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牧诗选(补改本)杜牧传杜牧年谱
  • 杜牧诗选(补改本)杜牧传杜牧年谱
  • 杜牧诗选(补改本)杜牧传杜牧年谱
  • 杜牧诗选(补改本)杜牧传杜牧年谱
  • 杜牧诗选(补改本)杜牧传杜牧年谱
  • 杜牧诗选(补改本)杜牧传杜牧年谱
  • 杜牧诗选(补改本)杜牧传杜牧年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杜牧诗选(补改本)杜牧传杜牧年谱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9.67 6.3折 7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缪钺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20976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元

货号31213661

上书时间2024-07-01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缪钺(1904—1995)字彦威,四川历史系教授,文史学家,主要从事于中国古代史、中国古典文史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代表作有《诗词散论》《读史存稿》《杜牧年谱》《冰茧庵丛稿》、《灵谿词说》(合著)等。



目录
前  言003
第一部分 编年选录 025
感怀诗一首026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033
赠终南兰若僧034
杜秋娘诗 并序035
扬州三首(选一)044
送杜赴润州幕045
赠别二首046
张好好诗 并序048
洛阳长句二首(选一)051
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052
题敬爱寺楼053
金谷园053
兵部尚书席上作054
题扬州禅智寺056
将赴宣州留题扬州禅智寺056
题宣州开元寺057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058
宣州开元寺南楼059
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以诗赠行059
赠宣州元处士061
题元处士高亭062
有 感062
自宣城赴官上京062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同来因书
四韵兼寄江南许浑先辈063
题横江馆064
汉 江065
途中作066
村 行066
商山富水驿067
商山麻涧068
郡斋独酌069
自 遣074
早 雁075
雪中书怀076
雨中作078
齐安郡晚秋078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079
齐安郡后池绝句080
题齐安城楼080
兰 溪080
题木兰庙081
即事黄州作082
寄浙东韩乂评事084
皇 风085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086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089
九日齐山登高090
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091
秋浦途中091
池州清溪091
春末题池州弄水亭092
新定途中093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094
睦州四韵094
朱坡绝句三首(选一)095
忆游朱坡四韵096
秋晚早发新定097
江南怀古098

今皇帝陛下一诏征兵不日功集河湟诸郡次第归降臣获睹
圣功辄献歌咏099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选四)100
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104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106
将赴湖州留题亭菊107
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108
入茶山下题水口草市绝句109
沈下贤110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110
隋堤柳111
途中一绝112
秋晚与沈十七舍人期游樊川不至112

第二部分?未编年115
长安送友人游湖南116
独 酌116
惜 春117
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117
过骊山作118
史将军二首119
河 湟120
李给事二首121
过勤政楼124
题魏文贞124
念昔游(选二)126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126
登乐游原128
读韩杜集129
送国棋王逢129
自 贻130
长安秋望131
独 酌131
润州二首(选一)131
江南春绝句132
初冬夜饮132
柳绝句133
题禅院133
哭李给事中敏134
赤 壁135
泊秦淮136
题桃花夫人庙136
书怀寄中朝往还137
寄扬州韩绰判官138
郑瓘协律138
题村舍139
江上偶见绝句139
送隐者一绝140
寄 远140
有 寄140
遣 怀141
赠渔父141
叹 花142
早春题真上人院143
山 行143
寓 言144

附录一 杜牧行年简谱145
附录二 杜牧卒年考157

补改本后记159

杜牧传161
第一章?家世与幼年163
第二章?少年科第175
一?关心时政175
二?“两枝仙桂一时芳”184
第三章?“十年为幕府吏”189
一?江西与宣州幕中189
二?“扬州梦”与《罪言》198
三?监察御史分司东都204
四?再到宣州215
第四章?“三守僻左,七换星霜”222
一?短期的京官222
二?出守黄州229
三?“继来池阳”247
四“更迁桐庐”260
第五章?晚年268
一?“人间惟有杜司勋”268
二“出守吴兴”278
三终于中书舍人284
后 记292

