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报刊阅读史(1815-1949) 第一卷 晚清时期(1815-191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报刊阅读史(1815-1949) 第一卷 晚清时期(1815-1911)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22.11 6.5折 18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蒋建国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9173475

出版时间2024-09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88元

货号1203436553

上书时间2024-12-04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蒋建国,1970年出生,湖南东安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曾任教于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地方新闻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史和媒介文化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新闻与传播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主要代表作有《中国报刊阅读史(1815—1949)》(独著第一、三卷,合著第二卷)、《广州消费文化与社会变迁(1800—1911)》、《网络消费、社交与文化变奏》等。

目录
导论

一、读者本位意识与报刊阅读的时空延展

二、社会记忆与读者阅读的时代变迁

三、读者阅读实践与意义之网的建构

第一章早期报刊传播与读者阅读(1815—1879)

第一节早期传教士中文刊物的传播、阅读及影响

一、海外传教士中文刊物的传布与阅读

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与世界知识的阅读及想象

三、宗教刊物发展与口岸城市的读“刊”活动

四、宗教刊物的大众化与社会启蒙进程

五、《上海新报》与读报内容的转向

六、《中外新闻七日录》与地方性阅读

第二节洋务派官绅的报刊阅读与新闻认知

一、新闻纸的引入与洋务派官绅的读报活动

二、新闻纸与李鸿章的对外交涉

第三节早期商业报刊的多元呈现与读者阅读

一、19世纪70年代的《申报》与读者阅读

二、19世纪70年代其他报刊的发行与阅读

小结

第二章1880年至甲午前后的报刊阅读

……

内容摘要
近现代报刊是社会变迁的缩影,也是时代的镜像,报刊阅读则是新闻消费和意义生产的主要方式。读者在读报时分的所思、所言、所记,就是在观察自我、想象他者、阅读社会。

阅读史特别强调读者“读什么”。本书广泛采用报刊、日记、书信、回忆录、年谱、文集等多类型史料,尤其注重稿本、抄本珍稀史料的运用,以读者留下的“零碎”文本为基本线索,呈现不同时空中的阅读个案;通过文本的聚合、连接与穿插,结合特定历史语境和社会情境,在时空变奏中多角度呈现具体的阅读场景和社会话语,探究读者的新闻解读、知识获取、家国情怀与心路历程。

读者的报刊阅读本身便是事件,存在多元的复调,报刊对读者的影响可谓“月映万川”。读者的意愿、想象、观念与主义,在阅读中形成了许多具有独特意义的节点,编织成纵横交错的意义网络,展现了近现代社会的复杂面相。

主编推荐
近现代报刊是社会变迁的缩影,也是时代的镜像,报刊阅读则是新闻消费和意义生产的主要方式。读者在读报时分的所思、所言、所记,就是在观察自我、想象他者、阅读社会。
阅读史特别强调读者“读什么”。本书广泛采用报刊、日记、书信、回忆录、年谱、文集等多类型史料,尤其注重稿本、抄本珍稀史料的运用,以读者留下的“零碎”文本为基本线索,呈现不同时空中的阅读个案;通过文本的聚合、连接与穿插,结合特定历史语境和社会情境,在时空变奏中多角度呈现具体的阅读场景和社会话语,探究读者的新闻解读、知识获取、家国情怀与心路历程。
读者的报刊阅读本身便是事件,存在多元的复调,报刊对读者的影响可谓“月映万川”。读者的意愿、想象、观念与主义,在阅读中形成了许多具有独特意义的节点,编织成纵横交错的意义网络,展现了近现代社会的复杂面相。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