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8)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2.65 6.0折 8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荣跃明,毕旭玲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ISBN9787545816136

出版时间2018-03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201675669

上书时间2024-06-18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8)》摘要

 

 

 

2017年初相继出台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两份文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划定了两个关键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2017年的上海围绕着这两个关键词,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等方面为全国做出了重要贡献,树立了光辉的形象和榜样,显示了它作为中国*大城市和国际大都市的胸怀和能量。《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8》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围绕“传统工艺的保护与振兴”、“创世神话”、“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域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五个方面进行了组稿,反映了文化管理部门、学术界、企业界在201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行动和思考。

 

总报告首先梳理了2017年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两项主要成绩:发扬海派艺术优势和上海学术传统,打造创世神话研究、创作和传播高地;举全市高校教育的力量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总报告分析认为:上海文化的核心力量主要体现在融会贯通的文化创造能力方面。但目前的非遗保护实践尚未构建起实现地方文化认同的传承和保护谱系,因此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还未能得到深入彰显;“传统工艺的保护与振兴研究”栏目对上海高校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特色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对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非遗保护的标准化建设的建议;“创世神话研究”栏目认为:中国创世神话在天地构成、人类繁衍、物质发明、制度创造、道德传承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叙述体系,记录着中国人对天文地理的认知方式,蕴含着阴阳交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无私奉献、惩恶扬善等道德准则,需要重新发现创世神话背后的人文价值,进而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神话话语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栏目分析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两大核心问题——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与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认为它们在十多年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要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与传承人制度进行整体反思,对非遗谱系理论的建设进行探讨,对非遗法制化建设进行思考,对经济开发与社会建设问题进行讨论,对数字化与非遗管理制度进行分析,提升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与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改进设计的方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研究”栏目思考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问题和创新探索,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价值,探索了民间手工艺传统的途径,总结了高职院校参与地方非遗保护的经验;“域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栏目对越南东胡木板年画的保护路径进行了个案分析,对日本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非遗的“本真性”概念进行了思考。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本书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梳理了2017年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振兴传统工艺与打造创世神话研究、创作和传播高地等方面的主要成绩,分析了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与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考察了非遗保护过程中因缺乏具体标准而形成困境,探索了非遗融入中小学艺术教育和民间手工艺传承的途径,对部分国外的非遗保护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应该在上海地方文化传统中寻找国际大都市发展的核心内驱力,应该构建实现上海地方文化认同的非遗谱系。本书主要由五大内容组成:传统工艺的保护与振兴、创世神话、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域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反映了以上海文化管理部门、学术界、企业界在201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行动和思考。本书系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民俗与非遗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书稿高屋建瓴地谈了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状况,全面反映2017年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主要成绩、重要现象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研究价值。

作者简介

荣跃明,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上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文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院创新工程“城市文学与文化”首席专家。兼任上海大学电影学院教授、上海市社联委员、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文化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

毕旭玲,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博士、博士后,院民俗与非遗中心秘书长,长期从事民俗与非遗研究。



目录

一、传统工艺的保护与振兴研究

“上海传统工艺保护与振兴”三人谈…………………………………周南、余建华、戚依平

上海高校承办文化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教学模式与发展趋势——以上海大学为例

……………………………………………章莉莉

上海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传承保护的困境与建议

…………………………………………李宏利

传统饮食制作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化建设研究………………………………程 鹏

 

二、创世神话研究

发现中华创世神话中的人文价值……………………………………………………………刘捷

从神话历史化到神话历史:民族记忆新视角……………………………………吴玉萍、赵原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

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改进研究的思路…………………田兆元、钱梦琦

非遗传承能力建设与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改进设计研究的缘起和思路……………………李柯

数字文化遗产网络传播的动机、途径与效果……………………………………………何华湘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研究

新时期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的思考

……………………………………………………韩瑜

奉贤区非遗保护志愿者工作的创新探索和实践

…………………………………张斌 傅俊成 张逸 郭爱雯 顾雯雯 许晴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价值………………………………朱茹洁、颜慧珍

“海派剪纸艺术”:民间意趣的追求——以上海松江区和闵行区颛桥镇剪纸传承为例…………………………………吴昉

高职院校参与地方非遗保护的思考与建议——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林俊、刘晴、陈日月

 

五、域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越南东湖木版年画非遗保护路径研究……………………………………………方云、武明德

日本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验及其启示……………………………………………………梁青

本真性:一个并非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列入标准的概念

………………………………………………………【意】齐亚拉•波多洛多、马千里

 

 


【前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