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的金手表
  • 母亲的金手表
  • 母亲的金手表
  • 母亲的金手表
  • 母亲的金手表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1 / 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母亲的金手表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5.5 4.3折 5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3.5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琦君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12340

出版时间2012-10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9元

货号1202503514

上书时间2025-03-31

评价24757好评率 99.94%

  • 物流很快 995
  • 品相不错 966
  • 发货速度快 946
  • 包装仔细 911
  • 非常满意 781
  • 价格实惠 710
  • 值得信赖 691
  • 服务态度好 643
  • 物超所值 603
  • 品相超预期 573
  • 服务态度差 2
  • 联系不到卖家 2
  • 品相未达预期 1
  • 有小瑕疵 1
  • 发货太慢 1
  • 没收到货 1
  • 物流太差 1
查看全部评价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琦君(1917—2006),台湾地区地区有名散文家、小说家。本名潘希珍,生于浙江永嘉。早年师承词学名家夏承焘,诗词造诣获得认可。出版散文集、短篇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等数十余种,以浓郁的思乡之情和独特的民俗风物吸引了心系故土的广大读者,以纯文学创作而成为畅销书作家,被誉为“台湾地区文坛闪亮的恒星”。作品多次被选入当地中学语文教材,被译为英、韩、日等多种文字。晚年创作小说集《橘子红了》,纪念逝世的亲人长辈,被改编为电视剧,风靡两岸。

目录
代序

琦君: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卷一 水是故乡甜

水是故乡甜

猫债

不放假的春节

母亲的金手表

鞋不如故

下雨天,真不好

敬爱的“号兵”

猪年感怀

想念荷花

春雪·梅花

“哈背牛年”

“代书”岁月

此处有仙桃

笑的故事

头发与麦芽糖

思“厕”幽情

旧日情怀

宝松师傅

阿标叔

箫琴公

碎了的水晶盘

小小颜色盒

卷二 母亲的手艺

母亲的手艺

绣花

打纻线

红豆糕

编草鞋

穿花球

玉兰酥

补袜子

桂花卤·桂花茶

腌咸菜

百补衣与富贵被

菜干

柚子碗、盒及其他

春酒

卷三 异国的仙桃

一饼度中秋

再做“闲”妻

鼠年怀鼠

报上见

一望无“牙”

五个孩子的母亲

母亲节礼物

妈妈,让鸽子回家

最后的两片叶子

快乐的罗拔多

花与叶

静夜良伴

黑吃黑

小黑人与一毛钱

小镇温情

家有“怪妻”

窗外

内容摘要
真正温柔的人不是因为天生温柔,而是饱受痛苦之后才磨砺出那份强大的温柔,并用这真诚而又坚定的柔情对抗来自外界的痛苦。琦君是母亲,也是女儿,懂得母亲“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的独特力量,她一生都在书写自己的母亲,留下了很多关于母亲的散文,诚如白先勇所言:“琦君感人的作品,都与母亲有关。”

主编推荐
编辑推荐:
◆散文家琦君回忆母亲的散文随笔集,收录经典散文53篇。
◆琦君一生都在书写母亲,小小金手表跨越时空与山海,传递慈母之爱,读来真挚动人。
◆温柔敦厚地讲述叵测诡谲的命运,于芜杂往事中铭记故人故事,言之有物,见闻丰富。
◆琦君的作品多次被选入当地中学语文教材,被译为英、韩、日等多种文字,成为作文典范。
◆书中所收录的文章都是纯正典雅的白话散文,适合8岁到80岁的中国读者阅读、体会、分享。

一个母亲的修炼 

(新民晚报·夜光杯·读书版)

人人都只有一个母亲,但很少人懂得宝贵自己的母亲。2001年,八十五岁的琦君以一部《橘子红了》成为台湾地区文坛的风云人物,书中塑造了一位守居在乡下大宅、丈夫在城中做官的大太太,娴雅、沉毅、圆融、通透,其原型就是琦君的母亲。白先勇先生称赞琦君写得*感人的文章都是关于母亲,“母亲是琦君*重要的创作源泉”。这本《母亲的金手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即是明证。

