽管20世纪50年代以来黑河流域大气降水和出山口径流量变幅不大,且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已出现(施雅风等,2003),但水资源短缺却在持续加重(图1-2)。黑河流域现状用水资源总量为41.1
— 没有更多了 —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