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洛伊德的躺椅与尼采的天空(德奥世纪末的美学景观)
  • 弗洛伊德的躺椅与尼采的天空(德奥世纪末的美学景观)
  • 弗洛伊德的躺椅与尼采的天空(德奥世纪末的美学景观)
  • 弗洛伊德的躺椅与尼采的天空(德奥世纪末的美学景观)
  • 弗洛伊德的躺椅与尼采的天空(德奥世纪末的美学景观)
  • 弗洛伊德的躺椅与尼采的天空(德奥世纪末的美学景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弗洛伊德的躺椅与尼采的天空(德奥世纪末的美学景观)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9.73 3.8折 52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双志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79282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2元

货号31135816

上书时间2024-07-01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导  论 欧洲的“世纪末”潮流与德意志的“特殊道路” / 1
第一章德奥“世纪末”的思想资源:尼采与弗洛伊德 / 37 
尼采作为美学路标的多重影响 / 39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与性欲学说:时代话语 / 67
第二章德奥大都市:现代化体验的文化映射场 / 99 
作为大都市现象的世纪末 / 101
维也纳:守旧与革新的二重奏 / 110 
柏林:新崛起的现代大都市 / 128 
慕尼黑:“熠熠闪光”的波西米亚之都 / 144 
附:格奥尔格及其圈子在德奥世纪末中的特殊地位 / 160
第三章颓废与没落的多重叙述 / 171 
豪普特曼的病态家族 / 177 
安德里安的自恋少年 / 187
托马斯?曼的家族衰落编年史 / 199
第四章情欲书写中的反叛与讽刺 / 215 
硕布施瓦夫斯基的梦幻式狂欢 / 220
“丑闻作家”笔下的性本能与世纪末社会 / 235 
雷文特罗的女性写作 / 262
第五章审美幻境的破灭 / 275 
霍夫曼斯塔尔的唯美批判 / 281
托马斯?曼的美少年死神 / 305
结  语 德语国家的世纪末:一种现代文化形态 / 321
参考文献 / 329 
后记 / 343

内容摘要
在现代文化孕育而生的世纪之末,那些离经叛道的创作者偏爱夕阳西沉时放射出的流光异彩,在爱欲死亡交织的网里寻觅脱离凡俗的异类快感,以人工造就的声色幻象来反抗工业时代与庸众社会的枯索无聊。是一时之势,是一代之才,可追怀,不可追回。
这时势才情,在彼时的欧洲文化空间里,又因流变而多彩。正因为回望容易将那层次丰富的景象看成华丽却模糊的一片,才有必要拨开繁茂的文本丛林溯源而上,看到其中那些曲折与深邃。
德奥的世纪末,在这一片迷离动人的景致中,代表了对反叛再反叛、由忧思推忧思的更深层次。这里有尼采的天空,以生命哲学的寥廓清冷,照见颓废艺术的画地自囚。这里有弗洛伊德的躺椅,以精神分析的犀利敏锐,洞悉情欲与社会之间的纠葛牵动。这里有诗人的感喟,发梦中痴语,又传人间思慕。这里有小说家的描画,描没落之象,而寄嘲讽之识。这里有剧作家的营造,演欲望的起灭,也显幻象的立破。那飞扬动魄的激进美学能量,从其发源地传递至此,改了力道,却也添了向度,依然向外冲击着现代性的桎梏,但也向内反作用于自身而显出审美自省。世纪之末,德奥意蕴,岂止华丽!
