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车网络控制技术原理与应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列车网络控制技术原理与应用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26 1.3折 32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陶艳. 著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2306615

出版时间2010-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2元

货号11615154

上书时间2024-11-14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网络控制系统概述
    1.1.1 网络控制系统的概念
    1.1.2 网络控制系统的产生和发展
    1.1.3 网络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层次模型
    1.1.4 网络控制系统的特点
  1.2 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
    1.2.1 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区别
    1.2.2 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互联
  1.3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概述
    1.3.1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3.2 列车网络控制技术的发展
    1.3.3 我国列车网络控制技术的应用
  1.4 几种典型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1.4.1 SIBAS系统
    1.4.2 MITRAC系统
    1.4.3 AGATE系统
    1.4.4 TIS信息系统
    1.4.5 DTECS系统
第2章 网络与通信基础
  2.1 计算机网络概述
    2.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2.1.3 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
    2.1.4 计算机网络的逻辑结构
    2.1.5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2 数据通信基础
    2.2.1 基本概念
    2.2.2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2.2.3 数据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2.2.4 数据编码与调制技术
    2.2.5 数据的传输方式
    2.2.6 串行通信数据传输方式
    2.2.7 同步方式
    2.2.8 数据传输的基本形式
    2.2.9 数据交换技术
    2.2.10 信道复用技术
    2.2.11 差错控制技术
  2.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3.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2.3.2 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2.4 网络硬件设备介绍
    2.4.1 网络传输介质
    2.4.2 网络连接设备
  2.5 拓扑结构
    2.5.1 拓扑结构
    2.5.2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2.6 串行通信接口
第3章 微机控制基础
  3.1 微型计算机概述
    3.1.1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三个层次
    3.1.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3.1.3 微型计算机系统各组成部件简介
    3.1.4 微型计算机系统中数值的表示方法
    3.1.5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
    3.1.6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
  3.2 微机控制系统概述
    3.2.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3.2.2 微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3.2.3 微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3.2.4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征
  3.3 几种典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3.3.1 操作指导控制系统
    3.3.2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3.3.3 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
    3.3.4 集散控制系统
    3.3.5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3.4 输入/输出通道
    3.4.1 模拟量输入通道
    3.4.2 模拟量输出通道
    3.4.3 数字量输人通道
    3.4.4 数字量输出通道
  3.5 计算机接口
    3.5.1 I/O接口的基本功能
    3.5.2 I/O端口的概念和编址方式
    3.5.3 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
  3.6 微机控制应用举例
    3.6.1 中小功率直流电动机的速度调节
第4章 列车通信网络
  4.1 列车通信网络概述
    4.1.1 应用列车通信网络的必要性
    4.1.2 列车通信网络的概念和任务
    4.1.3 列车通信网络的特点
    4.1.4 常见的列车通信网络
  4.2 LonWorks网络
    4.2.1 LonWorks概述
    4.2.2 LonWorks网络拓扑结构
    4.2.3 Neuron芯片
    4.2.4 LonTalk协议
    4.2.5 LonWorks产品
  4.3 ARCNET网络
    4.3.1 令牌总线简介
    4.3.2 ARCNET协议
    4.3.3 ARCNET帧的类型及其结构
    4.3.4 ARCNET的工作机制
    4.3.5 ARCNET网络的性能分析
  4.4 CAN总线
    4.4.1 CAN总线的发展概况
    4.4.2 CAN总线通信的特点
    4.4.3 CAN总线的体系结构
    4.4.4 CAN报文帧的类型与结构
    4.4.5 CAN的非破坏性位仲裁机制
    4.4.6 SJA1000 CAN通信控制器
    4.4.7 CAN总线收发器82C250
    4.4.8 CAN节点设计
  4.5 列车通信网络TCN
    4.5.1 TCN的标准化进程
    4.5.2 TCN的内容及适用范围
    4.5.3 TCN的网络拓扑结构
    4.5.4 TCN的网络体系结构
    4.5.5 MVB总线
    4.5.6 WTB总线
  4.6 工业以太网
    4.6.1 工业以太网概述
    4.6.2 通信非确定性的缓解措施
    4.6.3 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
    4.6.4 IP协议
    4.6.5 其他协议
    4.6.6 PROFINET
第5章 CRH系列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
  5.1 CRH2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
    5.1.1 CRH2动车组概述
    5.1.2 CRH2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概述
    5.1.3 CRH2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
    5.1.4 CRH2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主要节点设备
    5.1.5 信息传输及其冗余特性
  5.2 CRHl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
    5.2.1 CRH1动车组概述
    5.2.2 CRH1网络控制系统概述
    5.2.3 TCMS的网络拓扑结构
    5.2.4 TCMS的MITRAC网络控制设备
  5.3 CRH5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
    5.3.1 CRH5动车组概述
    5.3.2 CRH5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概述
    5.3.3 CRH5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
    5.3.4 CRH2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主要部件
    5.3.5 CRH5动车组TCMS的冗余件及故障对策
    5.3.6 CRH5动车组维修信息的传输
第6章 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
  6.1 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概述
    6.1.1 世界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系统应用及发展
    6.1.2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
    6.1.3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6.1.4 常见的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
  6.2 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6.2.1 CTCS列控系统的应用等级划分
    6.2.2 CTCS应用等级划分的特点
    6.2.3 CTCS2列控系统
  6.3 地铁运行自动控制系统
    6.3.1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ATC
    6.3.2 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TP
    6.3.3 列车自动驾驶子系统ATO
    6.3.4 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
附录 书中常见缩写对照表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内容全面,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紧密。每章的“学习要点”和“技能目标”环节可帮助读者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学习。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控制基础、列车通信网络标准、CRH系列动车组的网络控制系统和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其中网络基础部分包括网络的组成、网络拓扑结构、数据通信方式、交换方式、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网络协议等;控制基础部分主要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原理,控制系统的类型和控制应用举例等;列车网络标准部分主要介绍了常用于列车通信的几种网络标准,包括LonWorks、ARCNET、CAN等现场总线标准,TCN列车通信网络标准以及新兴的控制网络——工业以太网等;应用部分CRH1、CRH2、CRH5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TCMS和中国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CTCS。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列车网络控制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主编推荐
    本书以网络通信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控制基础知识作为铺垫,在此基础上详细讲述了能够用于列车通信的几种网络标准,包括LonWorks、ARCNET、CAN等现场总线标准,TCN列车通信网络标准以及新兴的控制网络——工业以太网等。与此对应还介绍了应用不同网络标准的CRH系列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TCMS,最后简单介绍了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 
    本书内容全面,且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紧密。各章都设置了“学习要点”和“技能目标”环节,每小节的前面也设置了“问题导入”环节,旨在引导读者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 