琦君1917年出生在儒将之家,父亲交游广阔,佣人们曾提着便壶在客厅门口偷看梅兰芳的风采,被梅老板笑吟吟撞个正着之后,一边欢喜,一边懊恼自己手里拿了个如此不雅的东西。琦君从小就领教母亲如何同千奇百怪的佣人们圆融相处。譬如他们家的花匠,是个有学问的基督徒,有一副好脑子和一双巧手,还能帮母亲专门做一种罩在煤油灯上的罩子,既省油又防风,勤俭持家的母亲很好喜欢,但是这位信耶稣的花匠到了星期天就不做工,捧着《圣经》在院子里看书,称工作了六天,第七天要为上帝工作。母亲笑笑也就由他。结果另一位信佛的长工不愿意了,不但想方设法地挖苦,还跑到母亲面前投诉,母亲则大笑:“我们信佛的人靠天,他们信耶稣的人靠上帝,我想想也都是一样的。”两个佣人经常吵闹,母亲却总能四两拨千斤,一句“只要心好,上帝和菩萨一样保佑”就把两个老人调解得妥妥当当,甚至互相爱护起来。

亲戚之间的相处要比和佣人相处困难很多。有一位寄住的五姑婆,嘴巴不太好,幼年的琦君不小心碰倒长凳砸死了一只小猫,五姑婆用报应孽债吓唬小琦君,琦君急怒之下骂了她一句,立刻被母亲打了一嘴巴,叫她跪下。因为五姑婆比母亲还要年长一辈,小孩子如此做派,没有规矩。事后琦君怯怯地向五姑婆道歉,这位嘴巴不好的长辈依然拿更可怕的报应孽债吓唬琦君,琦君吓得打起哆嗦来,母亲立刻把她拉到一边,用热毛巾擦她的脸,一边温和地安慰,一边教她去和外公玩耍晒太阳。还有一位三叔公,早年离家娶了一位巴西少女,回来后迫于大太太的压力把娴静的巴西妻子赶了出去,使她不得不住在琦君家。琦君的母亲虽然也是一位大太太,却对那位“武则天”似的大太太看不惯,被赶出门的姨太太毫无怨言,反而把琦君的母亲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更让琦君感到心酸的是,对父亲养在城里的姨太太,母亲也能够理解。为父亲缝制绣花鞋的时候,连带给姨太太也缝了一双,理由是只缝一双的话,父亲不会穿,索性缝两双,让他们“成双作对”去吧。

世界上不公平的事情何其多,当它们发生在你身上的时候,只是追问“这如何公平”往往不能解决眼下的问题,更值得关心的恐怕是如何让当事人在不公正的境遇中好好活下去。不是每一个民国妇女都起身革命变成了新女性,琦君笔下的母亲也从来不是什么女性主义者,她恪守传统道德,又竭力平等地、公正地尊重别人、对待别人,结果常常是为难了自己,辛苦了自己。这样的母性,至今依然存在那些无比朴素而又无比动人的母亲身上,不随时代的喧嚣变迁而磨灭。这位活了九十多岁的文坛恒星,几乎用了整整一个世纪的生命,来见证、记录母亲的修炼,往往在人们不自觉的一刻,提出了人性善与恶、好与坏、难分难辨、复杂暧昧的难题,令人一时之间热泪盈眶。琦君的文章少见华丽的字句,却处处流露着典雅清丽的灿烂光辉。她没有留下尖刻的文字,虽然她的家族背景和人生阅历都使她有足够的资格言辞尖刻。

琦君一生都记得来自母亲的馈赠,在母亲逝世四十年后的那个母亲节,她买了一枚红宝石戒指,献给永远怀念的母亲。

媒体评论
虽然她的童年充满了忧伤,但她总把美好的写给少年读者,让孩子们读她的书开卷有益。
——林海音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