本书搁置“世纪末”与“现代主义”概念之间的纠葛,着重揭示从1880年至1910年以现代意识、颓废主题、唯美倾向为特征的“世纪末”美学与现代化进程的密切关联,超越具体流派之争而着眼于整个现代文化的创生机制,从而阐明审美现代性——而非文学史意义上的现代主义——的历史性展开过程。
以欧洲范围的世纪末思潮表现出的共性为出发点,着重研究德奥的世纪末创作者们凭借怎样的思想资源、社会生态和创作手法对世纪末思潮进行了“扩充与改造”。
打破惯用的文学史范畴而侧重于凸显德奥世纪末美学的几个最特色的主题,从而串联起一般会被划分到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托马斯?曼、霍夫曼斯塔尔、弗兰克?魏德金德、施尼茨勒,还有少为人知但以各自的方式展示德奥世纪末诸多奇特面向的德语作家,包括利奥波尔德?安德里安、斯塔尼斯拉夫?硕布施瓦夫斯基、弗兰西斯卡?祖?雷文特罗等。对这些作品的解读也是在扩充我们对德语现代文学发展谱系的认知。

主编推荐
★中国新一代学者,集十八年学力,展现文学研究新面貌。
★好的文学研究首先是好的文学,甚至是纯度更高、密度更大的文学。
★本书搁置“世纪末”与“现代主义”概念之间的纠葛,着重揭示从1880 年至 1910 年以现代意识、颓废主题、唯美倾向为特征的“世纪末”美学与现代化进程的密切关联,超越具体流派之争而着眼于整个现代文化的创生机制,从而阐明审美现代性——而非文学史意义上的现代主义——的历史性展开过程。
★以欧洲范围的世纪末思潮表现出的共性为出发点,着重研究德奥的世纪末创作者们凭借怎样的思想资源、社会生态和创作手法对世纪末思潮进行了“扩充与改造”。
★打破惯用的文学史范畴而侧重于凸显德奥世纪末美学的几个很特色的主题,从而串联起一般会被划分到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托马斯•曼、霍夫曼斯塔尔、弗兰克•魏德金德、施尼茨勒,还有少为人知但以各自的方式展示德奥世纪末诸多奇特面向的德语作家,包括利奥波 尔德•安德里安、斯塔尼斯拉夫•硕布施瓦夫斯基、弗兰西斯卡•祖•雷文特罗等。对这些作品的解读也是在扩充我们对德语现代文学发展谱系的认知。

精彩内容
导论:欧洲的“世纪末”潮流与德意志的“特殊道路”在欧洲文化史与文学史中,“世纪末”(findesiècle)一词有着奇特的魅力,既包含着沉郁低回的哀叹伤感,又暗示着绮丽诡谲的个性张扬,凝聚了一个特殊历史时刻的心理动能与美学刺激,或可视为现代文化在审美层面上的最初图式之一。这个图式在文学文本中的一个经典显象,出现在下面这段对话里:“当然是这样,亨利勋爵。要不是我们女人爱你们的缺点,你们不知会落到怎样的田地。你们一定谁也娶不到老婆。你们会变成一群可怜巴巴的光棍。不过,尽管如此,你们也不会有多大改变。如今有家室的人生活都像光棍,而光棍反倒像有家室的。”“这就叫做世纪末(Findesiècle),”亨利勋爵咕哝了一句。
“这叫做世界的末日(Finduglobe),”女主人作了修正。
“但愿是世界的末日,”道连感慨地叹道。“生活太令人失望了。”这段对话出自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这部作品最初发表于1890年,在1891年以修订后的小说形式出版,以美男子道连?格雷追求不受道德伦理束缚的享乐生活为核心情节,“深入发扬了艺术高于生活的颓废理念”,向来被视为颓废-唯美派的里程碑式杰作。在上文中,“世纪末”与世界之终结相连缀,被两位贵族用来描述颠倒的情爱婚姻关系,带有玩世的戏谑腔调,展示着当时正流行于沙龙的感伤姿态。不过,世纪末对于这部小说来说,不仅仅是个时髦的沙龙词汇,更标示出一种富于挑衅意味的生存方式,一种非道德的价值取向,一种着力于感官刺激的文学想象。而这种想象,是从另一个文本移植而来。道连?格雷在亨利勋爵的指点下潜心阅读一本“黄封面的书”,从而迈入了文字构造出的感官幻境:他从来没有读过这样一本奇书。他觉得,仿佛全世界的罪恶都穿上了精美的衣服,在柔美的笛声伴奏行默默地从他面前一一走过。凡是以前他曾迷离恍惚地梦见的事物,一下子都变得十分真实,而他连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事物,也逐渐显露出形象。[……]这是一本有毒的书。似乎书页上附着浓郁的熏香,搅得人心神不安。道连一章又一章地读着,词句的抑扬顿挫、音韵的微妙变化,好像充满了复杂的叠句和乐章,巧妙地一再出现,在他的头脑里形成了一种幻想曲,一种梦幻病,使他昏昏然竟不知夜之将临。 这本让美男子道连神魂颠倒并奉为人生指南(“那个独特的巴黎青年,在道连心目中成了他自己的原型,而整个这本书所讲的就好像是他自己一生的故事”)的小书,是真实存在的一本小说。