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民说·新加坡与海上丝绸之路:1300—1800
  • 新民说·新加坡与海上丝绸之路:1300—180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民说·新加坡与海上丝绸之路:1300—1800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4.56 5.0折 12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约翰·N.密西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53820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128元

货号1202782810

上书时间2024-07-02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 言 

这本书由约翰·N. 密西博士撰写。此书得以出版实为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出版社合作的结晶。近几十年来,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一直致力于资助新加坡考古发掘工作,一些由它资助发掘的手工艺品已经成为其下属的新加坡历史展馆的永久展品。

 

回顾以往,新加坡考古发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它确立了这样一个论断:新加坡历史并非始于1819年英国人到来之时;早在殖民者来到之前,这里已经有了自己的历史。密西博士对这一历史时期做了言之有据的诠释,将这段历史展现在世人面前。为此,密西博士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给出了严谨细致的史实证据。也正因如此,我们才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新加坡前殖民地时期,尤其是1300—1800年的历史。这部著作展示了新的历史视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理解新加坡在名副其实的“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这种视角具有一种长时段的历史叙事方式,能够将前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有机地纳入新加坡完整的历史范畴。

 

本书也向人们讲述了新加坡前殖民地时期历史的考古发掘经历,内容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如同带领人们穿越时光,去领略这个岛上的历史古卷。“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一个世界范畴内的名词,或许提示我们应该重温费尔南·布罗代尔的理论精髓,即不应将历史视为某一个域外国家的过往经历,而应视为一个动态的、互联互通的世界的过去,来自那个世界的声音能够在我们今天的世界里发出清晰的回响。

 

 

 

伊斯坎德尔· 迈丁(Iskander Mydin)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策展与收藏)

 

2013年8月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本书从历史考古学的角度研究新加坡的崛起及其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史料证据丰富,论证严谨。本书第一部分结合考古证据与文献材料,讲述中古时代(1300—1800年,英国人到新加坡以前)的新加坡及其周边海域的兴衰史,尤其详述了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文化、经济交流情况,深入探讨海上丝绸之路在不同历史时期为新加坡商业和城市生活的发展所起的作用;第二部分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考古成果,包括新加坡本地物产和舶来品,种类主要为陶瓷、金属、钱币、玻璃器皿等,并对文物和遗址做细致说明。



作者简介

作者

约翰·N. 密西 (John N. Miksic),新加坡国立大学考古系兼东南亚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南亚古代贸易、新加坡历史与考古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加坡缺乏本土考古学家,密西教授是第一位受邀到本地进行考古挖掘的专家,曾率领学术团队在东南亚各国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著有《菲律宾的祖传黄金》(Philippine Ancestral Gold)和《东南亚陶器》(Earthenware in Southeast Asia)。

 

译者

潘一宁,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从事东南亚史教学与研究。

戴宁,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从事英语口笔译教学和实践以及澳大利亚政治研究。


【媒体评论】

通过这本书,密西教授为处在亚洲中的新加坡的历史及其地位作基础性的新解释,为新加坡人的身份作新定义和新上色。

——王赓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席)

 

古代新加坡与马六甲海峡的其他早期港口城市具有一些大致相同的特点,但是,它也有独特之处。……也许就在于与中国的密切关系,以及华人社区的发展壮大。

——约翰·N. 密西(新加坡国立大学考古系兼东南亚研究院教授)

 

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在东南亚到东亚再到亚洲的地区场景中理解和诠释新加坡14—19世纪的古代史,把握新加坡在“亚洲的地中海”时代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同时提醒人们,新加坡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不仅来源于近代殖民时代,更植根于悠久的古代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历史和文化。

——潘一宁(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戴宁(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

 

约翰·密西教授以其出色和具有先驱性的东南亚考古工作闻名考古界,他现在将研究视角转向海洋与文献,探究前现代国家时期东南亚各地的外部联系……这是一本既具创造性又有见地的书。

——伊安·格洛弗(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

 

这本著作展示了新的历史视角,以及新加坡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同时讲述新加坡前殖民地时期历史的考古发掘经历,如同带领人们穿越时光,领略这个岛上的历史古卷。

——伊斯坎德尔·迈丁(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经过几十年的调查,密西教授的考古成果展现了过去半个世纪的亚洲贸易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所采取的模式。

——罗兰·弗莱切尔(悉尼大学理论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系教授)



目录

导论 

新加坡考古:寻找被遗忘的线索 

历史背景 

第一章 南洋三海 

第二章 海岛帝国的崛起 

第三章 从室利佛逝衰亡到新加坡兴起

第四章 新加坡古代史(1299—1604年) 

考古证据 

第五章 新加坡考古发现:历史与诠释

第六章 古代新加坡物产 

第七章 14—16世纪新加坡的舶来品

第八章 陶瓷之外:金属、钱币和玻璃器皿 

 

地区场境中的新加坡 

第九章 淡马锡的商贸伙伴:遍及爪哇、泰国、

越南、斯里兰卡和印度 

第十章 新加坡与廖内的关系

第十一章 淡马锡的邻居:14—15世纪的东南亚聚落 

第十二章 新加坡与欧洲人

结语 

古代新加坡、城市生活与商业活动

参考文献

主要译名对照表(按拼音顺序排列) 

译后记


【前言】

主编推荐

通过这本书,密西教授为处在亚洲中的新加坡的历史及其地位作基础性的新解释,为新加坡人的身份作新定义和新上色。——王赓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席) 2015年入围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图书奖-人文学科最佳研究奖,2018年获新加坡历史奖,入选我国十三五规划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精品图书项目“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译丛”。 国内第一本关于新加坡中古史(1300—1800年,英国人进入新加坡以前)的书,史料丰富,论证严谨,图文并茂,填补了相关的学术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意义。 本书展示的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成果将更新人们对新加坡历史的认识,并且在新加坡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早期华人移民对整个东南亚社会的影响。 聚焦贯穿东南亚与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以严谨的笔触、翔实的史料描述了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由亚洲人主导的新加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加坡缺乏本土考古学家,密西教授是第一位受邀到新加坡进行考古挖掘的专家,曾率领学术团队在东南亚各国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他的考古工作决定了本书考古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