杜牧年谱295
后 记399

内容摘要
杜牧是晚唐诗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他出身于数百年来的高门世族,却又不拘绳检,纵情声色;他的诗文俊爽峭健,而又有流美的韵致;他的才情与政治抱负聚焦了唐代中晚唐政治与文学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是我们了解唐代后期文学与政治的一个绝佳切口。本书是历史学家缪钺有关杜牧研究的三本专书的合集,包括《杜牧诗选》《杜牧传》《杜牧年谱》三个部分,《杜牧诗选》按创作时间先后顺序编排,详加题解、注释,其中汇聚了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文字凝练,考证扎实。《杜牧诗选》作为普通读者了解杜牧诗歌风貌的选本读物,曾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好评,此次出版根据作者未曾公布的手稿补改《杜牧诗选》,增删部分诗歌并题解、注释。《杜牧传》及《杜牧年谱》融合了作者多年研究杜牧的成果,兼具可读性与学术性。

主编推荐
杜牧是晚唐诗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他出身于数百年来的高门世族,却又不拘绳检,纵情声色;他的诗文俊爽峭健,而又有流美的韵致;他的才情与政治抱负聚焦了唐代中晚唐政治与文学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是我们了解唐代后期文学与政治的一个不错切口。

精彩内容
“人间惟有杜司勋”宣宗大中三年,杜牧在京做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年四十七岁。司勋员外郎,从六品上,属吏部尚书,掌管官员的勋绩。
这年正月,宣宗召集宰相于延英便殿,讲论政事,谈到元和时循吏,宣宗问当时循吏谁为第一。宰相周墀举从前江西观察使韦丹以对,其他宰相白敏中、马植等也同意周墀所说的。于是宣宗命江西观察使纥干臮(古“暨”字)将韦丹治绩资料进上来,同时,又下诏命杜牧撰写《唐故江西观察使武阳公韦公遗爱碑》。
杜牧奉诏撰《唐故江西观察使武阳公韦公遗爱碑》,主要叙述他在江西时的几件有利于人民的事迹,如:派湖入江,节以斗门,以走暴涨。辟开广衢,南北七里,荡渫污壅。筑堤三尺,长十二里,堤成明年,江与堤平。凿六百陂塘,灌田一万顷。益劝桑苎,机织广狭,俗所未习,教劝成之。
此外,还有一件重要事情。洪州城内外居民多以茅竹为屋,容易发生火灾。韦丹教人民烧瓦伐木,“人能为屋,取官材瓦,免其半赋,徐责其直,自载酒食,以勉其劳。初若艰勤,日成月就,不二周岁,凡为瓦屋万四千间,楼四千二百间”。《唐故江西观察使武阳公韦公遗爱碑》撰成之后,杜牧将碑文进呈于宣宗,并附带上了一个表,说明自己撰述碑文是“事必直书,辞无华饰”。
在大中三年这一年,另一位晚唐著名的诗人李商隐也在长安做官,他作了两首诗送给杜牧: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
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杜司勋》)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河南沁阳)人。生于宪宗元和七年,比杜牧小九岁。文宗开成二年,李商隐举进士及第,曾在王茂元泾原节度使府中做幕僚。开成末,为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后辞官南游江乡。武宗会昌二年,李商隐又以书判拔萃重入秘书省为郎。