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词汇通史(西汉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汉语词汇通史(西汉卷)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5.09 3.1折 48 全新

库存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丁雪妮|编者:杨端志|责编:章华荣//张弛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

ISBN9787550035928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1974553

上书时间2024-06-30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主编:杨端志,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山东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学科点学术带头人,山东省汉语言文字学强化重点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985工程“汉语与汉语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兼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通信评委,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通信评委,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委,山东省国外语言学会符号学学会会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学术委员等。出版专著《训诂学》《文言文基础知识》《汉语史论集》等20部(含合著),发表论文《周易古经韵考韵读》《论词义与词的区别》《试论确定汉语词的原则》《“误读”与新义》等70余篇。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汉语词汇通史”、教育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周易》语言学研究”等19项。曾获省部级等各类奖项20余个,其中《训诂学》获多个奖项的一等奖。
著者:丁雪妮,女,1979生,山东青岛人。山东大学文学院汉语史专业博士,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汉语词汇史、现代汉语语法。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1项,主持青岛市“双百调研工程”课题1项。另外,在多家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凡例
绪论
第一章  承古词、承古义
  第一节  承古词、承古义的历史层次
  第二节  承古词的类型(基本词汇、一般词汇)
第二章  西汉标志性新词语场
  第一节  反映西汉政治的标志性新词语场
  第二节  反映西汉经济的标志性新词语场
  第三节  反映西汉社会生活的标志性新词语场
  第四节  反映西汉文化思想的标志性新词语场
  第五节  西汉标志性新词语场的特点
第三章  西汉单音节新词
  第一节  反映西汉新生事物与概念的新词
  第二节  反映西汉以前旧有事物与概念的新词
  第三节  西汉单音节新词的特点
第四章  西汉双音节新词
  第一节  联合式双音词
  第二节  偏正式双音词
  第三节  支配式双音词
  第四节  主谓式双音词
  第五节  补充式双音词
  第六节  附加式双音词
  第七节  重叠式双音词
  第八节  双音节单纯词
  第九节  其他类型的双音词
第五章  西汉多音节新词
  第一节  三音节新词
  第二节  四音节新词
第六章  西汉简帛新词、新义
  第一节  西汉单音节词简帛新义
  第二节  西汉多音节简帛新词
第七章  西汉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
  第一节  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研究现状
  第二节  以动词性语素为核心的语义隐含成分
  第三节  以名词性语素为核心的语义隐含成分
第八章  西汉新词构词语素语法性质的变异
  第一节  构词语素语法性质变异类型
  第二节  西汉新词构词语素语法性质变异原因
第九章  消亡词、消亡义
  第一节  消亡词
  第二节  消亡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汉语词汇通史·西汉卷》是多卷本《汉语词汇通史》中的分卷。《汉语词汇通史》是我国第一
部多卷本汉语词汇通史,主要根据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内因、外因和事实,把自西周至民国的词汇史分为15个共时系统,详细描写各个共时词汇系统中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新质要素的成长,旧质要素的传承、消亡,建构较全面的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通史系统,深度揭示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规律。《汉语词汇通史》站在发展的立场上,认为一个共时系统的词汇,包括承古要素、新质要素、消亡要素,而新质要素是重点,新质要素中特征要素是重中之重,突出描写各个时期的特征词汇和特征词汇场;汉语词汇史上下3500年,涉及文献13666种,关于词汇共时系统怎样描写,历时系统怎样解释,承古要素、新质要素和消亡要素及其类型和层次如何分析等理论问题、方法论问题,都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主编推荐
《汉语词汇通史》首次利用《汉语大词典》并纠正补充其不足,对汉语史全部 37 万多个词进行研究,研究到的词汇量之多、之全,靠前,使《汉语词汇通史》提前出现数十年,同时抓住词汇随社会而变的社会性本质和朝代因社会巨变而更替的特点,把词汇史大致按时代分为 15 个时期,突破了四分法时代过长的局限,更符合词汇发展实际情况。该书是我国目前规模优选、内容最全面的一部词汇通史,同时也是我国词汇史研究的第一部,历史阶段划分方法和各卷的内容、框架是更是全国首创。

精彩内容
 “在三千多年的汉语发展过程中,到底逐渐积累了的是一些什么新质要素,逐渐衰亡了的是一些什么旧质要素?能答复这个问题,就是研究了汉语的历史。”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发展变化的速度是不一致的,在这三者当中,语音和语法变化较慢,词汇变化最
快。词汇是随着人类历史的推进、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旧词不断消亡,同时新词也不断产生,旧义不断消亡,新义又不断产生。研究汉语词汇史就是要探索汉语词汇变化发展的规律。“我国现有文献中,就研究汉语词汇史来说,《汉语大词典》是最方便最有效的一部书。”利用《汉语大词典》,“进行专书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新词新义和旧词旧义消亡的研究,进行断代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新词新义和旧词旧义消亡的研究,就一
定能获得全面的新的汉语词汇史的面貌”。
秦兼并六国,建立了统一的高度中央集权国家,秦的统一带来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与融合。然而秦朝前后仅十五年,在历史上还没来得及充分发挥作用就被西汉取代。西汉继承并进一步完善了秦制,积极
推行了休养生息政策,政治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文化学术活跃,对外交往扩大,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统治。
西汉自建立至灭亡,前后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时间。
在这两百多年间,西汉继承了前代旧词,产生了大量的新质要素,同时也衰亡了一些旧质要素。因此本书研究产生于西汉之前,消亡于西汉之后的西汉承古词、承古义;在“西汉新词语料库”的基础上,对西汉新词进行全面系统的共时描写,并通过与先秦时期、西汉之后汉语词汇的对比,从历时发展的角度揭示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规律,进而探索西汉词汇面貌的成因;同时本书在“西汉消亡词语料库”的基础上,对西汉消亡词、消亡义进行描写与探究。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在目前,我们对汉语发展历史的了解是不清晰、
不全面的。不清晰,指的是在不少问题上,只了解一个模糊的轮廓,而缺乏建立在对大量语言材料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确切结论。不全面,指的是在汉语史研究领域
里还有许多空白。”“对汉语史的研究应脚踏实地从根本做起……将这些专书的语言现象弄清楚了,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语言面貌就有了比较具体的了解。再把各个历史时期联系起来,就能比较全面的(而不是片断的)、
比较清晰的(而不是模糊的)勾画出汉语历史发展的轮廓。”研究汉语词汇史就要把自殷商、西周、东周、西汉、东汉等一直到现代每个历史时期的词汇面貌清楚地描绘出来,做好断代词汇史研究。“静态的研究对汉语史来说是必经的阶段,但是单靠静态的研究并不能达到建立汉语史的目的。”因此,除了进行静态描写,还要
将静态描写的语言现象向上探源,向下溯流,进行历时比较,揭示汉语词汇史的发展规律。断代词汇研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基础,研究意义重大。
西汉上承先秦,下启中古,是汉语发展史的重要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