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棠花开(新时代新作品当代文学名家中短篇小说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海棠花开(新时代新作品当代文学名家中短篇小说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6.13 3.4折 4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晓升|

出版社浙江教育

ISBN9787572269790

出版时间2024-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1994921

上书时间2024-06-30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杨晓升,男,广东省揭阳市人。资深编审,原《北京文学》社长兼执行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著有长篇报告文学《失独,中国家庭之痛》等各类作品数百万字。长篇报告文学《只有一个孩子——中国独生子女意外伤害悲情报告》获2004年“正泰杯”中国报告文学奖和第三届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国科技忧思录》获新中国六十周年全国优秀中短篇报告文学奖,《失独,中国家庭之痛》获首届浩然文学奖近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身不由己》《日出日落》《寻找叶丽雅》,散文随笔集《人生的级别》。中篇小说《龙头香》获第二届“禧福祥杯”《小说选刊》最受读者欢迎小说奖。

目录
海棠花开
从沂蒙到上海的距离
阴差阳错
教授的儿子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新时代新作品当代文学名家中短篇小说集系列之一,是作者杨晓升的中短篇小说集,书中人物总是被置于两难的尴尬处境而无法自拔,作者由此挖掘其中的人性内涵和精神价值。其选材的人民性非常鲜明:一
是关注当下,有充分的现实感;二是严格遵循生活内在的逻辑,具有强烈的真实性。作品可读性、现实感和人文关怀色彩强烈,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读者。

精彩内容
 海棠花开
第一章赵家兄弟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也是一对邻居,他们共同居住在京城海淀区的一
座小四合院里。
小四合院紧邻某大学校园,是京城典型的房型: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卧砖到顶,起脊瓦房。北房三间,正房居中,左右两侧各有一
间耳房。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三间。院的大门开在正南方向的东侧,不与正房相对。据说这是根据八卦的方位,正房坐北为坎宅,如做坎宅,必须开巽门,“巽”者是东南方向,相传在东南方向开门财源不竭、金钱流畅,所以要做“坎宅巽门”为好。
小四合院的主人是否财源不竭、金钱流畅,暂且不表。院里的环境倒确实令人心旷神怡:院内宽敞,庭院中莳花置石,东西对称各长出一棵枝叶茂盛的海棠,树冠已直追房顶。中央石凳之上摆放着数盆石榴盆景。紧挨盆景的南侧,是一口酱色大陶瓷缸,缸里养有金鱼数尾,寓意吉利。此刻透过清澈的水面,可见缸里的金鱼
,正在清澈的水里悠然自得,悠哉游哉,好不惬意。
总而言之,这小四合院无论结构还是院内环境,都是十分理想的居所。相对封
闭的宅院,对外只有一个巽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挡住了院外的嘈杂与喧闹。院内空间开阔,绿树掩映,草木葳蕤,鲜花芬芳,生机盎然。这怡人美好的院内生活空间,好比一座露天的大起居室,把天地拉近人心,也
难怪这样的四合院古往今来为老北京人所喜爱。假若是一家人独居四合院,在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不亦快哉!
小四合院原本确是一家独住,即赵家,但那是赵家前辈赵老太爷和赵老太太的。赵老太爷是毗邻这座四合院的那所知名大学的历史系教授,赵老太太则是纯粹的家庭妇女。民国初年,赵老
太爷靠着自己的勤奋,用十
几年的积蓄置下这座小四合院,夫妇俩春风得意地住进了院里,开始安居乐业。虽然四合院里像世俗惯例那样种着石榴,象征多子多福、
全家团聚,虽然赵老太爷那时也还是年富力强的赵教授,和自己年轻的妻子恩爱有加亲热备至,但瘦小的赵老
太太那时候肚子就是不怎么争气,她先后怀了四胎,可要么中途流产,要么孩子生
下来不久夭折。及至第五胎,夫妻俩从一开始便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还问诊中医大师,百般调理细心保胎,费尽周折,总算大功告成,而且不生则已,一生就是一
对双胞胎,即眼下这座小四合院的主人大赵和小赵。虽说他俩被当初的赵老太爷和赵老太太称作大赵小赵,但事实上这对赵家兄弟可是实打实同一天从同一个娘胎里钻出来的,先后相差不到一
个时辰。先从娘胎里挤出来的那位被称为大赵,后出来的自然就成了小赵。
按说,赵家的四合院里同样按北方风俗种着两棵海棠,而且两棵海棠也长得蓬蓬勃勃、枝繁叶茂。海棠是四合院中北京人祖祖辈辈最
爱栽种的风水植物,取其一
年花开四季的喜庆,象征家庭和和美美。
可人不随树愿。不知怎么的,赵家的这对兄弟自打离开娘胎便成了冤家。打小的时候,兄弟俩不停打闹甚至打架,碰到好吃的好玩的,他俩总是争先恐后,你争我夺,各不相让。并非赵教授夫妇缺少教养,孩子打小的时候夫妇俩就教导这对双胞胎儿子背《三字经》、读《弟子规》,还反复给这对双胞胎儿子讲孔融让梨、孟
母三迁、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向他们传递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千古美德,教导他们要相亲相爱、互助互让,要把心思用到学习上。可赵家兄弟就像顽石两枚,《三字经》背是能背,《弟子规》读是读了,仁义礼
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道理,兄弟俩也都懂。可一旦遇到具体事情,甚至只是生活琐事,兄弟俩该不让还是不让,该打的时候还是要打。
赵教授夫妇为此可谓伤透了心,苦恼不已。研究并教授了数十年历史的赵教授始终也闹不明白,莫非“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真是人的天性、宇宙的绝对真理?
赵教授况且如此,本就没太多文化的赵夫人,对此更是无可奈何了。每每见到这对兄弟打架,生性温和的赵夫人只得急急地抓起赵教授上课时用的教鞭,以打代教,边打边教训。她打大的便对大的说:“你大没大样,你就不知道这世上的人大的都要让着小的吗?”她打小的会边对小的嚷:“他是你哥,你怎么就不知道要尊重你哥?”对于母亲的管教,兄弟
俩谁都不买账,也不服气。
大赵据理力争:“我怎么是大的了,我和他同岁,怎么就得让他了?”小赵则反唇相讥:“我与他同岁,他怎么就成哥了,他都没个好样,我尊重他个屁呀!”兄弟
俩轮番说出的话,时常让赵母目瞪口呆,举着的教鞭无力地垂了下来,接着是唉声叹气,暗自抹泪。静夜里,与丈夫赵教授同床共枕时,她时常私下抱怨:“真气死我了,早知生的是一对孽种,还不如不生呢!”这时候赵教授却一如既往地安抚妻子:“别担心……毕竟……他俩还小,或许……长大了……懂事了,也就好了。”日出日落,月缺月圆。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