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心理之谜(全4册)
  • 儿童心理之谜(全4册)
  • 儿童心理之谜(全4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儿童心理之谜(全4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97.7 7.2折 136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贝蒂·德·蒂埃里(Betsy de Thierry)|译者:姚小菡,向隽,刘艳君

出版社人民邮电

ISBN9787115566829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36元

货号31267759

上书时间2024-06-29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英]贝琪·德·蒂埃里(BetsydeThierry)贝蒂·德·蒂埃里养育了四个男孩,她是一位心理治-疗师和小学教师,还是创伤康复中心(TraumaRecoveryCentre)主理人、儿童创伤康复研究院(InstituteofRecoveryofChildhoodTrauma)院长。她创办了多家慈善机构,直接向有困难和经历困扰的家庭提供帮助。她是BdTLtd公司的CEO,负责心理创伤治-疗的培训、 咨询及管理工作,为英国各地与儿童一起工作的人提供专业的帮助。

目录
《依恋,如何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第 一章 什么是依恋  //  001
依恋的定义    //  003
情感纽带    //  007
共同调节    //  010
安全空间    //  014
当依恋关系出问题时    //  018

第二章 依恋与脑科学  //  021
生理反应    //  023
催产素的作用    //  027
依恋关系的破裂与修复    //  030

第三章 依恋关系和依恋行为  //  033
依恋的四个阶段    //  036
情感共鸣    //  038
如何加强与孩子的依恋关系    //  040
依恋的类型    //  043
不健康的依恋行为    //  046
如何发展健康的依恋行为    //  050

第四章 父母对依恋关系的影响  //  053
焦虑型父母    //  056
控制型父母    //  057
专制型父母    //  060
情感缺席型父母    //  061

第五章 依恋创伤  //  065
忽视和虐待对儿童的影响    //  068
如何帮助儿童建立安全感    //  073

第六章 如何帮助儿童治愈依恋创伤  //  077
成年人的关键人格特征    //  080
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    //  083
把儿童放在心上    //  085
保持冷静和接纳    //  087
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  090
自我照顾    //  092

第七章 如何与儿童建立积极的关系  //  095
帮助儿童发展友谊    //  097
与儿童建立积极的关系    //  100
把消极信念转变为积极信念    //  104

《敏感小孩,如何养育更科学》
第 一章 敏感小孩什么样  //  001
被塞在“盒子”里的小孩    //  005
深刻的感受能力    //  010
培养敏感小孩的心理韧性    //  014

第二章 敏感男孩有什么不同  //  017
“男孩就该这样”    //  019
敏感男性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  023
什么是“男子气概”    //  024

第三章 格格不入的感受  //  029
言语对敏感小孩的影响    //  031
儿童对情感联结的需求    //  034
创造力与归属感    //  037

第四章 敏感小孩如何保护自己  //  041
穿上盔甲    //  044
封闭自己    //  046
敏感小孩如何才能重获新生    //  049

第五章 早期经历和霸凌对儿童的影响  //  053
早期经历的影响    //  055
羞耻感的影响    //  061
霸凌会导致深深的羞耻感    //  063

第六章 建立充满韧性的关系  //  067
健康的依恋关系    //  069
拒绝“不同步”    //  074

第七章 帮助敏感小孩不担忧、不焦虑  //  079
帮助儿童理解情绪    //  081
保护敏感小孩    //  083
不过度保护孩子    //  087
儿童的焦虑及减少焦虑的方法    //  089
如何管教敏感小孩    //  094
相信敏感小孩可以做到最好    //  096

《破除羞耻感,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认同与自信状态》
第 一章 什么是羞耻感  //  001
羞耻是什么感觉    //  003
内疚、羞耻与羞辱    //  009
羞耻感的类型    //  013
社会对羞耻感的态度    //  019

第二章 羞耻感的影响  //  023
消极的自我信念    //  025
生理反应    //  027
糟糕的应对机制    //  029

第三章 羞耻感与脑科学  //  037
羞耻感与生理反应    //  039
大脑如何体验羞耻感    //  042
羞耻感的益处    //  045

第四章 羞耻感的来源  //  049
不当的养育方式    //  052
来自网络的同辈压力    //  058
别人家的孩子    //  058
让儿童蒙羞的学校制度    //  062
宗教的影响    //  065

第五章 羞耻感的表现  //  067
退缩    //  069
撒谎或指责    //  075
憎恨自己    //  079
情感封闭或情感隔离    //  084