不久,居母丧。宣宗大中元年二月,郑亚为桂管防御观察使,辟李商隐为掌书记,遂赴桂州。大中二年,郑亚以李德裕之党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北还长安。大中三年,选为盩厔尉,京兆尹奏署掾曹,令典章奏。杜牧与李商隐虽然是同时人,他们二人在大中三年以前似乎没有会过面,也许彼此都闻名,并且互相读过作品,因为在唐代,名诗人的作品,都是很容易传诵的。大中三年,杜牧、李商隐二人都到长安做官,有机会相识,所以李商隐作这两首诗送给杜牧。他提到杜牧的代表作《杜秋诗》,而“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两句,点出杜牧诗的特点,并备致倾倒之意。当然,杜牧的诗方面还多,不仅是“伤春伤别”,而李商隐所以要标出这一特点来,大概因为李商隐自己也喜欢作伤春伤别的诗,而杜牧这一类的诗恰是投其所好。不过,李商隐诗的风格意境与杜牧不同。杜牧作这类的诗,在风华流美之中,有英爽俊拔之致,而李商隐诗则是深婉蕴藉,含情绵邈,二人是异曲同工。李商隐自谓“短翼差池不及群”,而称赞“人间惟有杜司勋”,可以看出他的谦虚与对于杜牧的钦佩。杜牧接到这两首赠诗之后,似乎应当有诗酬答,但是我们今日从杜牧外甥裴延翰所编的《樊川文集》中,或是从宋人所辑的《樊川别集》与《外集》中,或是在《全唐诗》所补收的杜牧诗篇中,都找不到赠李商隐的诗。杜牧或者是没有作,或者是作过而亡佚了,我们不知道。这两位晚唐杰出而齐名的诗人,自从这一次接触之后,也不再见有往还的痕迹。
杜牧是一向注重研究兵法的。他说,他二十岁时,读《尚书》《毛诗》《左传》《国语》、十三代史书,“见其树立其国,灭亡其国,未始不由兵也”。因此知道:“为国家者,兵最为大,非贤卿大夫不可堪任其事”。于是他就搜求自古以来的兵书,凡十数家,认为其中孙武所著的十三篇最好,“自武死后,凡千岁,将兵者有成者,有败者,勘其事迹,皆与武所著书一一相抵当,犹印图模刻,一不差跌。武之所论,大约用仁义使机权也”。曹操善用兵,曾注《孙子》十三篇。杜牧“因取孙武书,备其注,曹之所注,亦尽存之,分为上中下三卷”。(以上引文均见《樊川文集》卷十《注孙子序》)大中三年春间,杜牧上书于宰相周墀,说到大儒在位应当知兵,将他自己所注的《孙子》十三篇呈献给周墀,他说,这部书“虽不能上穷天时,下极人事,然上至周秦、下至长庆、宝历之兵,形势虚实,随句解析”,也是一部很有用的著作。(《樊川文集》卷十二《上周相公启》)后来杜牧五十岁时自撰墓铭也说:“某平生好读书,为文亦不出人。曹公曰:‘吾读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深矣。’因注其书十三篇,乃曰:上穷天时,下极人事,无以加也,后当有知之者。”可见杜牧对于他所著的《孙子注》是很自负的。杜牧的《孙子注》三卷,《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皆著录。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三“杜牧注《孙子》三卷”条中说:“世谓牧慨然最喜论兵,欲试而不得,其学能道春秋、战国时事,甚博而详,知兵者将有取焉。”宋吉天保集曹操以后注《孙子》者十家,为《孙子十家会注》,杜牧注亦收入其中。
