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工实习(冷加工)(第4版)/黄明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金工实习(冷加工)(第4版)/黄明宇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6.38 4.3折 37.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明宇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623281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7.8元

货号1201910109

上书时间2024-06-28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序第4版前言第3版前言第2版前言版前言绪论1章切削加工基础知识4节概述4第二节刀具材料6第三节机床基本知识9第四节零件的加工质量13第五节工艺和夹具基本知识17第六节常用量具19第七节三坐标测量机26复习思考题28第二章车工30节概述30第二节卧式车床32第三节车刀36第四节工件的装夹及所用附件41第五节车削的基本工作46第六节典型零件车削工艺59第七节车削质量与缺陷分析62第八节其他类型车床64第九节车工综合训练作业件示例65复习思考题65第三章铣工66节概述66第二节铣床69第三节铣刀71第四节铣床附件及工件装夹73第五节铣削的基本工作79第六节典型零件的铣削加工83复习思考题87第四章磨工88节概述88第二节磨床89第三节砂轮91第四节工件的装夹94第五节磨削的基本工作96第六节其他磨削简介101复习思考题103第五章其他切削加工105节刨工105第二节镗工110第三节拉削加工112第四节齿轮加工115复习思考题118第六章钳工119节概述119第二节钳工的基本工作120第三节胶接147第四节装配149第五节管道加工155第六节钳工综合训练作业件示例159复习思考题160第七章数控加工162节概述162第二节数控机床164第三节数控加工程序编制166第四节数控车床及其基本操作171第五节数控铣床及其基本操作177第六节加工中心179第七节多轴数控机床180第八节计算机辅助自动编程182第九节数控机床仿真操作与模拟加工184复习思考题190第八章特种加工191节概述191第二节电火花加工192第三节电火花线切割加工196第四节激光加工207复习思考题211第九章先进制造技术212节概述212第二节柔性制造系统213第三节工业机器人214第四节人工智能215第五节精密和超精密加工216第六节微细加工216第七节智能车间和智慧工厂217第八节逆向工程218第九节三维打印制造220复习思考题221第十章零件制造方法综合222节毛坯成形方法的选择222第二节零件切削加工方法的选择224第三节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制订简介227复习思考题228参考文献229

内容摘要
本书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现代机械工程系列精品教材,是根据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关《工程训练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结合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实践教学特点、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实际情况和编者多年实践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的。本书共十章,主要包括切削加工基础知识、车工、铣工、磨工、其他切削加工、钳工、数控加工、特种加工、优选制造技术和零件制造方法综合等实习内容。每章均附有相关工种的实习目的和要求、实习安全技术和复习思考题。本书突出实用性,注重对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较好地满足了传统实习与优选制造技术实习的要求。本书与柳秉毅主编的《金工实习》(热加工)配套使用。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和近机械类本科生的工程训练教材,也可作为独立学院、高职高专和成.人教育等同类专业的教材,还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精彩内容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推动下,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创新国际化、人才争夺白炽化的挑战下,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胜利跨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使高等教育的理念、定位、目标和思路等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逐步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和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的新的高等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工作体系。本书版就是在大批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异军突起、超常发展之际,组织扬州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河海大学、淮海工学院、南通大学、盐城工学院、淮阴工学院、常州工学院、江南大学等12所高校规划出版的。据调查,读者反映良好,并反映本系列教材基本上体现了我在序言中提出的四个特点,符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实际,较好地满足了一般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需要。读者的评价使我们很高兴,但更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我们应当为过去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感到高兴。同样,我们更应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而正视自己。我们并不需要刻意忧患,但现实中确实存在值得忧患的地方,如果不加以正视,就很难有更美好的明天。因此,我们在总结前一阶段经验教训的新起点上,坚持以国家新时期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质量、多样发展、打造精品、服务教学”的方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下一轮机电类教材的修订、编写、出版工作做大、做优、做精、做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的地方工科应用型本科院校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材修订、编写和出版工作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推进大众化过程中崛起的一种重要的办学类型,它除应恪守大学教育的一般办学基准外,还应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这就是要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工程、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不错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的培养既不能简单“克隆”现有的本科院校,也不能是原有专科培养体系的相似放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点仍要思考如何与社会需求对接。既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又要从经济建设的实际需求考虑,多类型、多样化地培养人才,但最根本的一条还是坚持面向工程实际,面向岗位实务,按照“本科学历+岗位技术”的双重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根据这样的要求,“强化理论基础,提升实践能力,突出创新精神,优化综合素质”应当是工作在一线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也是对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总体质量要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于建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而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依靠应用型的课程和内容,用学科型的教材则难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要与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相适应。