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山水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17
0.6折
¥
36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苏忠 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08167
出版时间2018-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6元
货号1201720202
上书时间2024-10-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苏忠,福建连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理事、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著有长篇小说、随笔集、诗集、散文诗集等9部,作品发表于《诗刊》《十月》《花城》《人民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北京文学》《青年文学》《散文诗》等刊物。
目录
山水重勘、话语创新和文类自觉(代序)——读苏忠的散文诗伍明春001
远涉
抚仙湖腹语003
画里的婺源夜深了004
漠河雪国005
托塔记007
你三起三落的水长城009
在世间,花开千年方为洁癖011
茅山访道013
天池一杯禅015
三月的风经过上庄016
龙虎山注017
西台凭吊019
悬空寺的美与危险与不确定021
驻足倒淌河023
日暮独秀峰024
黑白楠溪江025
一面生命的白旗027
雅丹城后传029
黄昏红海滩031
野柳地私语032
岩画里的人走了033
巢湖的痘035
十月二十三日的腾冲036
古崖居迷踪037
阿里山三代木039
且兰芦笙节碎片041
水墨笔架山043
红树林三段044
千般梵净山045
恩施大峡谷观瀑046
各自天光各自影047
山中小寺049
无题佛图关051
过大沽炮台053
石头剐055
一无所有的蓝057
大雪之后058
空山旧雨新枝059
壁如地宫061
长平之战063
近游
雨中的一尊岛067
二月永泰068
一个人的闽江口湿地069
后沙的漏网之鱼070
双色云水谣071
飞红落日072
太姥山石头是柔软的073
洛阳桥的脚075
早春梅洋077
听经林阳寺078
鳝溪记079
天竹村的沉陷与飞翔080
江山从此,快意天涯081
月洲四月天083
木兰陂岁序085
你凝望的目光,若有神,便为香火087
藏在时间背面的尤溪梯田089
重影长坑村090
旗山日出记091
夜走鼓岭093
匹岩半日闲095
城村茶跋097
马岚山上“红巾军”099
月亮是天上的土楼101
燃烧中的天堂倒影102
北峰减字103
磨石村手札105
崇武古城闲话107
探花七里109
山肤水豢之霍童111
埔村故事113
剑池的台风十三级115
鱼梁骨游走了117
互文大金湖119
白云苍狗的证词121
虾姑洞沙滩123
东张湖与石竹山的媒妁之言125
老君岩读注126
樟脚村秋事127
百年苍霞洲教堂128
翠屏湖行纪129
东洛岛的空摆131菩
萨的心跳在头顶133
山重水复有余音134
闲步
请不要成为我的怀念137
老屋的院子139
那片蓝141
书房的变迁143
南山废村145
麻花录147
赶圩集151
忘言153
汤岭的侧影155
时间有奔丧的步伐156
树签157
行走的苍野159
窗内和窗外160
碰杯雨夜161
探花十三163
诗纪
悬崖的行走171
有人在转经173
涉水记174
菩萨的发髻175
陌镜177
茭南观日出179
深秋处182
寂静纷纷183
空山无语中184
雨后的大姆山草场185
芙蓉园里旧时光187
三十六脚湖的虚实189
上帝丢了个小练岛191
夜宿竹林寺192
五虎山的格式193
乱石拍岸青芝山195
大地撕裂的伤口197
塞班之蓝199
一代镇海楼201
雪霁金饶山202
酒令六拍204
后记:让文字轻装上阵206
内容摘要
《禅山水》收录作者近期创作的作品120余篇。作者在这部散文诗中常以某种另类视角来解构我们原本熟知的山水意象,使之呈现出一个全新的面目。让山水题材散文诗既跳脱了走马观花式的纪游体窠臼,又发掘了山水景观中隐藏的“禅意”。比如,面对巢湖中的大大小小的岛屿,作者居然把它们想象成一堆疯长的青春痘,甚至由此颇见匠心地生发出一番关于文学传统嬗变、自然季候流转的别样观感:“不要翻开唐人的诗,宋人的词,昭明的文选,或者春风中的花苞,夏夜里的露水,都只是时间里的痘。”通过“痘”这一中心意象的连接,自然、历史、想象等多重意涵在这里交会碰撞,形成一个立体而独特的诗性情境结构。这些丰富多元的散文诗文本,显示了作者关于散文诗作为一种独立文类的自觉思考,为当代汉语散文诗的艺术发展,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实践经验。
精彩内容