精彩内容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信息的远距离传输。要想在集中控制室内实现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就必须把反映过程变量的信号传送到集中控制室,同时还要把控制变量传送到现场的执行机构,因而变送器、控制器和执行器是分离的,变送器和执行器安装在现场,控制器安装在集中控制室。而且,由于模拟信号的传递需要一对一的物理连接,信号变化缓慢,提高计算速度与精度的开销、难度都较大,信号传输的抗干扰能力也较差。于是,人们开始寻求用数字信号取代模拟信号,用数字控制器取代模拟仪表盘,用数字控制取代模拟控制。
    
20世纪50年代末,计箅机开始进入过程控制领域。最初它只是用于生产过程的安全监视和操作指导,后来用于实现监督控制,这时计算机还没有直接用来控制生产过程。
    
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计算机开始用于生产过程的直接数字控制。但由于当时的计算机造价很高,所以常常用一台计算机控制全厂所有的生产过程。这样,就造成了整个系统控制任务的集中。由于受当时硬件水平的限制,计算机的可靠性比较低,一旦计算机发生故障,全厂的生产就陷于瘫痪,因此,这种大规模集中式的直接数字控制系统基本上宣告失败。但人们从中认识到,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的确有许多模拟控制系统无法比拟的优点,只要解决了系统的可靠性问题,计算机用于闭环控制还是有希望的。
    
20世纪60年代中期,控制系统工程师分析了集中控制失败的原因,提出了集散控制系统的概念。他们设想像模拟控制系统那样,把控制功能分散在不同的计算机中完成,并且采用通信技术实现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协调。这种系统比常规模拟仪表有更强的通信、显示、控制功能,并且又比集中过程控制计算机更安全可靠。这是一种分散型多微处理机综合过程控制系统,又称分散型综合控制系统,俗称集散控制系统,简称DCS,属于典型的网络控制系统。如图1-3所示,DCS的特点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它完整地体现了分散化和分层化的思想,有力克服了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中对控制器处理能力和可靠性要求高的缺陷。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