在知识结构上,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等四类知识在纵向上应向应用前沿拓展,在横向上应注重知识的交叉、联系和衔接;在能力结构上,要强化学生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还要注重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有条不紊地处理头绪纷繁的各项工作,创造性地工作。能力培养要贯彻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应成为应用型本科教学的根本。金工实习(冷加工)序探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法,还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要通过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延伸,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要在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下,对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行新的调整和组合,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们强调培养“三创”人才,就应当用“三创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等适应时代的教育理念,选择一些新的课程内容和新的教学形式来实现。研究课程体系,必须看到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如果我们的课程内容缺乏国际性,那么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就不可能具备参与国际事务、国际交流和国际竞争的能力。应当研究课程的国际性问题,增设具有国际意义的课程,加快与国外同类院校的课程接轨。要努力借鉴国外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和做法来优化我们的教学。在教材编、修、审全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进行活生生的“人”的教育。一所大学使得师生获得自由的范围和程度,往往是这所大学成功和水平的标志。同样,我们修订和编写教材,提供教学用书,最终是为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智慧,使学生获得谋生的手段和发展的能力。因此,在教材修订、编写过程中,必须始终把师生的需要和追求放在首位,努力提供好教、好学的教材,努力为教师和学生留下充分展示自己教和学的风格与特色的空间,使他们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还能激发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造热情,为教和学的持续发展服务。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而不应是教学的权威。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双向互促过程。因此,修订、编写教材对于主编和参加编写的教师来说,也是一个重新学习和思想水平、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决不能丢失自我,决不能将“枷锁”移嫁别人,这里“关键在自己战胜自己”,关键在自己的理念、学识、经验和水平。二、坚持质量,努力打造精品教材教材是教学之本。大学教材不同于学术专著,它既是学术著作,又是教学经验之理性总结,必须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考验。学术专著的错误充其量只会贻笑大方,而教材之错误则会贻害一代青年学子。有人说:“时间是真理之母。”时间是我们所编写教材的最严厉的考官。教材的再次修订,我们仍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用航天人员“一丝不苟”“一秒不差”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以确保教材的质量和特色。为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高等教育的核心资源是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必须重新明确主编和参加编写教师的标准和要求,实行主编负责制,把好质量关;第二,教材要从一般工科本科应用型院校的实际出发,强调实际、实用、实践,加强技能培养,突出工程实践,内容适度简练,跟踪科技前沿,合理反映时代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把好教材修订计划的评审关,择优而用;第三,加强教材修订的规范管理,确保参编、主编、主审以及将书稿交付出版社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和要求,实行环节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第四,确保出版质量;第五,建立教材评价制度,奖优罚劣。对经过实践使用,读者反映好的教材要进行不断修订再版,切实培育一批名师编写的精品教材。出版的精品教材必须配有多媒体课件,并逐步建立在线学习网站。三、坚持“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服务教学”的原则,努力扩大教材使用范围,不断提高社会效益下一轮教材修订工作,必须加快吸收有条件、有积极性的外省市同类院校、民办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和有关企业参加,以集中更多的力量,建设好应用型本科教材。同时,要相应调整编审委员会的人员组成,特别要注意充实省内外的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和有关企业专家。四、建立健全读者评价制度要在使用这套教材的省市有关高校进行教材使用质量跟踪调查,并建立网站,以便快速、便捷、实时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断修改、充实和完善教材编写和出版工作,实实在在地为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服务,同时也要努力为造就一批工科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提供优良服务。本套教材的编审和出版一直得到机械工业出版社、江苏省教育厅和各位主编、主审及参加编写人员所在高校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今后,我们应一如既往地更加紧密地合作,共同为工科应用型本科院校教材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为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做出新的贡献,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做出新的努力。普通高等教育机电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教授邱坤荣第4版前言高校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教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已成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具备工程素质、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建立感性知识基础,建立大工程概念的重要教学环节和有效途径。随着国家和高校对工程实践教育继续给予高度重视与投入,使各院校工程训练(金工实习)中心的教学实习条件越来越好,这就需要有能满足这些需求和反映实践教学改革最新成果的新教材不断出现。本书就是遵循这一指导思想,在第3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书至今已出版发行了三版。多年来,各版本均以其注重动手与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实用方便,可读性好,可操作性强,图文清晰和高质量的印刷等特点,深得读者好评,并被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现代机械工程系列精品教材。随着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为满足新工科和机械类专业认证等的发展和需要,同时为满足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与时俱进、精益求精,对本书进行了第3次修订。在此次修订中,我们根据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关《工程训练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从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实践教学特点、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实际情况以及编者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入手,注意把握好知识内容的取舍,特别是传统制造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关联(因传统内容的实习在学生认知方面是数控实习等无法替代的),注重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尽量处理好基础性、实用性和操作性知识以及各章节间的联系。