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高点文库.散文-陈彦自选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制高点文库.散文-陈彦自选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9.64 3.4折 58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彦|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

ISBN9787550046801

出版时间2024-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2057113

上书时间2024-07-03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彦,当代著名作家、剧作家。创作《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等戏剧作品数十部,三次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创作长篇电视剧《大树小树》,获“飞天奖”。著有长篇小说《西京故事》《装台》《主角》《喜剧》《星空与半棵树》。《装台》入选2015年度“中国好书”、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获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主角》入选2018年度“中国好书”,获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多部作品在海外发行。

目录
\"目录 

辑一
一个清代知县的衙斋生活
陈忠实生命的最后三天
李若冰先生的眼睛
告别京夫
剧作家袁多寿
忆李继祖先生
作曲家王激
推荐一个基层文化工作者
父亲
让母亲站起来
纪念北京人艺院长任鸣

辑二
南街·北街
野叟之死
我的塔云山
故乡
上善若水
雾庐山
希腊阳光灿烂
春天的创痛
故乡的烙印

辑三
看腰
看球
看戏
看报
看书
看房
看人
看车
看景
看狗
看民工
看学生
看字画
看手机
看电影
看孔庙
看网吧

辑四
大爱医者
让文化从我们内心走过
游动的大鲸
深沉而持久的生命回响
路遥给文艺家的启示
书写生存的卑微与伟大
读京夫听《鹿鸣》
生命的重重突围
疫情下的戏剧守望
让戏曲学更好地大众传播
扼守与远眺
话剧《路遥》观后谈
说说《星空与半棵树》

辑五
从戏剧到小说
秦腔是一种生命呐喊
努力以写作参与社会的演进过程
用生活的花粉酿制艺术之蜜
千磨万击方成角儿
书写最熟悉的生活
创作生命的深井
一切从生活出发
以创作光大生命

代后记:“文学的力量,就在于拨亮人类精神的微光”\"

内容摘要
“制高点文库”之《陈彦自选集》是一部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彦的散文集,分五辑。在这部散文集中,透过真实的生活细节,陈彦将深厚的生命积淀化作轻灵洗练的字字珠玑,朴实中情致宛然,清浅中见出万象。散文在他的笔下有着如同其戏剧或小说般的淋漓表达,时常漫兴,时常别趣,都归于许多一吐为快的才性与见识,从日常的角落到世情的点滴,从戏作的本末到艺苑的因缘,品之啜之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韵味。

精彩内容
\"一个清代知县的衙斋生活在我的家乡陕西省镇安县,有一个清代的知县很有名,他姓聂名焘,字环溪,是湖南衡山县环溪村人。乾隆十三年,也就是距今269年前的夏秋之交,他骑着马——也许是骡子,到镇安上任来了。那年他54岁,也有点老大不小了,在镇安,上了50岁的人,都叫老汉,并且是可以置备棺材板的人了。聂焘是进士出身,又生在南岳衡山这样山川秀丽的地方,家庭生活相对富足,上下几代都饱读诗书,突然被朝廷派到秦岭深处一个山大沟深的小县来,心里自是有些不快。这在他给朋友的信札中有记录:“为报先生春睡熟,道人轻撞五更钟。”他父亲知道后,还对他这种春天睡懒觉的“撞钟”思想,来信批评过。但不管怎样,他还是服从分配,到镇安来了。
镇安县这个地方,现在也是山川秀美之地。交通发达得从西安出发,坐火车就一个半小时;走高速路,从18.2公里长的秦岭隧道穿过去,也就不到一小时的车程。可在没有火车、没有汽车的时代,这里的确是“万峰螺旋,幽寂灵回”的“终南奥区”。诗人贾岛,在隐居镇安云盖寺时,曾写过这么一首诗“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宜是老禅遥指处,只堪图画不堪行”。当地老百姓也有这样的谚语“上山碰鼻子,下山蹾沟子,抬头掉帽子”。就是20世纪50年代,在镇安当县长的人,到省里开会,也是自挎一个“盒子炮”,雇人牵着一匹骡子,身后跟着一个扛“汉阳条子”的警卫,来回得走半个多月光景的。最近,凤凰网还以头条新闻的方式,推出过一组被网络广为传播的镇安塔云山组图,称其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房子”,那种在刀削斧劈的高山之巅,临空“垒窠架巢”的技术,至今仍是难以破解的建筑之谜。想269年前,聂知县该是怎样一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走马上任哪!他小小年纪就“束发入学,读书受用,在乎做官”,参加了乡试、会考,又往返京师,进士及第,终于得到一官,却是“入山僻虎狼之窟”“不觉生平意气茫然顿尽”。好在他没有就此消沉,并且在7年后离任时,以“时推陕南第一”的政绩,赢得了“父老攀辕哭”的百姓动情挽留。
20世纪80年代,我曾多次听到有人谈起这个人物,后来,时任镇安县县长汪效常找我说,看能不能把聂焘的故事搞成一个舞台剧,我那时是剧团的专业编剧,按他的想法和要求,先通读了十万字的县志,然后和汪先生一道,创作了《山乡知县》这个戏,并搬上舞台,演出至今。时隔30年后,汪先生已作古,我又一次翻开老家的县志,一页页捧读,随着年龄、阅历,以及时代的变化,这个人物,这些故事,在我脑海中都有了再认识的价值。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县知县,在200多年前留下的,何止是几个赈济灾荒、兴建义仓、廉洁奉公、筑路养蚕的亲民爱民富民故事呢,他留下的是一个地方的风俗、风气与精神脉象。事隔数百年,这些遗存,依然在影响着一方水土的生命质地。那么这个来自湖南的知县,当时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