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氏春秋》类思维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吕氏春秋》类思维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71.62 6.1折 11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蒋开天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79243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1202351165

上书时间2024-06-28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一思维和类思维

二分类思维和比类思维

三比类思维和比附思维

四思维理论和思维实践

五《吕氏春秋》及其思维特征

六本书的内容和框架

章《吕氏春秋》之前的类思维

节类的基本内涵

一从具体到抽象:兽名、祭名与“善”义

二分类:“族类”“事类”“物类”,具有区分、归类的意义

三比类:“肖似”“好像”,具有比较、推理的意义

第二节《吕氏春秋》之前的分类思维

一分类思维进展的地理知识线索

二分类思维进展的生物知识线索

三分类思维由地理、生物知识向天象领域与社会历史的伸延

第三节《吕氏春秋》之前的比类思维

一“取象比类”与比类思维

二“比”“比兴”与比类思维

三“观物比德”与比类思维

小结

第二章《吕氏春秋》对于“知类”问题的阐明

节知类之前提:复杂性与迷惑性

一“万物殊类殊形,皆有分职”

二“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

第二节知类之保障:“知类”的方法论阐明

一去宥

二别类

三审察

小结

第三章《吕氏春秋》与分类思维

节《吕氏春秋》对于自然知识分类思维的传统承继与进展

一九州与有关地理知识的分类思维

二六谷、五谷、五虫及有关生物知识的分类思维

三与地理、生物知识相关的农业领域的分类思维

第二节《吕氏春秋》分类思维向养生及音乐领域的伸延

一“性”“欲”“生”与有关养生的分类思维

二非适之音及乐器与有关音乐的分类思维

第三节《吕氏春秋》分类思维在政治领域的表现

一虚君与有关君主的分类思维

二贤主论人之法、国家乱亡与有关政风的分类思维

第四节《吕氏春秋》分类思维在兵刑和道德领域的表现

一兵的内容、决胜要素与有关兵刑的分类思维

二“孝”“忠”“敬”“德”“信”等与有关道德的分类思维

小结

第四章《吕氏春秋》与比类思维

节《吕氏春秋》对比类思维初期形态的承继

一比喻在养生、道德等领域的表现

二比喻在政治、兵刑等领域的表现

第二节《吕氏春秋》比类思维的成熟形态

一作为成熟形态的比类思维在政治领域的运用

二作为成熟形态的比类思维与演绎式思维、归纳式思维的混合运用

小结

第五章《吕氏春秋》与比附思维

节《吕氏春秋》中的天人比附思维

一《吕氏春秋》与“天人相类”

二《吕氏春秋》与“天人相感”

第二节《吕氏春秋》中的五行比附思维

一五行比附思维之一——附象

二五行比附思维之二——附数

三立基于五行比附思维之上的五行世界图式建构

小结

第六章《吕氏春秋》类思维在西汉的历史演进(上)

节《黄帝内经》及其分类思维

一诊疗对象、病症、方法、水平与有关医学的分类思维

二“气”与有关哲学的分类思维

第二节《淮南子》及其分类思维

一“无为”“有为”与有关政治的分类思维

二形、神、气与有关养生的分类思维

三兵的决胜要素、五兵与有关兵刑的分类思维

第三节《春秋繁露》及其分类思维

一君主治国与有关《春秋》十旨的分类

二“害民”与有关重民的分类思维

三名、性与有关正名的分类思维

四五官与有关官制体系的分类思维

小结

第七章《吕氏春秋》类思维在西汉的历史演进(下)

节《黄帝内经》及其比类思维

一《黄帝内经》与比喻思维方法的运用

二《黄帝内经》与天人比附思维

三《黄帝内经》与五行比附思维

第二节《淮南子》及其比类思维

一《淮南子》与比喻思维方法的运用

二《淮南子》与比类思维成熟形态的运用

三《淮南子》与天人比附思维

四《淮南子》与阴阳五行比附思维

第三节《春秋繁露》及其比类思维

一《春秋繁露》与比喻思维方法的运用

二《春秋繁露》与比类思维成熟形态的运用

三《春秋繁露》与天人比附思维

四《春秋繁露》与阴阳五行比附思维

小结

结语

一关于《吕氏春秋》分类思维的考察

二关于《吕氏春秋》比类思维、比附思维的考察

三关于《吕氏春秋》主导思维形态的考察

附录研究综述

一有关《吕氏春秋》类思维问题研究的总论

二启发与借鉴——“类思维”的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三援引与开拓——“图式”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吕氏春秋》是晚周殿军之作。本书将《吕氏春秋》与“类思维”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从类思维的思维理论特别是思维实践的视角剖析《吕氏春秋》,挖掘《吕氏春秋》的思维价值。本书的独特意义在于,从横向上基本厘清了《吕氏春秋》分类思维、比类思维、比附思维的主要表现、基本特征、价值评价等问题,从纵向上基本厘清了《吕氏春秋》分类思维、比类思维、比附思维的“前史”和后世流变等问题,特别是以《黄帝内经》《淮南子》和《春秋繁露》三书为例,较为系统地考察了类思维在西汉的历史演进。在此基础上,爬梳、整理与总结出《吕氏春秋》中思维形态是比类思维,为更加准确、科学地认识古代中国思维形态和思维方式中所展现出的“重比类”的特质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有力证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