第六章 破除羞耻感  //  091
与儿童建立治愈性的情感联结    //  094
建立情感联结的技巧    //  095
破除羞耻感的十种方法    //  100
应对哭闹或愤怒儿童的技巧    //  105

《心理创伤,如何避免伤在童年》
第 一部分  简单创伤及康复
第 一章 了解创伤  //  003
什么是创伤    //  004
评估创伤    //  012
哪些事情会对儿童造成创伤    //  013
你能为创伤儿童做些什么    //  019

第二章 创伤的影响  //  023
如影随形的创伤影响    //  026
创伤的触发和关联    //  029
创伤的康复    //  032

第三章 创伤儿童的行为模式  //  034
寻求关注    //  036
愤怒    //  037
“躲”进自己的大脑    //  037
过度活跃    //  038
强烈的控制欲    //  039
撒谎    //  039

第四章 帮助创伤儿童康复的方法  //  041
帮助儿童平静下来    //  041
同理心    //  052
善意    //  053
耐心    //  054
其他人的想法和建议    //  056
照料者自身情绪的调节    //  058

第五章 有利于创伤儿童康复的要点  //  060
心理韧性    //  060
早期依恋关系    //  061
道歉    //  062
了解不同的治疗方法    //  063

第二部分  复杂创伤及康复
第六章 复杂创伤对儿童的七大影响  //  069
依恋    //  070
身体    //  070
情绪调节    //  071
解离    //  073
行为    //  073
认知    //  074
自我意识    //  075

第七章 解离障碍  //  078
“耐受窗”理论    //  078
正确认识解离    //  081
不同程度的解离    //  084
金色小桶与泥巴小桶    //  089

第八章 自我分裂  //  095
复杂创伤导致自我分裂    //  096
雏菊理论    //  100
无法承受的创伤事件    //  103
记忆障碍    //  105
自我状态    //  107

第九章 复杂创伤的康复  //  114
心理健康教育    //  114
主要依恋对象和家庭氛围    //  116
康复阶段    //  118

第十章 建立安全感  //  128
什么是安全感    //  129
安全性评估    //  130
学校和家庭如何带给儿童安全感    //  135
着陆技术    //  138

第十一章 学习重新感受  //  141
校园正念    //  142
重新感受    //  144
从简单的感觉开始    //  146
整合与加强自我感觉 
   //  149
第十二章 帮助儿童从复杂创伤中康复  //  156
合作    //  156
自我照料    //  157
情感陪伴    //  159
帮助儿童从复杂创伤中康复的要点    //  162
附录   危机计划模板  //  167

内容摘要
孩子的身心健康对父母来说尤为重要,他们身体上的疾病父母往往能很快发现并积极治-疗,但他们心理上的问题父母却很难发现。儿童有属于自己的语言、生理和心理发展节奏、行为和活动方式。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只有了解儿童的心理,才能营造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
作为四个男孩的母亲、执业心理治-疗师和小学教师,蒂埃里通过《儿童心理之谜》一书将与儿童心理问题相关的复杂情形转化为具有丰富实践价值的心理治-疗语言,并且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建议。书中讲述了与儿童心理有关的几个主题:早期与主要照顾者的关系决定了孩子是否有能力发展健康的情感和人际关系,因此帮助孩子找回内心缺失的爱很重要;让孩子感到羞耻并不能激发他们的动机,反而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够好、没有创造力和自信心;孩子很敏感,但有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更为敏感,当面对敏感的孩子时父母该如何做,尤其是男孩;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如何才能不让孩子遭受心理创伤并影响其一生。
家长、老师及与儿童一起工作的相关人员在充分了解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将能够帮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从而有益于社会的发展。

主编推荐
1.作者专业
作者是创伤康复中心主理人、执业心理治-疗师和小学教师,经常与儿童打交道,十分了解儿童的心理及一般人对儿童心理的忽视和误解。
2.内容实用
涉及常见的儿童心理的四个方面:依恋、敏感、羞耻感和心理创伤,将与儿童心理问题相关的复杂情形转化为具有丰富实践价值的心理语言,并提供实用的建议。
3.实际案例和故事
每章分享了实际的案例和故事,以辅助和加深读者对儿童心理的理解。
4.文图结合
在文字的基础上,配有相应的插画,方便理解。

