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礼法合一国家治理体系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传统礼法合一国家治理体系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8.38 5.5折 52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洪涛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9771034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2元

货号1202753577

上书时间2024-07-02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洪涛1966年生,男,湖北孝感人,法学博士,广西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评副教授)、东南大学法学院(获评教授),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广西谦行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等职务,主要从事分解式法学范式和化合式法学范式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中国传统化合型法律制度(如本书的“礼法合一”)的化合式法学范例研究,力图解决中国传统化合型法律制度的“安家”问题,拟出版“安家”系列研究文丛;在《国外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法学家》《环球法律评论》《比较法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法商研究》《法学评论》《法律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

目录
导论“以礼入法”释义:“以礼(礼义)入法”抑或“以礼(礼俗)入法”

一、“以礼入法”的应然含义:“以礼(礼义+礼俗)入法”

二、“以礼入法”的实然考察:“以礼入法”之“礼”与习惯法

三、“以礼入法”的实然考察:“以礼入法”之“法”与习惯法

四、“以礼(礼义)入法”的实然含义及其制度性影响

五、本书研究问题与框架思路

上编 “以礼(礼俗)入法”的制度逻辑和社会逻辑

第一章 “礼俗”的精神及其“以礼(礼俗)入法”的意义

一、引论:问题与视角

二、方法论视角下礼俗习惯的概念:行为抑或规范

三、礼俗习惯的精神:个人性抑或社会性

四、礼俗习惯精神个人性与早期法典的团体本位

五、结语:“以礼(礼俗)入法”的制度意义

第二章 立法中“以礼(礼俗)入法”的制度逻辑

一、引论:问题与视角

二、“现代化的陷阱”

三、“以礼(礼俗)入法”受阻的制度原因

四、“以礼(礼俗)入法”受阻的制度性影响

第三章 司法中“以礼(礼俗)入法”的制度逻辑

一、引论:问题与视角

二、英美法系司法中“以礼(礼俗)入法”的制度逻辑

三、大陆法系司法中“以礼(礼俗)入法”受阻的制度逻辑

四、我国司法中“以礼(礼俗)入法”受阻的制度逻辑

第四章 行政中“以礼(礼俗)入法”的社会逻辑

一、引论:问题与视角

二、行政的组织功能对“以礼(礼俗)入法”的作用

三、行政的组织结构对“以礼(礼俗)入法”的影响

四、结语:技术制度角度研究的法律意义

第五章 守法中“以礼(礼俗)入法”的社会逻辑——社会学视野中“通奸案”的追问

一、引论:材料、问题与视角

二、一般社会成员为何“以礼(礼俗)入法”:人的社会化内容的解释

三、法官为何“以礼(礼俗)入法”:人的社会化动力的解释

四、没有结束的结束语

中编 “以礼入法”的社会逻辑

第六章 近代“以礼入法”的社会逻辑

一、引论: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近代中国民事习惯法典化的状况

三、人口因素的作用:从个人习惯到社会习惯

四、地域因素的影响:从地域性习俗到全国性惯例

五、司法导入机制的制约:从全国性惯例到国家法

六、国情困境之初步“克服”:“以礼(礼义)入法”

七、“以礼(礼义)入法”弊端之弥补——技术实用主义

第七章 现代“以礼入法”的社会逻辑——对“通奸案”的再追问

一、引论:问题与材料

二、司法阶段“以礼(礼俗)入法”的社会结构原因

三、立法阶段自下而上“以礼(礼俗)入法”的社会结构困境

四、立法阶段自上而下“以礼(礼俗)入法”的社会结构困境

五、立法阶段社会结构困境之克服:“以礼(礼义)入法”

六、结语:礼法合一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社会逻辑

下编 “以礼(礼俗)入法”的路径

第八章 “以礼(礼俗)入法”模式之比较

一、引论:问题研究的缘起

二、基本特征之比较

三、社会适应性之比较

四、适用条件之比较

五、启示:我国“以礼(礼俗)入法”模式的选择

第九章 大历史视野中“以礼(礼俗)入法”及其启示

一、引论:研究问题的缘起

二、人类社会早期“以礼(礼俗)入法”的成效

三、中世纪“以礼(礼俗)入法”的成效

四、近代制定法时代“以礼(礼俗)入法”的成效

五、现代“以礼(礼俗)入法”的成效

六、“以礼(礼俗)入法”的经验及其启示

第十章 大历史视野中我国“以礼(礼俗)入法”模式选择之反思

一、引论:问题与视角

二、清末的选择与中国社会的选择

三、中国古代本土资源的利用

四、中国当代转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结语 从社会转型到大历史——中国法学研究视野之反思

一、以往研究视野:以社会转型为主

二、西方法学需要大历史

三、中国法学更需要大历史

四、中国法学的困境与任务——兼与西方法学比较

五、大历史何以能使中国法学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一种“以礼入法”、礼法合治的国家治理体系。该体系包括精神观念层面的“以礼(礼义)入法”和技术规范层面的“以礼(礼俗)入法”。本书从大历史尤其是其强调的技术制度的角度出发,围绕中国传统礼法合一国家治理体系的技术合理性探讨“以礼(礼俗)入法”的制度逻辑和社会逻辑;“以礼(礼俗)入法”受阻的深层次社会原因和“以礼(礼义)入法”发生的深层次社会原因;“以礼(礼俗)入法”的路径,即礼俗进入国家制定法的制度化路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