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标设计创意:IPHONE UI 设计师从LOGO.APP图标.表情符号到路标设计的实战经验分享
  • 图标设计创意:IPHONE UI 设计师从LOGO.APP图标.表情符号到路标设计的实战经验分享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图标设计创意:IPHONE UI 设计师从LOGO.APP图标.表情符号到路标设计的实战经验分享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7.6 3.8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国】菲利克斯·索克韦尔,艾米丽·波兹著;马宁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58613203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201934628

上书时间2024-06-28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菲利克斯·索克威尔(Felix Sockwell)
艺术家、平面设计师、艺术总监。专门创作标志、图标、壁画和动画。现居新泽西州的枫林镇。
网站:www.felixsockwell.com
合作客户——Apple、Yahoo、Facebook、Google、Sony等
合作设计师——施德明设计公司(史蒂芬·施德明)、五角星设计公司(迈克尔·布雷特、黛比·米尔曼)等
主要设计——·协助研发代iPhone GUI
·研发《纽约时报》版的iPhone GUI
·设计Facebook总部大楼壁画

艾米丽·波兹(Emily Potts)
在设计行业担任作家和编辑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她是一个独立的作家,在设计行业为各种客户工作。现居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
网站:www.emilyjpotts.com

目录
7 前言—史蒂文·海勒
11 序
15 交互设计
32 比尔·歌德纳尔(Bill G ardner)
35 品牌设计
113 编辑设计
114 约翰·科皮克斯(John Korpics)
124 布莱恩·雷(Brian Rea)
137 导视系统设计
156 关于作者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一场轻松愉快的图标设计创意分享——虽然大多数设计创作的过程并不那么轻松愉快。曾与苹果、索尼、纽约时报等各行业知名品牌合作过的设计师菲利克斯·索克威尔,在书中坦然公开了自己从业25年来与苹果、索尼、可口可乐、Facebook等多个品牌合作的图标设计案例,其中既有被成功采纳的,也有被否决退回的,但每一个案例都详细展示了设计幕后过程:如何根据客户需求构思草图,如何根据目的修改细节,何时该对设计做加减法,一个提案为何被采用或被否决……
多变的视觉风格、新锐的设计思维、深刻的创意反思,本书将为设计师启发灵感,打开视野!

主编推荐
★一图胜千言!本书带你掌握读图时代设计师推荐技能——代iPhone UI设计师,44个从草图到提案到修改的真实案例大公开!
★44个真实设计案例,从解题、草图、成品到修改,详解每一步的创意思路
★覆盖交互图标、品牌图标、新闻媒体图标、导视系统图标四大主题
★被采纳案例与被否决案例一并收录,直观看出决定设计成败的关键
★附有《纽约时报》前艺术总监布莱恩·雷、GQ前创意总监约翰·科皮克斯、花园设计公司创始人比尔·加德纳专文导读
★专业性、实用性、趣味性兼备,通俗易读,是设计师的灵感读物
★适读人群:UI设计师、平面设计师、设计专业学生

精彩内容
图标的语言
史蒂文·海勒(Steven Heller)

“喃喃自语”(speaking in tongues)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嘴里随意发出的没有逻辑意义,却又像是说话的声音。在写作领域,对应的说法是“自动书写”(automatic writing),意思是有时美妙的词句并不经过作者主动创作,而是直接跃然纸上。尽管喃喃自语和自动书写这些引人深思的迷人概念与《图标设计创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它们之间存在值得注意的相似性。
本书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图标设计师明白:从古至今对语言学来说,具象的图形绘制都是必不可少的,通常也是更容易理解的。图标不但是一种真正的通用语言,还能表达出印刷文本可能会丢失的微妙细节。牢记这句古训:“画意可达万言。”
文字书写也是起源于视觉体验的,无论是史前洞穴墙壁上的代表性绘画,还是古老的石刻木刻符号,都要么具有象征意义要么具有语音属性。不难发现,图标很久之前就已经被人们不同程度地用作代表各种公开或私密的信息。
在今天,一个画有小孩追逐一只球的黄色标牌,会比直接写着“儿童活动区域”的文字标牌更方便被人们简单快速地“阅读”。
教授一门语言一定会用到图片。更为重要的是,当代很多书写体系表达对象和想法并不是采用字母顺序的表音方式,而是采用象形和表意的方式。当然,我们通过改变字母和单词的字号、形状、排版等方式可以让字体形态模拟发音,就像意大利未来主义者用拟声词所做的创作那样。平面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这些体系的混合产物出现。几个世纪以来,文字和图形是平面设计的两大基本语言,而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声音和动态也成为其重要的表达语言。也许下一个重大革新会是心灵感应,那就另当别论了。
在字体领域,20世纪出现了几位改革派字体设计师,他们当中的卢奇安·伯恩哈德(Lucian Bernhard)和布莱伯利·汤普森(Bradbur y Thompson),试图通过简化拉丁字母表使英语学习更加容易。26个拉丁字母也许并不难记,但当字母大小写混排、字母并置后,就会让人混乱和混淆了。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时代的影响,人们对短语句的使用明显增加了。表情符号的流行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人们越来越依赖图像来表达思想和行为。在更早些时候,米尔顿·格拉瑟(Milton Glaser)的“I NY”(我爱纽约)标志发布之前,许多人就早已使用抽象的心形图案来表达“我爱你”。这个爱心图形的流行和持久源自于图形本身难以置信的实用性和熟悉感。图标是功能性的,但也可以人格化。就像字体,表达同样的事可以用多种不同的风格,从而对读者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是一本把图片用作文字—本质上有别于字体—来使用的书,每张图片都等同于部分文字段落。每个作品都在明确地表达它的本意。正像无衬线字体和衬线字体对读者的认知感受有着完全不同的影响,一个细线图标和粗体图标也有着截然不同的作用。每一种类型的图标都是在与意识和潜意识中某个部分产生独有的对话。从这个意义上说,设计师正是运用图标的特定含义来进行传达。"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