这次修订,我们仍坚持“常规打基础,现代促提高”的原则,对每章都进行了修订。对一些重点实习工种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编写;对实习中时间安排较少或没有安排的刨工、铣螺旋齿等内容进行了删减,增加了镗削加工、齿轮加工等内容,使切削加工工种的内容更加完善合理;在数控加工方面,增加了计算机辅助自动编程、数控机床仿真操作与模拟加工内容;对第3版中一些表达不准确、标准过时等问题加以修改或更新。这些工作使全书主题更明确,概念更清晰,文字更流畅,内容更完善。本次修订工作由黄明宇教授负责。、八章由徐钟林编写,第二、五、九章由黄明宇编写,第三、四章由孔繁群编写,第六章由朱益民编写,第七章由黄明宇和朱益民编写,第十章由徐钟林和孔繁群编写。全书由扬州大学周骥平教授主审。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有关的教材和资料,借鉴了一些高校近年来金工实习教学改革的成果,在此一并致以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望读者批评指正。编者第3版前言高校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教学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情的需要而出现的,并得到快速发展的一种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工程训练现已成为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实践和创新能力,建立大工程概念的重要教学环节和有效途径,也是有助于学生与社会、企业及工程技术很好融合的实习。近年来,国家和高校对工程实践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与投入,理工科院校普遍建立了工程训练中心,拥有前所未有的、极为丰厚的教学资源。为此,也要求不断有与之发展相适应的,能满足这些需求和反映实践教学改革最新成果的新教材出现。本书就是遵循这一指导思想,在第2版的基础上修订的。本书版获得良好的反映,为此,修订出版了第2版。第2版发行以来,以其注重动手与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实用方便、可读性好、可操作性强、图文清晰和高质量的印刷等特点,深得读者好评,已12次印刷,发行量总计超过10万册。为满足教学需要,与时俱进、精益求精,我们进行了再次修订。此次修订,我们根据教育部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指导小组和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关《工程训练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结合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实践教学特点、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实际情况以及编者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编写。在编写中注意把握好知识内容的取舍,特别是传统制造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关联,因传统内容的实习在学生认知方面是数控等实习所无法替代的;做好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有机结合;注重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处理好基础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各章节间的联系。坚持常规打基础,现代促提高的原则,对重点实习工种车工进行了重新编写,增加了三坐标测量机、激光加工、多轴数控加工、柔性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逆向工程和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内容;对第2版中一些表达不准确、标准过时等问题加以修改或更新,使全书主题更明确,概念更清晰,文字更流畅,内容更完善。 本次修订工作由黄明宇教授负责;、五、八章由徐钟林编写,第二、九章由黄明宇编写,第三、四章由孔繁群编写,第六章由朱益民编写,第七章由黄明宇和朱益民编写,第十章由徐钟林和孔繁群编写。全书由扬州大学周骥平教授主审。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有关的教材和资料,借鉴了一些高校近年来金工实习教学改革的成果,在此一并致以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望读者批评指正。编者第2版前言从本书版出版以来,以其注重对学生工程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实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以及高质量的印刷等特点,深得用者好评,发行量很大。目前,我国高校的金工实习课程在诸多方面已经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并取得许多成果,实习基地建设更加完善,一些新观念、新工艺、新设备被引入金工实习教学中。根据这一情况,为了更好地体现与时俱进、精益求精的精神,我们组织了对本书的修订。在修订中,我们在保持本书版的体系、结构、特色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原书中部分章节的内容进行了增删或调整,另外还对版中少数表述不够准确、恰当或存在错误的字句加以修改。其中,改动较大的是第七章数控加工,重新编写了其中的第三、四、五节。总之,我们坚持立足于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实际,遵循注重创新、突出实用、培养能力的编写原则,力求在加强技能培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意识。本次修订工作由黄明宇教授负责主持;、五、八章由徐钟林编写,第二章由黄明宇编写,第三、四章由孔繁群编写,第六章由朱益民编写,第七章由黄明宇和朱益民编写,第九章由徐钟林和孔繁群编写。全书由扬州大学周骥平教授主审。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有关的教材和资料,借鉴了一些高校近年来金工实习教学改革的成果,在此一并致以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望读者批评指正。编者版前言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机电类规划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工科院校《金工实习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并结合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实践教学特点编写的。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的内容以热加工实习为主,包括绪论、金工实习基础知识、铸造、锻压、焊接、塑料成型加工、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下册主要包括机械加工、钳工、数控加工和特种加工等内容。本书具有以下主要特色:①注重对学生工程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介绍各种工艺方法和设备的同时,还注意帮助学生建立关于质量、经济、安全、环保、市场等意识;②处理好新、旧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加强对有关的先进制造技术和新工艺、新材料内容的介绍;③为了充实和深化实习的内容,编入一部分与实习内容联系紧密且便于进行的金工实验,以提高学生在实习中的学习兴趣和智力负荷,训练科学严谨的作风;④编写时,力求注重实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加强针对性和指导性,以利于教师的讲课和学生的学习及应用。本书下册共分九章。、五、八章由徐钟林编写,第二章由黄明宇编写,第三、四章由孔繁群编写,第六章由朱益民编写,第七章由黄明宇和朱益民编写,第九章由徐钟林和孔繁群编写。本册由南通工学院黄明宇和扬州大学徐钟林任主编,由扬州大学周骥平教授任主审。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有关的教材和资料,借鉴了一些高校金工实习教学改革的成果,并得到南通工学院和扬州大学教材建设资金的资助。扬州大学黄鹤汀教授为本书的编写与出版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并致以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望读者批评指正。编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