这便是法国作家若利斯?卡尔?于斯曼(Joris-KarlHuysmans)在1884年发表的《逆流》,“一整个时代的圣典”,“史上最重要的颓废之作”。在这部小说里,于斯曼描写了离群索居的贵族德赛森特(DesEsseintes)如何通过珠宝饰品、花卉、文学、绘画、家居装置以至情色回忆或幻想来构造一个充满感官刺激和奇异趣味的私密生活空间,充分呈现了离经叛道的颓废风格。对精微、怪异、惊世骇俗的审美体验的偏好,无疑是世纪末美学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王尔德笔下的主人公便追随德赛森特而投身于这样的审美体验,并以自身的不变美貌去获取不可穷尽的享乐资源,力求彻底摆脱“令人失望的生活”也即庸常生活的束缚,将世纪末的感时伤怀转变为了世纪末的及时行乐,直至最后罪行败落而以老丑的模样死于自己的画像下。王尔德因而以这个带有哥特风格的童话故事进一步发挥了于斯曼的颓废风格,并且加入了另一重生活与艺术对立的寓意与英国特有的纨绔风尚。反抗市民价值观的法国“逆流”经此改造之后,在英国也激起了经久不息的波澜。
值得注意的是,《逆流》这部小说本身也在文本内部直接追溯了“颓废派与唯美主义的异类传统”。在书中第十四章,德赛森特评点了他所钟爱的同时代法国作家,尤其是龚古尔兄弟、福楼拜、魏尔兰与马拉美,并由此追溯了波德莱尔和爱伦?坡,并将之类比于古罗马帝国衰败时期的颓废作家。于斯曼通过描写自己的主人公与这些作家的意趣投合,实际上坦然承接了这一条文学脉络,并借机表明了自己所属的这一派颓废文学的特殊品质:确实,一种文学的颓废,因思想的老迈而衰弱,因句法的滥用而疲竭,无可救药地伤害了其肌体,它只对那些是病人发烧的好奇心敏感,然而却在没落过程中急于表达一切,执意弥补所有被遗漏的享乐,并在弥留之际遗赠最微妙的痛苦回忆,它以最浓缩和最精美的方式,体现在马拉美身上。
这就是波德莱尔和坡的精髓,被推向表达的顶峰;这就是他们细腻和强大的精华养分,还在蒸馏出来,散发新的香味,带来新的陶醉。 在颓废 之中感受到奇异之美,这实际上宣告了一种新的美学范式的产生。波德莱尔和坡在此被并列为该范式的初创者,这并非于斯曼个人的联想。1857年,波德莱尔正是在《再论埃德加?爱伦?坡》的文章里旗帜鲜明地推出了为“颓废文学”辩护的美学主张。他将符合传统美学典范的作品比作无趣的村妇,而将富于现代气息的所谓颓废文学比作如此一位美人,“衣着的全部表现力和她的深刻而原始的魅力结为一体,举止自若,自觉而自制,说话的声音仿佛一件调好的乐器,目光中充满了思想,流露的都是它愿意流露的东西。”接着,他又借用夕阳的比喻来描绘将颓废作为美感来源的特殊美学倾向:在这奄奄一息的太阳的变幻中,某些富有诗意的人发现了新的快乐:他们发现了耀眼的柱廊,熔金的瀑布,火的天堂,忧伤的光辉,悔恨的快感,梦幻的一切魔力,鸦片产生的一切回忆。在他们眼中,落日的确是一个充满了生命的灵魂的譬喻,它没入天际,却奉献出大量的思想和梦幻。 波德莱尔取道颓废的刺激以追求诗歌独立价值的美学主张和他通过诗集《恶之花》所进行的相应的文学创作实践,标志着十九世纪中期的浪漫主义发展到了一个特殊的高峰阶段,诗歌及文学与追求真与善的道德伦理要求脱钩,另类的审美领域如邪恶、死亡、迷醉和不羁的情欲成为歌咏的对象。这当然只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众多面向之一,但却是极有冲击力与现代美学意义的一个面向。波德莱尔正是以此成为世纪末美学的重要先驱,他对市民道德及其审美趣味的藐视,对另类之美与艺术幻境的探索,对诗歌形式的独立价值的强调,几乎已经构成了世纪末一代诗人和作家从事类似创作的基本框架。不过,波德莱尔所走的美学道路,也正是要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应和着文艺界弥漫的末日情绪,才会格外受人青睐和追随,继而发展为一场席卷欧洲的美学运动。
法国作家与诗人当然是波德莱尔及其盟友——提倡“为艺术而艺术”(l’artpourl’art)的泰奥菲尔?戈蒂耶(ThéophileGautier)的直接传人。从1880年开始,不仅有于斯曼、魏尔伦、马拉美这样的杰出诗人和小说家为世纪末美学贡献出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诸多作品,进一步释放了挑战市民道德伦理的美学叛逆的潜力,而且以小众杂志为主要阵地的颓废派亚文化也迅速崛起。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安纳托?巴茹(AnatoleBaju)于1886年创办的《颓废派》杂志,该杂志后更名为《颓废文艺》,维持到1889年。撰稿人包括魏尔伦、让?洛兰(JeanLorrain)、拉希尔德(Rachilde)等美学倾向一致或接近的颓废派作家。此外,作家茹维诺(F.deJouvenot)和米卡(H.Micard)在1888年首演的四幕剧径直以“世纪末”为标题,体现了这一概念此时在文艺界的流行。巴茹在他的《致<颓废文艺>读者》一文中明确将世纪之末的危机感与对社会变迁的敏锐感知视为颓废文学兴起的直接原因:宗教、道德、法律,一切都在颓败,或者不如说:一切都在经历无可逆转的变革。