河西、陇右一带,自唐肃宗以后,逐渐被吐蕃统治者所占据,到宣宗大中时,已经有九十年左右了。武宗会昌中,吐蕃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矛盾。吐蕃达磨赞普用一个幸臣为相。达磨卒,无子,佞相立达磨妃氏兄尚延力之子乞离胡为赞普,国人不服。洛门川讨击使论恐热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以举义兵为名,实际上是想夺取政权。他率兵南行,自渭州至松州(四川松潘),所过残灭。这时吐蕃尚婢婢镇鄯州(青海乐都),沉勇有谋略。论恐热畏忌尚婢婢,恐怕他暗袭自己的后路,想先灭掉他,所以就同尚婢婢打起仗来。尚婢婢传檄河湟,数责论恐热残虐之罪,并且对当地居民说:“你们都是唐人,可以归唐,不要被论恐热所驱使。”论恐热与尚婢婢连年战争,互有胜负,吐蕃对陇右一带的控制力当然削弱。大中三年二月,被吐蕃占领的秦、原、安乐三州及石门等七关的人民起义归唐。宣宗命太仆卿陆耽为宣谕使,诏泾原、灵武、凤翔、邠宁、振武诸节度使皆出兵应接。六月,泾原节度使康季荣取原州及石门、驿藏、木峡、制胜、六盘、石峡六关。七月,灵武节度使朱叔明取安乐州,邠宁节度使张君绪取萧关,凤翔节度使李玭取秦州。八月,河湟诸州老幼一千多人来到长安,宣宗登皇城东北角的延喜门楼接见他们,他们都欢呼跳舞,脱去胡服,换上汉族的冠带,观看的人都呼“万岁”。杜牧这时正在长安做官,大概亲眼看到此种情况,他是一向关心收复河湟的,现在如愿以偿,非常高兴,所以作了一首诗表示祝贺:捷书皆应睿谋期,十万曾无一镞遗。
汉武惭夸朔方地,宣王休道太原师。
威加塞外寒来早,恩入河源冻合迟。
听取满城歌舞曲,凉州声韵喜参差。
(《今皇帝陛下一诏征兵不日功集河湟诸郡次第归降臣获睹圣功辄献歌咏》)三州、七关收复以后,宣宗下诏:募百姓垦辟三州、七关土田,五年不收租税;京城罪人应配流者,皆配于三州、七关等处;泾原、邠宁、灵武、凤翔四道将吏,能于镇戍之地营田者,政府给予牛及种粮;三州、七关镇戍的兵士,都加倍给衣粮,仍然是两年一替换;道路建置堡栅,有商旅往来贸易及戍卒子弟通传家信,关镇不得留难。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充实新收复的河湟地区以巩固边防。并且下诏:山南、剑南边境,有没蕃州县,亦应量力收复。大中五年春,沙州(治所在今甘肃敦煌)人张义潮乘吐蕃内乱,率领沙州人民起义,驱逐吐蕃统治者,张义潮遂摄沙州刺史事,奉表归朝。宣宗任命张义潮为沙州防御使。就在这一年,张义潮发兵平定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等十州,派遣他的哥哥张义泽奉十一州图籍入见,朝廷置归义军于沙州,以张义潮为节度使。到这时,被吐蕃统治者所占据的河西、陇右地区算是完全收复了。
在这年中,杜牧曾经将自己所作的文章抄写了二十篇,呈献给刑部崔尚书,并且给他一封信,信中概括地叙述了自己十馀年来读书为文的情况:某启:某比于流辈,疏阔慵怠,不知趋向。惟好读书,多忘;为文,格卑。十年为幕府吏,每促束于簿书宴游间。刺史七年,病弟孀妹百口之家经营衣食,复有一州赋讼,私以贫苦焦虑,公以愚恐败悔,仍有嗜酒多睡厕于其间。是数者相遭于多忘、格卑之中,书不得日读,文不得专心,百不逮人,所尚业复不能尺寸铢两自强自进,乃庸人辈也,复何言哉!
(《樊川文集》卷十六《上刑部崔尚书状》)这篇信中所谓“惟好读书,多忘;为文,格卑”,虽然是杜牧自谦之词,但是也发抒了他十馀年来宦途既不得意而学问文章又未能达到自己所期望的成就的一种不满情绪。
大中四年(850年)春,杜牧作《长安杂题长句六首》,这里选录其中前四首:觚棱金碧照山高,万国珪璋捧赭袍。
舐笔和铅欺贾马,赞功论道鄙萧曹。
东南楼日珠帘卷,西北天宛玉厄豪。
四海一家无一事,将军携镜泣霜毛。
晴云似絮惹低空,紫陌微微弄袖风。
韩嫣金丸莎覆绿,许公鞯汗杏粘红。
烟生窈窕深东第,轮撼流苏下北宫。
自笑苦无楼护智,可怜铅椠竟何功。
雨晴九陌铺江练,岚嫩千峰叠海涛。
南苑草芳眠锦雉,夹城下霓旄。
少年羁络青纹玉,游女花簪紫蒂桃。
江碧柳深人尽醉,一瓢颜巷日空高。