山水重勘、话语创新和文类自觉(代序) ——读苏忠的散文诗 /伍明春 苏忠是一位勇于求索的诗人、作家。他曾尝试多种文类的写作实 践,创作过小说、散文和现代诗,近年来又致力于散文诗的写作。苏忠即将付梓的新著《禅山水》就是一部以散文诗为主的作品集,兼收部分现代诗作品。毋庸置疑,与小说、诗歌(主要指现代诗)等文类的强势表现相比,散文诗在当下文学写作现场可以说处于某种不受待见的边缘位置。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写作者执着于散文诗的写作,为推进这个命途多舛的文类的艺术建设,默默地奉献才情和心力。苏忠正是这样一位自觉自为的散文诗写作者。《禅山水》这部散文诗作品共分为三辑,作者分别以三个动词短语将之命名为“远涉”、“近游”和“闲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三个具有微妙差异却又有内在关联的动词短语,也恰好象征了苏忠在散文诗写作上多向展开的探索姿态。 纵观苏忠的散文诗写作,不难发现,一方面,作者吸收借鉴了既有的汉语散文诗的艺术资源,将之内化为文本的血肉;另一方面,作者努力地探寻散文诗写作的新路径,试图拓展散文诗话语的表现空间。而后者尤其值得我们注意,因为它更突出地显现出苏忠散文诗写作的艺术个性。首先,苏忠大胆地把审丑话语引入散文诗写作,丰富了汉语散文 诗的艺术表现手法。所谓审丑话语,按照文学理论家孙绍振先生的概 括,是与审美话语和审智话语并列的一种文学话语。这种以丑为美的 话语方式的恰当运用,往往可以获得某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当代汉语 散文诗大多为诗性的、抒情的审美话语,由于话语方式的单一性带来 的种种,在艺术表现上也就难免不遭遇某种捉襟见肘的窘境。而 苏忠的散文诗,不仅有传统的审美话语,也有不少鲜活的审丑话语,譬如在《碰杯雨夜》里,作者笔下的行道树发生了这样的变异:“街两侧的大小树木,被人一把掐住脖子,悬在半空,驼着腰,叶子耷拉,有点呼吸困难的那种扭曲,不能多瞧。”如此丑陋、可怖的形象,显然是抒情主体情感的某种外化。这篇作品的主题是都市中人的孤独感,作者对于这一主题的表现并未陷入常见的小资情调的泥淖,而是通过审丑话语的穿插运用,引而不发地流露出某种反讽性和批判性。 同样值得玩味的是,面对巢湖中大大小小的岛屿,作者居然把它 们想象成一堆疯长的青春痘,甚至由此颇见匠心地生发出一番关于文 学传统嬗变、自然季候流转的别样观感:“不要翻开唐人的诗,宋人的词,昭明的文选,或者春风中的花苞,夏夜里的露水,都只是时间里的痘。”(《巢湖的痘》)通过“痘”这一中心意象的连接,自然、历史、想象等多重意涵在这里交会碰撞,形成一个立体而独特的诗性情境结构。这种想象方式显然不仅借重了现代诗歌变形、跳跃的艺术技巧,也隐约呼应了现代主义诗歌“恶之花”式的艺术趣味。 值得注意的是,苏忠散文诗中的审丑话语,有时还通往一个幽默 情境,呈现出另一种艺术效果: 嗯嗯,你们装人类的智慧,我就装鸟儿的灵感。 江和海的推搡,我不想劝解,一辈子的邻居,它们的吵 吵闹闹,也许就是寻常的生活方式。 一溜鱼儿,时不时窜出水面,挑衅五月的空旷阳光,我也装着没看见。 (《一个人的闽江口湿地》) 作者在这里把江河的流动说成是邻居之间的推搡和吵闹,把人鸟 之间的互动想象成角色的彼此扮演,最后以“装着没看见”一语来消 解上文造成的某种沉重感。这些都显示了作者的幽默感。 其次,苏忠在这些散文诗中常以某种另类视角来解构我们原本熟 知的山水意象,使之呈现出一个全新的面目。此举让苏忠的山水题材 散文诗既跳脱了走马观花式的纪游体窠臼,又发掘了山水景观中隐藏 的“禅意”。 在风光迤逦的海螺沟景区,苏忠没有用诗意的语言去对美丽风光 做廉价的赞美,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把森林比作长舌妇,勾勒出其与 冰瀑之间的微妙纠缠关系:“无匹的冰瀑啊,淌下了种种慢镜头,有的浩浩荡荡,有的剑拔弩张,有的高耸入云,有的恣意铺张,各种冷各种酷的姿态,却依然遮不住火热的心,比如红石滩的激情石子,比如山腰温泉的无休止蒸腾,无边森林是深谙其昧的长舌妇。”对山中雾气的描写也是非诗化的,甚至用上了“广场舞的呼啦圈”来形容雾气的无所不在:“山间的雾也像炊烟,没有云的洁白就没必要攀亲沾故,路一转,车一绕,也像广场舞的呼啦圈,到处都是。”(《在世间,花开千年方为洁癖》) 如此诙谐、略带讽刺意味的手法也出现在《龙虎山注》一文中: “泸溪东走西拐,媒婆般忙碌,热情地磕巴;姐妹瀑、青云瀑跳啊跳啊,那身材,也没节制;还有些嘀嘀咕咕的小情绪,在潜意识里,在山腰,其实很干净,像纯净水。”当然,这里的讽刺意味并非指向山水这个客体,而更多地指向写作主体自身。事实上,这篇散文诗表达的主题就是某种超越山水之上的情感,颇具“山水注我,我注山水”之意味。这种意味我们在《茅山访道》中同样可以读到:“印宫,灵官殿,勉斋道院、九霄宫里住着很多道家神仙,个个飘逸不凡,不过他们家房子盖得像连锁店,神情大同小异,着装也统一,我也就走马观花中。”不过,在这里,突兀的“连锁店”一词,却流露出颇为鲜明的反讽色彩。这种反讽手法又与下文的自我解嘲相互勾连,共同完成了对“茅山”这一意象的解构:“至于那些怪异的青砖图案、坎卦符号、横斜院门,我里里外外转了半天也没看懂,后来安慰自己,这么多年都没人破译,我这也正常嘛。” 相形之下,《北峰减字》中的自我解嘲却不那么,还拖着一条浪漫主义的小尾巴:“后来我出局了,也没地方可去,只好在此收取停车费,生意总不好,云不多。”“生意不好”说的是极庸常的生活,而“云不多”(不说“钱不多”)又隐约透露某种浪漫情怀。二者之间的突转,既构成一种抒情话语的表达张力,也暗示了某种苏忠式的禅意。 总之,苏忠的散文诗写作已初步形成自身的艺术个性,这些丰富多元的散文诗文本,显示了作者关于散文诗作为一种独立文类的自觉思考,为当代汉语散文诗的艺术发展,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实践经验。 (伍明春,男,1976年生,闽西客家人,文学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 院教授、文化产业系主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福建 省美学学会副会长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