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致贫成因和脱贫机理的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基于致贫成因和脱贫机理的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0.77 5.8折 8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军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2814773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1202833986

上书时间2024-07-02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高军波,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14~2018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其中2014~2015年赴美国南佐治亚大学地理与地质系访学。近年专注于转型期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城市居民日常行为空间模式及决策机理、城乡转型发展研究。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地理学会理事,现任信阳师范学院旅游院院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项、国务院扶贫办招标重大课题1项,承担国家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横向课题15项等。先后在中国软科学、地理研究、城市规划、Habitat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等中外文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2部。

目录
第一章绪论001第一节研究背景001第二节相关进展004第三节研究方案011第二章研究缘起:新时期我国乡村发展问题研究体系重构017第一节“三农四化五建设”的理论内涵及逻辑关联019第二节新时期中国乡村发展科学问题022第三节新时期中国乡村发展问题成因分析028第四节新时期中国乡村发展问题对策研究031第五节新时期中国乡村发展问题研究体系035第六节本章小结036第三章贫困特征:河南省乡村贫困的多尺度特征039第一节河南省贫困县特征041第二节河南省贫困农户特征049第三节河南省不同地貌类型贫困县特征比较057第四节本章小结063第四章贫困格局:河南省县域多维贫困的时空格局065第一节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068第二节2000~2010年河南省县域多维贫困时空格局变化071第三节河南省县域多维贫困与粮食生产时空耦合演变079第四节河南省县域多维贫困地域差异082第五节河南省县域多维贫困时空演进驱动机制085第六节本章小结090第五章致贫机理:河南省农户致贫因素多尺度识别093第一节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096第二节河南省农户致贫因素多尺度分析100第三节河南省农户致贫因素多尺度识别104第四节河南省农户致贫因素的尺度差异109第五节本章小结110第六章成因比较:大别山与黄土高原“空间贫困陷阱”分异115第一节研究区域117第二节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118第三节大别山区和黄土高原地区贫困空间分布差异122第四节大别山区和黄土高原地区“空间贫困陷阱”成因探测124第五节本章小结130第七章脱贫机理:河南省农户脱贫的多尺度机理133第一节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36第二节河南省农户脱贫因素多尺度分析140第三节河南省农户脱贫机理的多尺度比较145第四节本章小结146第八章有机衔接:河南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续发展149第一节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52第二节河南省县域新闻发布特征及词义挖掘155第三节河南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阶段识别160第四节案例分析:脱贫县结对帮扶政策衔接路径163第五节本章小结170第九章振兴路径:城乡一体化视角的农区乡村振兴路径173第一节研究数据与方法176第二节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地域类型178第三节河南城乡一体化类型形成机理183第四节基于城乡一体化地域类型的农区乡村振兴路径185第五节本章小结193第十章结论与展望195第一节主要结论195第二节政策建议199第三节研究展望201参考文献203后记219图目录图1-1研究区域012图1-2研究框架013图2-1“三农四化五建设”逻辑关系022图2-2农村发展科学问题机理023图2-3农村城镇化问题机理024图2-4农村土地问题机理026图2-5农村发展问题成因研究体系029图2-6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发展问题对策研究体系032图2-7城乡一体化研究对策体系034图2-8新时期我国乡村发展问题研究框架037图3-11986~1994年河南省贫困县分布042图3-22006年河南省贫困县分布044图3-32012年河南省贫困县分布046图3-42017年河南省贫困县分布047图3-52017年河南省贫困户致贫因素占比情况050图3-6贫困户家庭收入结构051图3-7贫困户家庭支出结构051图3-8贫困户房屋结构占比情况053图3-9贫困户户主受教育程度053图3-10贫困户户主年龄结构054图3-11贫困户家庭人口结构055图3-12贫困户家庭人口规模占比及人均纯收入055图3-13贫困户帮扶满意度056图3-14贫困户精准扶贫帮扶方式057图3-15不同地貌类型贫困户致贫原因058图3-16不同地貌类型贫困户家庭收入结构059图3-17不同地貌类型贫困户家庭支出结构060图3-18不同地貌类型贫困户房屋结构061图3-19不同地貌类型贫困户建房时间061图3-20不同地貌类型贫困户家庭在校学生情况062图4-12000年与2010年河南省县域GDI相关性073图4-22000年河南省县域GDI空间分布074图4-32010年河南省县域GDI空间分布075图4-42000年、2010年河南省县域GDI的Morans I散点图076图4-52000年河南省县域多维贫困LISA格局077图4-62010年河南省县域多维贫困LISA格局078图4-72000年河南省各县域粮食生产与多维贫困空间关系080图4-82010年河南省各县域粮食生产与多维贫困空间关系080图4-92010年河南省不同区域GDI极差、标准差及加权平均值偏差分布084图4-10河南省县域多维贫困空间格局形成机制091图5-1河南省及其不同地理环境类型农户致贫因素及机理比较111图6-1新县“空间贫困陷阱”形成机制128图6-2延长县“空间贫困陷阱”形成机制129图7-1河南省农户脱贫多尺度要素及作用机理146图8-1数据获取、清洗与分析流程154图8-2河南省县域结对帮扶网格化管理体系169图9-12012年河南县域城乡一体化五个主因子得分180图9-2河南省县域城乡一体化空间类型181图9-3河南省县域城乡一体化综合机制185图9-4河南省乡村振兴路径体系与发展模式187图9-5农业现代化发展主导的乡村振兴路径188图9-6三产融合发展主导的乡村振兴路径190图9-7新型城镇化主导的乡村振兴路径191图9-8社区共同体建设主导的乡村振兴路径193表目录表1-1传统扶贫模式与精准脱贫模式的减贫策略比较007表3-1不同地貌类型地区贫困户户主学历结构062表4-1河南省县域多维贫困评价指标069表4-22000年与2010年河南省各GDI等级县域规模变化矩阵072表4-32010年河南省不同GDI等级县域在各区域内的比重分布083表4-42010年河南省县域GDI的回归分析结果086表5-12016年样本县的基本情况096表5-2变量解释与描述性统计098表5-3“户—村—县”三层模型最终估计结果102表5-4不同地貌类型县“户—村”两层模型方差成分105表5-5不同地貌类型县“户—村”两层模型最终估计结果105表6-1区域“空间贫困陷阱”成因探测指标体系121表6-2新县和延长县各指标q值124表6-3新县和延长县影响因子交互作用探测结果126表7-1变量及其解释138表7-2“户—村”两层模型最终估计结果141表7-3“户—县”两层模型最终估计结果144表8-1各贫困县乡村振兴新闻高频词分布157表8-2各贫困县乡村振兴发展阶段160表8-3框架成型阶段部分贫困县乡村振兴特色路径162表9-1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177表9-2主因子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178表9-3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179表9-42012年河南省城乡一体化类型区特征判别182

内容摘要
乡村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是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农区是解决乡村贫困问题、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之一,探讨农区乡村贫困特征、时空格局、致贫与脱贫机理,进而揭示乡村贫困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为我国贫困地理研究与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支撑。本书以河南省为例,从多维度、多尺度实证研究欠发达农区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区域贫困差异、动态特征与格局演化、致贫与脱贫因素、县域贫困与粮食生产动态关系以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进展,并借此进行农区乡村振兴路径探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