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型院校整体教改——现代项目教学理论与实践
  • 应用型院校整体教改——现代项目教学理论与实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应用型院校整体教改——现代项目教学理论与实践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4.15 5.5折 9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戴士弘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528111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202005633

上书时间2024-05-27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导读
第1篇 现代应用型教育的基本观念
第1章 应用型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特点
1.1 培养目标
1.2 教学特点与知能关系
1.3 传统教学法的优点及其局限
第2章 课程的评价标准
2.1 课程评价的传统标准
2.2 课程评价新标准
2.3 应用型课程改造的三项重要原则
第3章 应用型教育的社会定位
3.1 三个转化与三类高校
3.2 应用型课程教学中的根本问题
3.3 应用型课程的教学目标
第2篇 应用型课程的改造
第4章 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
4.1 整体课程改造案例
4.2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4.3 课程整体设计要点
4.4 课程进度图与项目情境图
4.5 整体设计演示内容
第5章 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
5.1 单元课程改造案例
5.2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的要点
5.3 单元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观念误区
5.4 对教师的建议
5.5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的格式
5.6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的演示要求
第6章 非工科课程的改造
6.1 “唐宋诗词欣赏”课程
6.2 “税法”课程
6.3 “语文”课程
6.4 “专业英语”课程
6.5 “综合(基础、普通)英语”课程
6.6 “数学”课程
6.7 “体育”课程
6.8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课程
第7章 现代项目教学中的若干模式
7.1 项目与能力的等级
7.2 课程整体设计的基本模式
7.3 课程单元设计的5种模式
7.4 多重循环
7.5 工学结合课程的基本模式
7.6 工科教育的现代优选模式
7.7 现代项目课程中的教师引导方式
7.8 质的研究
第3篇 应用型课程中的项目与任务
第8章 现代项目教学
8.1 项目的不当应用
8.2 项目的准确定位
8.3 项目的承载能力
8.4 非项目与项目的比较和改造
8.5 项目的识别与改造的案例
8.6 项目的设计步骤与检查
8.7 项目的情境设计
8.8 项目中体现的教学要求
8.9 项目设计的原则与技巧
8.10 现代项目教学的主要特点
第9章 现代应用型课程的设计特点
9.1 一体化课程
9.2 应用型课程设计的特点与教师的问题
第4篇 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造
第10章 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改造思路
10.1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0.2 课程体系改造的思路
第11章 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造工作
11.1 第一阶段:行业、企业、专业、市场的调研分析
11.2 第二阶段:专业课程体系设计阶段
11.3 第三阶段:课程建设阶段
11.4 第四阶段:新课程体系的实施
11.5 改革实施的先后顺序问题
第12章 课程体系改造的基本原则
12.1 系统原理
12.2 目标原理
12.3 具体原则
第13章 专业课程体系的五种类型
13.1 种类型:“学科体系+实验”的课程体系
13.2 第二种类型:弱化的学科体系+强化的实践教学
13.3 第三种类型:训练“课程综合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
13.4 第四种类型:训练“专业综合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
13.5 第五种类型;以学生自主实践学习为主的课程体系
第5篇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第14章 应用型院校教改的形势、问题与对策
第15章 教师应用型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
15.1 工作步骤
15.2 测评达标的基本原则
15.3 培训测评的政策和要求
15.4 培训测评的效果
15.5 培训测评工作的特点
15.6 开展培训测评工作所需的条件
15.7 培训测评工作中的教师
15.8 课程设计演示、研讨、点评工作的实施
15.9 课程整体设计点评要点
15.10 课程单元设计点评要点
第6篇 应用型院校的整体教改
第16章 整体教改的主要内容
16.1 整体教改的三个层次与一个突破口
16.2 应用型院校对教师的要求
16.3 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16.4 创造中国特色应用型课程教学新模式
16.5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改造
16.6 创造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团队
16.7 应用型院校内涵层次的提升
16.8 应用型高等(高职)院校整体教改实施步骤
16.9 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实施步骤
16.10 整体教改领导工作经验谈
第7篇 高职教改经验的普遍意义
第17章 中国应用型(职业)教育的社会定位
17.1 职业链与应用型教育的位置
17.2 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与未来
17.3 高职本科展望
第18章 教学改革中的认识论问题
18.1 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
18.2 “砧木”与“接穗”
18.3 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的衔接与促进
18.4 课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8.5 强调德育和能力为重的项目教学原则的普适性
18.6 建构学习的内容和手段
18.7 教学的基本规律
18.8 新型学习模式与实践的认识论
18.9 能力、动力与价值选择的向量模型
18.10 “实―理―实”与“理―实―理”
18.11 不同内容的教学手段
18.12 刻意练习——不错能力的获得
18.13 美国HTH的项目教学经验
18.14 层次系统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教学改革常见问题解答
附录B 课程设计测评打分方法
附录C 德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数学模型
附录D 为复杂的“概念模型”建立“D图模型”——“中国特色高职模式”的D图建模
附录E 名词解释
附录F 课程设计 参考模板
后记

内容摘要
《应用型院校整体教改:现代项目教学理论与实践》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论述了“应用型院校整体教改”与“现代项目教学”两大主题。
一,《应用型院校整体教改:现代项目教学理论与实践》对近30年来应用型院校各层次教改的丰富经验进行了较深入的总结和理论探讨,归纳出课程结构的若干模式、教师有效引导的若干方法、专业课程体系改造的方向和步骤、学校新育人模式改造的方向,提出院校整体教改的有效路线图和许多创新的见解。第二,《应用型院校整体教改:现代项目教学理论与实践》介绍了现代项目教学的基本理念、方法、模式和特点,并分析了它为什么成为应用型院校课程教学的爱选,为什么成为所有类型教学的重要借鉴。
《应用型院校整体教改:现代项目教学理论与实践》适合关心我国各类教育(特别是应用型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建设和个人提高的广大教师、院校管理者、以及教育理论研究者参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