社会在一个文明的侵蚀作用下瓦解四散。
现代人是一个餍足者。
欲望、感受、品味、奢侈、享乐的精细化;神经官能症、歇斯底里症、催眠、吗啡瘾、科学骗局、无以复加的叔本华主义——这都是社会剧变的先兆。
尤其语言中出现了这变化的最初症候。
新的需求对应于新的理念,微妙而精细分化以至无穷。所以才有必要创造前所未闻的词汇来表达如此一种情感和生理感受的复杂性。
[……]我们将成为一种理想文学的先锋,隐秘的类型变化的开路人,这一变化将冲刷掉彼此叠加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简而言之,我们将成为马赫迪,永远地呼喊出已提纯为仙药的信条,已提炼成精华的高贵词语:胜利的颓废主义。 正如意大利学者马里奥?普拉茨(MarioPraz)所言,“波德莱尔只是撒播了食肉的、奇异的、腐烂的热带植物的种子,这些种子在世纪末的暖房气候里发育至鲜花绽放。”在十九世纪走向终结之际,敏感的诗人与作家感受到的是旧时代、旧社会、旧体制和旧文学的终结,因而会在他们认为已失效的古典理想与道德律令之外追求新的词汇、新的意象和新的风格来表达此时更趋精细复杂的内心世界。在此过程中,波德莱尔所宣扬的具有反叛性的另类之美,他在颓亡和病态中发现的奇异魅力,成为了这种审美追求的核心要素,演化为了盛行一时的文艺气象。而这种气象也迅速北移,跨过了英吉利海峡,催生出了一个“黄色的九十年代”(theYellowNineties)。
英国的所谓“维多利亚时期的世纪末”(Victorianfindesiècle)其实并非毫无本国诗学思潮的传承。尤其是十九世纪中期的拉斐尔前派的美术改革运动和牛津大学沃尔特?佩特(WalterPater)以《文艺复兴》为代表的美学理论著作都为唯美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不过,要到十九世纪最后十年,作为对维多利亚时期严苛的道德风尚的反叛,唯美主义与颓废文艺才真正风起云涌直至蔚为大观。与法国类似,这一文艺热潮的一个鲜明标志也是杂志:发行于1894年至1897年的插图文艺期刊《黄面志》(TheYellowBook)被视为“这一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先锋杂志”,“体现了颓废与唯美的核心品质”。为该杂志撰稿的有当时已经成名的乔治?埃杰顿(GeorgeEgerton)、亨利?詹姆斯(HenryJames)、乔治?穆尔(GeorgeMoore),也有后来声名大振的诗人叶芝(W.B.Yeats)和科幻作家威尔斯(H.G.Wells)。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为《黄面志》担任美术编辑并为其创作了大量插画的奥伯利?比亚兹莱(AubreyBeardsley),其创作的黑白插画以华丽、怪诞、邪魅的风格奠定了《黄面志》的公众形象。王尔德虽然不是《黄面志》的撰稿人,但是却与这本杂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毕竟他笔下的道连?格雷所读的《逆流》就是一本“黄封面的小书”。恰恰也是这本杂志,显示了法国的世纪末风潮对英国文艺界的决定性影响。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斯坦利?温特劳博(StanleyWeintraub)所言,“《黄面志》的颜色是‘黄色九十年代’的一个恰切反映,在这十年里维多利亚主义在文艺风尚中逐渐让位于摄政时期的态度与法国的影响;因为黄色不仅仅装点了臭名昭著、纨绔风盛行的前维多利亚的摄政时代,也是据说邪恶与颓废的法国小说的装饰色彩。”而英国唯美-颓废文学运动中的一员力将,亚瑟?西蒙斯(ArthurSymons)就曾以龚古尔、魏尔伦、于斯曼为范例来向英国文坛介绍“文学中的颓废运动”,并且从文学风格的角度对文艺上的颓废概念进行了鉴别:......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