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家励志故事系列丛书:第二册
  • 科学家励志故事系列丛书:第二册
  • 科学家励志故事系列丛书:第二册
  • 科学家励志故事系列丛书:第二册
  • 科学家励志故事系列丛书:第二册
  • 科学家励志故事系列丛书:第二册
  • 科学家励志故事系列丛书:第二册
  • 科学家励志故事系列丛书:第二册
  • 科学家励志故事系列丛书:第二册
  • 科学家励志故事系列丛书:第二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科学家励志故事系列丛书:第二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92.23 6.1折 150 全新

库存1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任福君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04692092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50元

货号31388579

上书时间2024-07-02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书收入从事地学、水利、建筑学、林学等领域的27位科学家。他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他们走遍大江南北、深山茂林、长江大河,他们攀越技术难关、科学高峰;无论是在野外观测、勘探还是在实验室演算、实验,他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发展新中国的科学事业。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感受到无悔奉献的家国情怀。



作者简介
任福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目录
李廷栋:谱绘中国地质壮美图景
朱伯芳:一片丹心图报国
董申保:一生奉献风范永存
许绍燮:急国家所急研国家所需
李佩成:踏遍青山人未老
李庆忠:情定石油的物探人生
陈肇元:清华烟雨土木人生
陈毓川:开启大地的宝藏
柳百成:桃李满天下奋力铸强国
陆建勋:弄潮逐浪七十载唯愿祖国海疆平
肖序常:山高水远在路上
徐旭常:曲终人不散
陈国良:直挂云帆济沧海
文伏波:水利实干家
张蔚榛:国内外渗流理论大家
李文华:矢志不渝,痴迷生态谱写心中绿色之歌
李道增:徜徉在剧场时空的行者
关肇邺:建筑大师
戴泽蘅、韩曾萃:一个普通的群体一项不凡的事业
赵梓森:兴趣成就的“中国光纤之父”
邱大洪:在科研与工程实践中创新
宋振骐:煤石奔流千骐骏一生倾情不言悔
闻邦椿:一个不断给自己提出新目标的人
卢耀如:求真务实喀斯特卢
龚昌德:科学的浪漫主义者
刘昌明:为水之昌明
王启明:我国半导体光电子事业的启明星

内容摘要
 本书收入从事地学、水利、建筑学、林学等领域的27位科学家。他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他们走遍大江
南北、深山茂林、长江大河,他们攀越技术难关、科学高峰;无论是在野外观测、
勘探还是在实验室演算、实验,他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发展新中国的科学事业。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感受到无悔奉献的家国情怀。

精彩内容
 李廷栋(1930-),地质学家,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县(现栾城区)。
195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吉林大学教授,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地质图书馆名誉馆长,河北地质大学名誉校长。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地质矿产部副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学部主席团成员,第八、
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等。主要从事区域地质研究和地质编图,主持或参加了大兴安岭北部、四川西部、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等地区地质调查研究,完善或重新厘定了这些地区的地层系统、侵入岩期序和构造格架。总结了中国区域地质特征和亚洲岩浆岩发育规律,提出青藏高原隆升阶段和机制。主持编制亚洲地质图、中国地质图集、亚欧地质图等。主持完成了南极岩石圈构造及矿产资源潜力的研究。代表作有《亚洲地质》《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记录和机制》和《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等。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地质事业的飞速发展是新中国发展的一个侧影,李廷栋是参与者,更是推动者。出生于充满憧憬和伤痛的1930年,李廷栋在逆境中不断求索,从河北的村庄到北京的中学,他立志成为国之栋梁;从北京大学到地质部机关,他与地质工作结下不解之缘;走出机关,他投身大兴安岭、川西进行野外地质调查;主持编制多种地质图件,将中国地质编图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探索“三极”和深部地质,推动前沿研究……在70余年的地质生涯里,李廷栋谱就了一篇篇地质华章。
逆境求索历史往往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翻开历史,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经历了憧憬和伤痛,李廷栋便出生在那个年代。1930年10月7日,李廷栋出生于河北省栾城县郄马镇宋北村,在那个动荡年代的北方农村,李廷栋的家庭充满艰辛。但他从小就立志将学业进行到底,从宋北村村办初级小学到栾城县中心小学;从北京平民中学到河北省杨村师范学校再到北京市第一中学,在学校奖学金的支持和亲友的帮助下,李廷栋在战乱中以优异
的成绩完成了小学和中学的学业。同时,在中学时期,他作为班长和学生会副主席,组织管理才能初显,这也
为他日后的科技管理工作和主持一系列科研项目打下了基础。
1950年9月,李廷栋高中毕业后,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开始了他的地质学学习生涯。
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整体并入新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在大学期间,李廷栋作为北京大学地质系系学生会主席和北京地质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在忙碌的学习之余还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工作。
当时的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尽管仪器设备比较简陋,但总是把讲课与实验、实习紧密结合,特别重视野外地质实习。李廷栋利用暑假和周末的时间,跟随老师到北京的南口、西山、门头沟、
青龙桥,河北的北戴河、井陉和山西五台山等地进行了多次野外地质实习。通过这些野外地质实习,他提高了对岩石、矿物、地层、古生
物及构造现象的野外鉴别能力,掌握了野外地质调查的一些基本程序和方法。
1953年,因国家急需地质人才,李廷栋提前一年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当年11月,他被分配到成立不久的地质部机关,开始了科学技
术管理工作生涯。在地质部机关,李廷栋先后在专家工作室、地矿司有色处、远景计划司从事科技管理工作。
之后,他又被调到办公厅,担任时任地质部副部长刘景范的业务秘书。
作为地质学系毕业的学生,李廷栋一直希望能够到野外从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他认为对于地质工作,野外是一个最现实的实验室,搞地质工作,不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实践是不行的。因此,在繁忙的科技管理工作中,他利用跟随苏联专家和部领导到各个勘探队检查工作的机会,到了30多个矿区“跑野外”,向专家们请教岩石、矿物、地层、构造、矿床等地质知识,在勘探队汇报工作时,他总是认真倾听、仔细记录,同时也经常看一些地质报告。他还时刻不忘学习地质科学技术知识,不断阅读有关图书资料。
在地质部机关,李廷栋与中国地质界的老前辈多有交集,他们的地质学识和治学态度让他受益颇深。在之后几十年的地质岁月里,李廷栋循着他们的足迹不断前行。
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