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的民生建设思想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的民生建设思想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9.01 6.0折 9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志山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76594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9元

货号1202351170

上书时间2024-12-02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导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内容

章 马克思民生观的思想资源与探索历程

节 民生问题的情势分析

一 世情分析:事关人心向背和政权的巩固

二 国情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三 党情分析:执政合法性基础的不竭源泉

四 民情分析: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利益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民生观的思想资源

一 启蒙思想家人道主义的民生观

二 黑格尔绝对精神运演中的民生观

三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视域中的民生观

四 空想社会主义理想主义的民生观

第三节 马克思探索民生观的心路历程

一 “理性之法”与“利益之法”

——从《博士论文》到《莱茵报》时期民生观的根本转变

二 “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

——《德法年鉴》时期对民生价值取向的探索

三 “异化劳动”与“自由自觉活动”

——《巴黎手稿》对两种民生样态的剖析

四 “感性对象”与“感性活动”

——《德意志意识形态》等对民生历史观的创建

第二章 马克思生活本体论与唯物史观的创建

节 马克思生活本体论与民生观的基本架构

一 马克思哲学的生活本体论

二 “生活的生产”是唯物史观的理论预设

三 马克思民生观的哲学视界与基本构架

第二节 马克思民生观与唯物史观的创建

一 民生问题是创建唯物史观的切入点

二 民生求解是唯物史观创建的重要动力

三 实现民生理想是唯物史观创建的价值导向

第三章 马克思民生需要论与民生实践论

节 人的本质与马克思民生观

一 人的本质的三个命题

二 人的本质与民生的关系

第二节 马克思的民生需要论

一 人的需要及其基本特征

二 人的需要在民生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马克思的民生实践论

一 民生的实践本质

二 生产实践及其成果是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

三 交往实践及其成果是民生实现的社会保障

第四章 马克思民生伦理观与民生主体论

节 马克思民生伦理观

一 社会发展理念的演进和民生伦理问题的凸显

二 民生伦理观的四重维度分析

三 政府利益与民生幸福的关系是民生伦理之根本

第二节 马克思的民生主体论

一 人是民生发展的主体向度

二 民生主体的维度:阶级性—人民性—人类性

三 民生主体的逻辑:抽象的人—现实的人—全面发展的人

第五章 马克思公共民生论与民生方法论

节 马克思的公共民生论

一 民生问题分析的公共性视域

二 马克思的公共性及其民众化立场

三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民生体系

第二节 马克思的民生方法论

一 唯物辩证决定论方法与民生思想的价值性和规律性

二 群众路线方法与民生导向论

三 社会有机体方法与民生全面协调发展

四 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与民生时代的主要矛盾

第六章 马克思民生思想中国化的历程与启示

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生向度

第二节 马克思民生思想的中国化历程

一 民生思想

二 民生思想

三 民生思想

四 民生思想

五 新时代民生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民生思想中国化的经验启示

一 党的领导、中国道路是民生建设的根本保证

二 人民至上、共同富裕是民生建设的主体目标

三 发展生产、满足需求是民生建设的要务

四 公平正义、制度创新是民生发展的制度保障

五 充实内涵、统筹协调是改善民生的根本方法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结合点和理论创新点。本书在考察马克思民生观思想资源与探索历程的基础上,探讨了马克思民生思想与唯物史观创建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并论证了马克思民生思想的“生活本体论”。然后,从六个方面即“民生需要论——实践论——伦理观——主体论——公共论——方法论”,较为全面系统地阐发马克思民生思想的总体图景和逻辑体系。很后从“人本论——目标论——实践论”三个视角,对马克思民生思想的中国化历程进行了逻辑梳理,提炼总结了马克思民生思想中国化对于当前我国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经验启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