束带谬趋文石陛,有章曾拜皂囊封。
期严无奈睡留癖,势窘犹为酒泥慵。
偷钓侯家池上雨,醉吟隋寺日沉钟。
九原可作吾谁与?师友琅琊邴曼容。
这几首诗写当时长安城中朝廷粉饰太平,权贵争为豪侈,士女耽于游赏,而自己则避远权势,淡泊自守,自比安居陋巷的颜回、铅椠著书的扬雄,而想效法养志自修、做官不肯过六百石的邴曼容。
杜牧虽然是宰相之孙,但是因为他父亲死得早,又未做大官,所以没有多少遗产。杜牧少年时的经济生活,并不很优裕,上文都叙述过了。他后来虽然中了进士,做官多年,但在长安可能未置田产。当开成三年冬,他由宣歙观察使幕僚内升左补阙时,考虑是否与弟弟杜同归长安,曾有“此即家也,京中无一亩田,岂可同归”的话,可见他在长安附近没有土地。《樊川文集》卷二有《李侍郎于阳羡里富有泉石某亦于阳羡粗有薄产叙旧述怀因献长句四韵》诗,卷四《正初奉酬》诗也有“明时刀尺君须用,幽处田园我有涯。一壑风烟阳羡里,解龟休去路非赊”之句,杜牧在阳羡是置有田产的,大概也不很多。他的经济负担很重,除去供养自己的妻子以外,还要供给罢官闲居长安的堂兄杜慥以及患眼病住在扬州的弟弟杜与李氏寡妹。唐朝自代宗以来,京官俸钱薄而外官俸钱厚。杜牧做刺史时,所得官俸能够供养四处家人,现在调进京来做员外郎,官俸减少,不敷开支。所以杜牧于大中三年闰十一月十四日上书给宰相,请求外放为杭州刺史。这时周墀已经罢相,做宰相的是白敏中、崔铉、魏扶,他们没有允许杜牧的请求。
大中四年夏天,杜牧迁官为吏部员外郎。唐代吏部员外郎有二员,其一掌判南曹,审查每年选人解状簿书、资历考课,杜牧所迁的正是此职,是员外郎中比较重要的。但是杜牧又三次上宰相启,请求外放为湖州刺史。第一篇启中,杜牧首先说明,有人对他说:“吏部员外郎照例不做州刺史,你不可以请求外放。假使已经请求了,千万不要坚持,至于再三。”他说,这是不对的,这是急于进趋之徒自为其说。然后他叙述他的弟弟杜聪明俊杰,非寻常人,不幸失明废弃,穷居海上,只有一兄,仰以为命,复不得一郡以供其衣食与医药,是很可同情的。第二启中谈到自己早衰多病,今年四十八岁,已经耳聋齿落,不敢以寿考自期,愿未死前早得一郡,能求异人术士为杜治病。第三启中写他的病弟孀妹寓居扬州,生活困窘,自己必须以官俸接济,听说今年七月湖州刺史出缺,所以敢启请外放。
这一次杜牧请求出守湖州,连上三启,情辞恳挚。唐朝士大夫做官,重内轻外,以为京官清要,愿做京官而不愿做外官,但是杜牧独以京官而力求外放,他是为的解决经济负担问题,有不得已之苦衷。宰相了解这些情况,所以允许外放他为湖州刺史。
杜牧屡次上书给宰相,请求外放,表面上是提出经济的原因,但是骨子里还可能另有隐衷,就是不满意当时的朝政,觉得在朝也不能有所作为,由上面所提到的《长安杂题长句六首》诸诗可以参悟其中消息。所以当大中四年初秋暑退,杜牧准备到湖州上任去的时候,他到乐游原游赏,作了一首绝句诗,更透露了对时政的不满: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这首诗用笔深婉,宋叶梦得说:“此盖不满于当时,故末有‘望昭陵’之句。”(中华书局影印元刊本《叶先生诗话》卷中)昭陵是唐太宗的坟墓,杜牧诗中说“乐游原上望昭陵”,言外之意,就是认为当时政治不好,不如贞观之世,所以思念唐太宗。
杜牧将赴湖州刺史任时,诗中曾说:“捧诏汀洲去,全家羽翼飞。”(《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又想,将来到湖州之时,黄柑方嫩,紫蟹初肥,正是好季节,而秋兰也正在开放,“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将赴湖州留题亭菊》)。他的心情是相当愉快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