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城记.武汉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4.98
6.0折
¥
58
全新
仅1件
作者田飞 等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87520
出版时间2012-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0315737
上书时间2024-12-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缘起 陌生的城市
卷首语 两江三城,九省之会
第一章 支离破碎的古城记忆
十字街――起义门外的回回老街
蛇山古城垣――揭示武昌城垣拐角之谜
武胜门――原味老街得胜桥
黄花矶码头――风雨驿码头,百载水文尺
烈女渡――古渡通津,客货两旺
城砖老屋――支离破碎的明代残垣
明楚王府――老街陋巷间的王府烟云
第二章 历历古城话沧桑
无影塔――无影,无声,亦无佛
贡院街――书香文韵,石坊重重
涵三宫――一半花香,一半书香
经心两湖书院――昔日老斋舍,今日大杂院
横街头――百年文脉,书香满街
古德寺――糅合中西印缅的佛寺经典
衡善祠――从事水上救助的清代善堂
培心堂――乐善好施的百年善堂
七里庙――祭奠亡灵的郊野古庙
蛇山洞――百年老涵洞,南北变通途
第三章 五方杂处
正街,堤街――汉镇之兴,始于二街
淮盐巷――万般生意让他骄
新安书院――老墙身后的徽商铭文
保寿桥――古石桥栏忆西商
药帮巷――草药飘香寻怀帮
宝庆街――毛板毛货闯天江的宝庆商帮
万寿宫――挟小本,收微货,走州过府江西帮
宁波会馆――商界传奇,宁波商帮
大泉隆巷――天子气,商贾家,扁担房
二盛巷――陋巷深处的布匹行旧址
鹦鹉洲――竹木连云,五府十八帮
第四章 百业之肆
解放路――衙署丛集的十里长街
洗马长街――最后的汉阳老街
花楼街――前后花楼今日休
江汉路――昔日界线路,今日步行街
中山大道――堪与租界媲美的后城大马路
民众乐园――百戏纷呈,游乐大世界
甲子大旅馆――富商显贵居留之所
华商街――誓与外商争雄的商界团体
邹紫光阁笔庄――毛颖之技甲天下
邹协和金号――逝去的百年老银楼
伍亿丰杂货店――天地精华,水陆奇珍
第五章 五国租界地
英租界 天津路――寻访江城外滩源
百年洋行――浮华犹存,风华依在
西方银行――挥之不去的百年雍容
西商赛马场――名驹骠骑掠过的痕迹
俄租界 茶市旧痕――万里茶路,世界茶港
昨日浮华――煊赫一时的西人高级生活区
法租界市政机构――逝去的法兰西旧梦
五国之肆――风情荟萃,繁华尽散
蔡锷路――百年影戏,电影传奇
德租界 德租界――规划严谨的棋盘状街区
日租界胜利街――法桐掩映下的日本红楼
魔兽之窟――日寇占领下的人间地狱
第六章 始开风气之先
普爱医院――开江城西医院之先
仁济医院――百年老院,沧桑逝
梅神父医院――善恶教士,孰是孰非
红十字会医院――药香老巷中的十字浮雕
文华大学――首开新式教育之风
圣若瑟女子中学――百年女校,芳影犹存
博学书院――体育竞技,三连冠
意大利教区――鄂东天主教之枢
瑞典教区――依山就势,北欧风情
青年会――非以役人,乃役于人
第七章 以工立国
汉阳铁厂――亚洲第一雄厂
汉阳兵工厂――百年沧桑“汉阳造”
京汉铁路――一路可控八九省之冲
既济水电公司――水火既济,相辅相成
纱厂建筑群――布衣兴国,蓝缕开疆
老电报局――中国近代电讯之始
第八章 民国二三事
社团会址――秘密结社,首义之源
辛亥陈迹――探访百年首义地图
南洋大楼――武汉国民政府驻地
都府堤――大革命时期的红色阵营
铭新街――汇集全套镇压机构的模范街区
报馆刊社――口诛笔伐,国之利器
岱家山碉堡群――弹痕累累,故垒萧萧
惠济路碉堡――最后的防御,最后的硝烟
第九章 大武汉,小里份
早期里份――汉口里份营造之始
咸安坊――钢窗蜡板,三镇高档里份之准绳
歆生一、二、三路――歆生筑路,汉镇北拓
华商模范区――堪与租界相媲美
洋界里弄群――旧梦依稀的华人栖息地
三村二坊――英界内的高级华人居住区
第十章 汉埠公馆群
吴家花园――玉帅吴佩孚公馆
萧公馆――湖北督军萧耀南官邸
杨森花园――来自巴蜀的悠然闲情
昙华林公馆群――人文美地,静谧之所
胭脂坪公馆群――胭脂山,胭脂路,胭脂坪
紫湖村公馆群――凭栏十里芰荷香
永清片公馆群――昔日侨居地,今日新天地
珞珈山别墅群――依山面湖十八栋
后记 藏着的城市
内容摘要
汇两江,拥三镇,为九省通衢;开埠口,兴洋务,领革命先声。这就是武汉。本书带你重新发现武汉——这座熟悉的陌生城市,为你描摹一幅真实的城市人文地图。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徜徉在汉江路、中山道,步和的正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足音;辗转于户部巷、吉庆里,体味的是汉味美食和荆楚民风。走进江城,街巷深处的古城遗迹,五方杂处的商帮码头,百业繁盛的商贾名号,浮华犹存的五国租界,以工立国的辉煌旧影……都在不经意间跃入你的眼帘。