精彩内容
 依恋的定义依恋用来描述一种感受安全的能力,即儿童通过与主要养育者的关系感受到情感和生理上安全的能力。依恋理论最初是由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提出的,他沉迷于研究婴儿和母亲之间的早期关系及这种关系对婴儿成长的影响。
这个概念已经从单纯的关于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发展到了涵盖儿童与主要养育者在情感上感到内在安全的能力。
假设你阅读这本书是因为你关心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得到最好的成长经历:作为父母的你可能曾经历过创伤,认识到孩子受到了你的那段创伤经历的影响,并且希望能消除这种影响;可能你是专注于与孩子发展一
种积极关系的养父母;可能你是老师或教学助理,总面对那些需要你帮助他们走出不健康依恋关系的学生;可能你是青少年辅导员、教育工作者或从事其他类似工作的人,专注于帮助儿童和青少年从导致其不良行为方式的艰难经历中恢复。
在与儿童相关的工作中,“依恋”这个词正被频繁地使用,所以当我们探讨这个概念时,准确的定义很重要
。在前文中,我已经给出了我的定义,以下是其他一些专业人士对依恋所下的定义。
丹尼尔·伯努瓦(DianeBenoit)依恋是孩子和父母之间关系的一个特定方面,其目的是让孩子感到安全、有保障和受到保护。
大卫·施明斯(DaVidShemmings)依恋是一个精确的术语,它是一个有关安全的避风港的概念,当它可获得时会成为探索我们周围世界的一
个安全基地。当我们与我们的安全基地分离时,我们会变得焦虑,并迅速寻求接近。
P.M.克里滕登(PM.Crittenden)在婴儿期和儿童期,依恋对象既能为孩子提供保护,也能教他们如何将信息的意义传达至他们的大脑。
我认为,依恋是父母养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个特殊元素,它不仅仅是满足孩子的身体需求,并且涉及主要养育者作为孩子情绪安全调节
器的情感可获得性。本书将探索这一角色的挑战,并着
眼于修复不良依恋经历的方法。
健康的依恋关系从胎儿时期就开始发展,母亲对胎儿的动作给予回应,并通过语言、声音和触摸与胎儿进行互动。有研究表明,胎儿在子宫里就会对母亲的这些行为做出反应,当他们出生
时,就能识别出在子宫内听到的熟悉的声音。里贾内·马丽·沙利文(ReginaMarieSullivan)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这一现象开始于一个特定的发展时期。
这种联系开始于怀孕的最后三个月,这时胎儿的听觉和嗅觉系统开始发挥作用,这使胎儿能够感受到母亲的声音和气味。
从孩子出生时起,父母就会对他们明确的需求做出反应。人们自然而然地认识到婴儿的脆弱性,这促使大多数比婴儿年长的人对婴儿做出强烈的保护反应。依恋是这样一种特定的反应:提供安全保障;通过安抚、创造快乐和引导平静来调节情绪;为探索“世界”提供安全基地。
婴儿学会寻找最熟悉的声音和气味,当他们体验到熟悉的感觉时,就会做出放松的反应。对婴儿来说,这些熟悉的气味和声音意味着
一种安全的体验。随着他们的成长,这种与感官体验相关的安全感会增强,所以,他们开始黏着父母,当他们感到紧张或害怕时就会跑回父母身边,与其他人相比,他们更喜欢父母的陪伴。
当儿童不断地重复这种经历时,他们就能在探索世界的同时知道安全空间永远都在,可以随时回去体验自己熟悉的放松感和舒适感。
这能培养儿童的自信,使他们需要“安全空间”的时间越来越少,也能提升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内在力量和能力。
P3-7

媒体评论
读着书中的文字,我曾接诊过的一个个鲜活的家庭浮现在脑海中,儿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幅幅画面也跃然纸上。我十分同意作者的描述和分析,有时不禁拍案叫绝。假如向我寻求帮助的家长能读一读这套书,那该多好呀!这样家庭治-疗的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
——林红
医学博士、儿童精神科医生

养育一个健康、 阳光、 自信、 快乐的孩子, 我相信这是所有家长想要的。 这套书的作者是四个孩子的母亲, 也是一位陪伴孩子成长的心理学家, 她通过这套书告诉我们如何与敏感的孩子相处, 如何给予孩子充分的心理安全感, 如何面对孩子的羞耻感, 以及如何帮助孩子避免心理创伤。 与这套书相遇, 你和孩子会有不一样的惊喜与收获!
—— 段鑫星
心理学博士、教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