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载道传统与文学的使命意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载道传统与文学的使命意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0.02 4.2折 4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勇,杨汤琛,谭望 等

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6163157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1795672

上书时间2024-06-27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中国文学的主流不是纯文学
第一章 载道:中国文学的核心命题
第一节 言志与载道:同源还是异流
第二节 缘情与载道:对立还是互补
第三节 文以载道:从反思到建构
第二章 载道传统的文学渊源
第一节 缘起:先秦的“诗言志”
第二节 发展:两汉的“情志合一”
第三节 深化:魏晋的“原道论”
第四节 高潮:唐宋的“文以载道”
第五节 尾声:明清的“文道多样”
第三章 五四文学: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
第一节 鲁迅及五四一代人的“弃医从文”
第二节 从“新民”到“国民性批判”
第三节 胡适:新文学为何要“言之有物”
第四节 周作人的“志”“道”之辨
第五节 “为人生”与“为艺术”之争
第四章 左翼文学:革命话语谱系的初步构建
第一节 左翼文学运动:在论争中探索
第二节 茅盾与他的“未完成”创作
第三节 萧红:“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
第四节 “革命+恋爱”还是“革命压倒恋爱”
第五章 抗战文学:烽火下的民族记忆
第一节 文艺为什么要大众化
第二节 作家身份的战时定位
第三节 文艺与抗战:有关还是无关
第四节 孙犁:诗意化的抗战书写
第五节 “赵树理方向”与赵树理
第六章 十七年文学:为新中国正名
第一节 在“新社会”里写“旧战争”
第二节 农民叙事的转向和价值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改造”和“成长”
第四节 十七年文学的青春叙事
第七章 新时期文学:在反思中铭记历史
第一节 社会反思:一代人的伤痕书写
第二节 文化反思:在传统中寻根
第三节 哲学反思:“我”与“我们”
第八章 新世纪文学:在求索中彰显多元
第一节 新写实主义与现实主义传统
第二节 底层写作与左翼文学传统
第三节 大众文学是否意在“消闲”
第四节 网络文学是否无关“载道”
第九章 中国梦:文学发展的新动能
第一节 确立中国梦――中国当代文学的挑战和机遇
第二节 追寻中国梦――中国当代文学的态度和精神
第三节 实现中国梦――中国当代文学的使命与担当
后记

内容摘要
文学活动是人类精神的重要载体,记载着不同民族和文化领域的人们生命及精神的发展历程。回顾中国文学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们的文学似乎从来都不单纯就是对艺术、审美本身的痴迷和沉醉,作家、读者乃至整个社会都对它寄予了太多的"文学之外"的期待。从古至今,自我价值的寻觅、现实社会的批判、民族命运的思考,已经作为一种底色、一种根基、一种传统,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和走向。特别是进入现代之后,这种传统并没有随着封建王朝的衰落而逐渐式微,而是更加集中、更加典型地集中在了五四一代人的身上,几乎新文学所有的作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放到民族存亡、社会矛盾上,苦苦地思索着中国的命运和出路,体现出一种强烈的使命意识。从载道传统到使命意识,这是把握中国文学几千年来文学本质的根本线索,也是我们当下文学发展的必然方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