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传统毡包装饰文化范式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46.47
6.7折
¥
220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孟春荣 著 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302581
出版时间2024-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20元
货号1203464639
上书时间2024-12-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1章 蒙古包溯源
第2章 蒙古包装饰文化涵化
第3章 蒙古包装饰文化原形
第4章 蒙古包装饰文化意象
第5章 蒙古包装饰文化基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外文文献
附录2 内蒙古中、东、西部田野调研区域示意图(2016—2019年)
附录3 蒙古国城镇田野调研区域及路线示意图(2017—2018年)
附录4 内蒙古地区博物馆调研
附录5 蒙古包包体装饰调研(案例抽样)
附录6 蒙古包装饰的主要题材调研(案例抽样)
附录7 蒙古包套脑装饰调研(案例抽样)
附录8 蒙古包室内空间、家具、陈设装饰图案(案例抽样)
内容摘要
在我国西北部,自古尚存有庞大的草原生态区域,生活着众多的草原游牧民族。千百年来,他们放牧于草原,建立了与草原密切相关的游牧文化。尤其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游牧建筑草原毡包,以及依附于毡包的各类生活物品,既代表了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的经典构成,又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些草原毡包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有着自身不同的发展历史,不同的营造技艺,不同的生态原形,甚至是不同的名称。例如在新疆的哈萨克族,称草原毡包为哈萨克毡房;在西藏的部分地区,称草原毡包为黑牦牛帐篷;在内蒙古地区则统称为蒙古包。这三类草原毡包的营造技艺均被收录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内蒙古地区的传统草原毡包在历史上也是称谓颇多,形态略有变化。《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的“穹庐”是汉语对草原毡包的明确表达。在这前后,汉译过来的草原毡包名称较为复杂,如,其中“ger”是蒙古语对草原毡包的主要称谓,是家的意思,汉译过来是“格日儿”。在清代出现了蒙文“蒙古勒格日”、汉文“蒙古格利”、满语“蒙古包”等称谓,意思均为“蒙古人的家”。其中“蒙古包”称谓至乾隆时期后,开始频繁见于史料当中,至此,蒙古草原传统毡包被称为蒙古包而流传下来。
本书则以内蒙古地区的传统草原毡包,即蒙古包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蒙古包装饰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蒙古包溯源为起始,以文化涵化、文化原形、文化意象、文化基因为主要范式选择,全面阐释了蒙古包装饰文化的主体特征。全书内容翔实,资料丰富,图片精美,旨在为研究蒙古包及其装饰文化的读者提供全景式的阅读体验。
主编推荐
蒙古包是一种特殊的建筑遗产。其特殊性是指蒙古包是适合游牧经济的一种可移动式家车建筑, 由于具有可移动性,所以,一座蒙古包使用周期相对短暂,很少有百年以上的蒙古包留存下来。留存下来的是其搭建技艺, 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凝聚着蒙古民族文化的蒙古包装饰元素作为可传承元素也流传下来。因此,用传承下来的技艺和装饰元素,不断搭建蒙古包是蒙古民族传统生活习惯。研究蒙古包除研究毡包本体外,还要研究蒙古包装饰元素,即家具、 毡毯、 器物等室内陈设及其装饰图案, 才能全面把握蒙古包为代表的蒙古民族建筑文化。
本文以文化主义范式为理论架构指引,以文化涵化、结构主义哲学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和文化基因等理论为主要选择,从宏观层面上的大历史进深与文化叙事、 中观层面上的文化原形与意象、 微观层面上的文化基因与图谱搭建等领域入手对蒙古包装饰元素进行全面系统研究。
首先,一部蒙古民族发展的历史就是蒙古民族文化演化的历史,大量的调研案例证明蒙古包装饰元素中的毡包本体与诸多室内毡毯、家具以及各类器物,其文化脉象先后涵化了我国北方各游牧部族文化、中原汉文化和欧亚大陆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而集结发展起来的,构成了一个个我国历史上比较罕见的多视域的文化大叠层。 作为这种叠层文化的载体, 蒙古包装饰元素采集了各叠层文化的精华, 使之具有多元的、 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浓烈的文化涵化意味。 其次,正是在这三大叠层文化和各区域文化涵化的影响下,通过漫长的历史发展, 蒙古包毡包本体、室内器物和各种装饰图案等装饰元素产生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原形。 因此,本文全面分析了这些装饰元素文化原形的表层结构,即基本形态、 发展历程和主要特质。 并在此基础上, 对蒙古包装饰元素的宗教信仰、 生活场景、 动植物纹样等装饰元素所表现出来的深层结构, 即文化意象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并使用计量史学的方法得出蒙古包装饰元素文化意象统计柱状图。第三, 蒙古包装饰元素的文化研究最深层展示的是蒙古民族文化大叠层下的文化基因模式的探索与图谱的搭建。 通过对大量蒙古包装饰元素的基因样本选择, 梳理出相对数量的文化基因样本进行分析, 发现这些装饰元素的基因选择多以复制、 传承和融合的方式为主, 淘汰与变异的数量较少。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蒙古包装饰元素文化基因图谱的表达模式。
在我国西北部,自古尚存有庞大的草原生态区域,生活着众多的草原游牧民族。千百年来,他们放牧于草原,建立了与草原密切相关的游牧文化。尤其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游牧建筑草原毡包,以及依附于毡包的各类生活物品,既代表了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的经典构成,又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些草原毡包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有着自身不同的发展历史,不同的营造技艺,不同的生态原形,甚至是不同的名称。例如在新疆的哈萨克族,称草原毡包为哈萨克毡房;在西藏的部分地区,称草原毡包为黑牦牛帐篷;在内蒙古地区则统称为蒙古包。这三类草原毡包的营造技艺均被收录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内蒙古地区的传统草原毡包在历史上也是称谓颇多,形态略有变化。《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的“穹庐”是汉语对草原毡包的明确表达。在这前后,汉译过来的草原毡包名称较为复杂,如,其中“ger”是蒙古语对草原毡包的主要称谓,是家的意思,汉译过来是“格日儿”。在清代出现了蒙文“蒙古勒格日”、汉文“蒙古格利”、满语“蒙古包”等称谓,意思均为“蒙古人的家”。其中“蒙古包”称谓至乾隆时期后,开始频繁见于史料当中,至此,蒙古草原传统毡包被称为蒙古包而流传下来。
本书则以内蒙古地区的传统草原毡包,即蒙古包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蒙古包装饰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蒙古包溯源为起始,以文化涵化、文化原形、文化意象、文化基因为主要范式选择,全面阐释了蒙古包装饰文化的主体特征。全书内容翔实,资料丰富,图片精美,旨在为研究蒙古包及其装饰文化的读者提供全景式的阅读体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