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一部:兵临城下(1942.4—1942.8)修订版
  • 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一部:兵临城下(1942.4—1942.8)修订版
  • 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一部:兵临城下(1942.4—1942.8)修订版
  • 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一部:兵临城下(1942.4—1942.8)修订版
  • 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一部:兵临城下(1942.4—1942.8)修订版
  • 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一部:兵临城下(1942.4—1942.8)修订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一部:兵临城下(1942.4—1942.8)修订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1.61 3.4折 14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 戴维·M.格兰茨, (美) 乔纳森·M.豪斯

出版社台海

ISBN9787516811511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49.8元

货号30594211

上书时间2024-06-30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无论从什么角度评论,斯大林格勒战役都是二战中甚至人类战争史上惨烈的战役之一。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估计约两百万人。在战役中红军战士的平均存活时间不超过24个小时,军官也只有三天。“斯大林格勒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杀人炉灶……这里的街道不再是用米来计算,而是用尸体来计算。”无数的苏联士兵从废墟中冲出来,给入侵德军致命的一击……对于斯大林格勒战役,已有数种语言、数百万文字加以阐述,市场上为何需要另一本“斯大林格勒著作”?
1.详细介绍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包括德军1942年的作战行动以及苏军对此的应对。与普遍观点截然不同的是,这场战役开始的目标并非斯大林格勒;事实上,德军起初的作战命令只是稍稍提及这座城市,甚至在斯大林格勒争夺战引起关注后,德国人依然坚持夺取高加索油田是其原定目标。只有从整体上审视这场战役,才能在正确的背景下理解斯大林格勒争夺战。
2.现有的著作主要侧重于斯大林格勒的战斗,并未详细研究德国第6集团军进军斯大林格勒途中复杂、艰巨的战斗,以及其侧翼接连不断的激战,特别是发生在高加索、沃罗涅日和勒热夫地区的战斗,而这些,对战役的结果至关重要!
3.参考了过去被忽略的资料(如内务人民委员部的记录,及其他大量苏方的解密文件),并大量使用了一手文件,包括红军总参谋部、德国第6集团军和苏联第62集团军的官方记录,细述了一连串鲜为人知的激战。提供了以前没有的细节、新观点,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评价将取代过去关于此战的历史记述。

目录
“东线文库”总序
前言
序言 沿着苏哈亚韦列伊卡河,1942年7月23日
第一章 德国军队
第二章 苏联红军
第三章 开端,1942年4—6月
第四章 突击和反突击,“蓝色1号”,1942年6月28日—7月12日
第五章 “蓝色2号”行动,1942年7月9日—24日
第六章 德军挺进顿河大弯曲部,1942年7月23日—31日 
第七章 顿河大弯曲部战役的尾声,1942年8月1日—19日
第八章 德军挺进伏尔加河,1942年8月20日—9月2日
第九章 侧翼的战斗,1942年7月25日—9月11日
第十章 结论:德军的战略失误
参考资料
附录

内容摘要
\\\\\\\"苏德军队在斯大林格勒的激战是一场规模大较量,这场战役既是二战的转折点,也是这场战争的威力及破坏的象征。不过,尽管历史学家们对这场史诗般的战役投以诸多关注,但其中仍有误解和未解之谜——而戴维·格兰茨,现在将其逐一解开。
格兰茨杰出的《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一部》使用了过去被忽略的资料来源,决定性地阐述了东线这场标志性战役的开始阶段。他梳理了双方的每日官方记录(包括红军总参谋部、内务人民委员部、德国第6集团军和苏联第62集团军),撰写出一部具有前所未见的细节和全新诠释的著作。乔纳森·豪斯是一位专注于20世纪战争的作家,他以额外的文字和见解大大强化了格兰茨的描述。
希特勒开始的目标并非斯大林格勒,而是该城南面的高加索油田,因而将他的“南方”集团军群一分为二,一部夺取位于侧面的斯大林格勒,另一部占领油田。格兰茨揭示出斯大林对此的应对,他命令红军奋起抵抗不得后撤,这引发了一连串鲜为人知的激战,德军尚未到达斯大林格勒,便在这些战斗中遭到严重消耗。格兰茨指出,尽管前进中的德军基本上歼灭了苏联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的有生力量,但苏军不断发起反击,阻止德军的推进,其激烈度远超世人所想,后在斯大林格勒门前挡住了德军的攻势。
这部全新、令人大开眼界的著作以及后续两部(《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二部决战:苏德战争1942年9月—11月》《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三部最后的较量第一册:苏德战争1942年11月》《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三部最后的较量第二册:苏德战争1942年12月—1943年2月》)将大大更改并拓展我们对这场尘封的世纪之战的理解。\\\\\\\"