精彩内容
无影塔原立于洪山东麓兴福古寺内,正名“兴福寺塔”。旧时的武汉三镇,佛法兴盛。早在汉传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东汉明帝时代,就有高士在洪山筑灵山寺。后历朝帝王兴佛蠢大力营建寺院禅林,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累有大小寺院317处,丛林21方,僧尼多达4000余人,其中尤以武昌最盛。兴福寺乃汉埠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始于南北朝萧梁承圣年间(552―555年),原名“晋安寺”,隋时易为“兴福寺”。兴福寺塔系南宋成淳六年(1270年)在原唐塔基础上重筑而成。石塔仿木构重檐楼阁式,七级八面,高约l1米。塔身以青石层层叠筑,每层凿佛龛,内置佛祖菩萨等造像。但由于经太平天国和“文革”之乱,塔上造像多已不存,即使残留至今的,也是久历尘风雨露,漫漶得厉害,能辨出衣褶面容的仅一二尊者。 关于塔的由来,传闻颇多。一说龟蛇二山横亘,乃“龙脉”,历朝天子为镇王气,屡屡命人新其腰,断其颈,甚至建寺筑塔镇龙头压龙尾,兴福寺塔正是压在这尾上的镇气之塔;二是据《江夏县志》记载,洪山东麓有一井泉,“沸涌如浪,其脉通江”,于是人们“建塔以安澜”,以镇地下水眼。既是镇王气、镇水眼之宝塔,其在建造上也颇为巧妙,寺中高僧观天象查舆地,择址筑塔,使石塔每至夏至午时,自身日影完全消失,故又名“无影塔?。无影塔本为先贤高士们的奇思妙想,其中玄机不可道破。后入了坊间,“无影”一说则传得更为神奇玄妙,石塔不再受“夏至午时”所限,无论太阳在何时何处,均无日影。 清咸丰年间,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兴福寺连同大批古刹禅寺悉数被焚,焦土中遗下的唯有那些烧不烂、砸不动的石构塔身。百年后,汉埠佛寺荐迎一劫,先是武汉现存最古老的头陀、报恩诸寺(均为南北朝时所建)因修建大桥、学校等相继被拆除,兴福寺废址也在这一时期被选为中南民族学院校址,兴建校舍,后改为省军区大院。再后来,一切宗教活动被废,那些昔日普度众生的寺院庙堂反倒被众生砸毁焚烧,僧尼们被迫还俗、做工,或是更为特殊的待遇。无影塔于1962年被请出了军区大院,择址复建,理由是“历时久远,塔身倾斜开裂,濒于倾圮”。 贡院街 书香文韵,石坊重重 地址:汉阳共勉街50号现状:位于一片居民楼和烂尾楼之中 显正街,汉阳古城中_条连接东西城关的青石大街。大街两侧署衙林立,栈房铺席毗连。汉阳府的府署府学城隍,汉阳县的县衙县学城隍,以及掌管钱粮税收、刑狱断案的署廨衙门都安置在这条大街上。如今在这条东西通衢的南侧,有条塞满各式居民单元楼的小街道共勉街。街长不过百余米,深藏于住宅小区之中,别说地图上难有此名,就连附近行人也少有知晓≯然而殊不知早在百年前,这条很不起眼的小街巷却是一条人文荟萃、牌楼林立、充满书香文韵的古老街肆。它就是曾闻名荆楚大地的汉阳“贡院街”。 贡院街因明清贡院而得名,乃举办乡试、选拔人才的场所,其东为文昌宫,西为晴川书院,街道两侧也多是那些专售文房四宝、古籍善本的书坊店铺,历来为士人学子雅集之地。楚地自古人杰地灵,文运兴盛,由此进京考取功名、步入仕途者不计其数,其中也不乏曾名震一时的天下名士。每有会试成绩优异者,汉阳地方官吏士绅就会在贡院街上竖起一座精致华丽的冲天大牌楼,一来旌表功德,彰显荣耀,二来也勉励那些备考的士子,为后世学子树立榜样。据清康熙年间的《汉阳府志》记载,贡院街上曾立有牌坊十二座,其中有明代著名诗人“朱衣进士坊”,明代榜眼“萧良有进士坊”,以及为旌表父子二人同时考上进士而设立的“父子进士坊”等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被废除,贡院考棚从此废弃改作他用,昔日牌楼林立的贡院街也依谐音改名为“共元街”,上世纪四十年代再度更名,即今天的“共勉街”。 曾经远近闻名的贡院街在几经洗礼后,地盘是越来越小,名号也是渐渐少有人知,就连街上那排蔚为壮观的功德牌坊群也未能抵挡住岁月的摧残,与旧时的府衙学宫一道化为了灰烬瓦砾,唯有贡院大门前的一座石坊有幸存留下来。石坊据说叫“贡院坊”,在贡院街诸多的石坊中,贡院坊不同于那些标榜荣耀的进士功名坊,而是贡院县学前的棂星门,是官员士子们进入贡院的头道大门。据老人回忆,过去石坊前还立有一青石大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八个大字。贡院坊六柱五楹,通体全由花岗条石雕凿而成,除了门柱顶端镌刻的石雕坐狮及饰有回纹的抱鼓石外,整座牌坊再无过多的雕饰,额枋上也不见“旌表”等字样。倒是那块写有“武汉市历史优秀建筑”的铜质铭牌,毫不客气地钉在了额枋的正中,自个儿为自个儿旌表了一回。 贡院坊不仅是贡院街牌坊群最后的一座石坊,也是整个武汉三镇硕果仅存的一座老牌楼。1992年,为了修建住宅小区,原本立于贡院大门前的明代贡院坊不得不让位于小区建设,被迫向西北迁移了约150米,深藏于一片居民楼中。P34-3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