精彩内容
尽管希特勒精心策划了“蓝色”行动,但从一开始,德国人便重复了1941年经历过的胜利和失败——其原因也如出一辙。德军再度达成战略突然性,这一次,他们扑向高加索的经济资源,而非政治中心莫斯科。近期重建的德军装甲师再次隆隆向前,对苏军貌似强大实则虚弱的抵抗发起打击。可是,虽然德军起初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面对漫长的征途和苏军不断加强的抵抗,德军越来越难以维持其进攻势头。因此,到7月末,德军又一次像1941年那样,展开间歇性推进。
但除此之外,德军在1942年进军期间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其脆弱的左翼。A、B集团军群向顿河、伏尔加河、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地区的快速推进无情地拉伸着侧翼的长度。另外两个因素使这个固有、艰巨的问题变得复杂起来。第一,红军的质量远远优于1941年,1942年继续得到快速改善。相比之下,德军没能彻底弥补1941年间人员和装备遭受的损失,因此,“蓝色”行动发起时,德军未做到齐装满员。第二,面对德军出色实施的闪电战,尽管一些经验不足的苏军部队被打垮,但另一些部队的表现可圈可点。实际上,苏军士兵和部分指挥员令人惊叹的作战能力是造成德军先遣部队某些时候进展缓慢、无法像去年那样俘获大批苏军士兵的主要原因。上至集团军群司令,下到普通士兵,战场上的德国人都知道,苏军不断发起反突击,经常给德军造成严重伤亡。因此,1942年11月,第13装甲师被包围在奥尔忠尼启则西面的吉泽利(Gizel),第6集团军被困于斯大林格勒之前很久,一些苏军精锐部队和指挥员便已证明他们有能力对德军构成威胁。
苏军不断增强的作战效能经常被希特勒和他身边的军事顾问忽视,他们不断提出尖刻的批评,申斥德军战地指挥官进展缓慢、没能歼灭苏军重兵集团。因此,苏军的防御虽说参差不齐,有些时候极不熟练,但还是迟滞了德军的推进,并使希特勒对麾下的将领失望不已,最终与他最具经验的战地指挥官们分道扬镳。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希特勒和博克还是认为“蓝色1号”行动大获全胜。3个装甲军发起进攻后,“魏克斯”集团军级集群和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在15天内向东推进了200公里,一举粉碎西南方向总指挥部的防御,包围并歼灭布良斯克方面军第40集团军和西南方面军第21集团军的大部,夺取了位于沃罗涅日地区和沿顿河西岸的既定目标。冲向沃罗涅日的途中,魏克斯和保卢斯的部队歼灭了苏军的6个坦克军、600余辆坦克,逼近该城后,又击溃苏军坦克第5集团军(600多辆坦克),并在该城东面和西北面9天的激战中,使苏军的另2个坦克军陷入困境。
苏军猝不及防,再加上通信中断,戈利科夫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和铁木辛哥的西南方面军没能做出迅速应对,赶在德军夺取预定目标前避开初期的灾难并稳定态势。沃罗涅日地域的新威胁刺激了斯大林,他做出积极应对,首先命令前线部队沿连贯的防线实施坚决抵抗,不得将阵地丢给德国人,随后又投入新组建的坦克第5集团军以及预备队第3、第5、第6、第7集团军,遏止德军的推进,并以强有力的反突击击退对方。但是,影响到下级指挥部门的指挥控制问题,同样使他无法及时做出部署,挽回已造成的损害。
虽然德军赢得了胜利,但沃罗涅日地域的激战给希特勒造成一种新的困境。首先,元首要求魏克斯和保卢斯完成“蓝色1号”行动所规定的合围。但与此同时,他又坚持要求“南方”集团军群(现已分成博克的A集团军群和李斯特的B集团军群)按计划发起“蓝色2号”行动。沃罗涅日地域的“分散兵力”令希特勒深感不耐烦,他命令博克将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的主力从该地区腾出,以便与A集团军群的第1装甲集团军相配合深入顿巴斯地区,完成第二场合围。
在速度和深度方面,德军在“蓝色2号”行动期间的推进与“蓝色1号”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不到一周时间,两个集团军群推进中的铁钳几乎夹断了西南方面军第21、第28、第38集团军和南方面军的第9集团军,包围并歼灭了顿巴斯地区的大部分苏军(如果不能说全部的话)。又一次手忙脚乱的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两个方面军辖下的各集团军——已获得第57和第24集团军的增援——沿莫斯科规定的连贯防线,继续守卫顿巴斯东部地区。可是,B集团军群第4装甲集团军辖下的第40装甲军绕过罗索什和米列罗沃地域,切断了西南方面军第28、第38集团军向东后撤的道路,这主要是因为苏军最高统帅部的坚守令所致。与此同时,第1装甲集团军辖下的第3、第14装甲军向东突击,攻向伏罗希洛夫格勒北面,迫使南方面军第9、第37集团军向东退却,混乱不堪地逃往米列罗沃以南地域。
这场灾难后,斯大林以西南方面军的残部组建起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并将第62、第63、第64集团军纳入其中,以该方面军掩护斯大林格勒接近地。他指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沿顿河和奇尔河设立防御,特别是在顿河大弯曲部。与此同时,斯大林命令马利诺夫斯基的南方面军救援被困于米列罗沃地域的部队,并据守从米列罗沃南延至罗斯托夫的防线。但德军的迅速推进使这些措施未能奏效。由于无法突围并加入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第28、第38、第57集团军的残部只能向东逃窜,渡过顿河,下南方面军支离破碎的第9、第24、第37、第12、第18、第56集团军,在北高加索方面军第51集团军的支援下,守卫米乌斯河防线和罗斯托夫接近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