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门市蓬江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广东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江门市蓬江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广东卷)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6.36 4.2折 63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江门市蓬江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38466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3元

货号1202008740

上书时间2024-06-29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江门市蓬江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由当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就本书的写作组织设立,成员分别来自当地史志办、党史办等机构。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区域和革命老区概况
第一节 区域基本情况
一、概况 
二、历史沿革 
三、文化积淀 
四、地貌资源
五、区位优势
六、基础设施
第二节 革命老区镇、村概况 
一、老区镇、村命名情况
二、革命老区镇、村概况

第二章 革命风潮 席卷城乡 
第一节 中共江门镇党组织的建立 
第二节 江门镇工人、农民运动 
一、江门镇工会的成立和发展 
二、江门镇郊区农会的建立和发展 
三、江门镇郊组建农民自卫队 
四、江门镇郊惩治土豪劣绅

第三章 抗日烽火 同仇敌忾 
第一节 中共江门支部的建立 
一、江会地区党组织机关所在地情况 
二、农村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三、外围组织的建立和活动 
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二节 抗日救亡活动 
一、党组织开展的抗日救亡活动 
二、民众抗日救亡活动 
第三节 荷塘老区镇抗击日军纪实 
一、众志成城保家园 
二、篁湾战斗留青史 
三、组织战时救护队 
四、抵制成立“维持会” 
五、小小学生也爱国 
六、秘运物资助抗战 
七、护送首长过荷塘 
八、护送珠纵渡西江 
第四节 杜阮人民抗日斗争纪实 
一、杜阮人民难忘的一天 
二、杜阮镇龙榜大王庙前的抗日战斗 
三、中和将军山的抗日战斗
第五节 棠下镇抗战斗争纪实 
一、建立游击区 
二、三堡村成立武装,开展抗日斗争 
第六节 港澳同胞、华侨支持抗日战争 
一、杜阮镇港澳同胞、华侨支持抗日战争 
二、棠下镇港澳同胞、华侨支持抗日战争 

第四章 曙光破晓 迎接解放 
第一节 坚持艰苦卓绝的斗争 
一、积聚力量,隐蔽伺机 
二、组织力量,开展武装斗争 
三、战斗在江鹤沿线的中州武工队 
四、荷塘武装斗争 
五、棠下镇三堡村武装斗争
第二节 江门和平解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斗争准备 
二、建立解放大同盟 
三、基层政权初步成形 
四、国民党官兵起义 
五、和平解放江门镇 

第五章 翻身做主 艰苦奋斗 
第一节 建立政权,恢复经济 
一、1950年江门撤镇改市及区域变化 
二、由商业城市向工业城市的转变 
第二节 土地改革,分享果实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一、大办农业生产互助组、合作社 
二、人民公社发展和整顿 
三、发展乡镇企业  
第四节 城乡建设 

第六章 改革开放 经济腾飞 
第一节 改革开放,振兴经济 
一、江门市郊区政府成立 
二、江门市蓬江区成立后区域调整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 
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五、确立“工业立区”战略发展五大支柱产业 
六、华侨、港澳同胞对家乡建设的支持和贡献 
第二节 踏上新征程,老区谱新篇  
一、全区经济步入快车道 
二、荷塘镇经济发展情况 
三、杜阮镇经济发展情况 
四、棠下镇经济发展情况 
第三节 脱贫致富,老区村巨变 
一、新时期老区村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 
二、“三农”工作取得实效 
三、实施乡村振兴计划 
第四节 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一、发展概况 
二、滨江新区 
三、大长江摩托集团 
四、珠西智谷  
五、教育装备 
六、江门市先进制造业江沙示范园区  

第七章 缅怀先烈 不忘历史 
第一节 革命烈士 
一、大革命时期的革命烈士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烈士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先烈 
第二节 革命遗址基本情况和文物 
第三节 纪念设施 
一、重要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 
二、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
三、尹剑辉烈士碑 
第四节 重要革命人物 

大事记 

编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广东省革命老区发展史》丛书的一种。《丛书》集中体现了当地老区人民的革命斗争史,注重突出老区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的弘扬和宣传,促进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做到历史的真实性、事件的准确性与内容的可读性相统一,对推动老区脱贫攻坚、振兴发展具有实用性和参考价值。本书主要内容有:江门市蓬江区革命老区概况,老区在土改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和历史情况,同时也讲述了蓬江区革命老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发展历程,还附录有革命烈士、革命文物等资料。

精彩内容
《江门市蓬江区革命老区发展史》书摘前言P1-3蓬江区是1984年成立的县区级行政区,前身是江门市郊区。1994年,更名为蓬江区,是江门市直辖区,江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门镇于1951年撤镇改市,成为省辖县级市,1983年江门市升格为地级市。在江门市郊区基础上,蓬江区接管江门市城区部分街道和新会市部分乡镇。蓬江区和新会县(区)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全区除少数几个自然村原属鹤山市之外,几乎全部行政区域原归属新会县(区)管辖,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江门镇,即今蓬江区白沙街道。而江门镇因位于西江边,水陆交通发达,成为新会县的经济重镇。由于新会的政治和军警力量主要集中在县城会城镇,给共产党人在江门镇组织和开展工人、农民运动和革命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共新会江门支部成立时的会址就在江门镇的水南祖庙(今江门九中校址),国民党改组后的国民党新会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亦在江门镇召开。即便中共新会支部曾经有很短时间分为新会支部和江门支部,但江会地区(江门和会城)革命运动和斗争都是在中共新会支部领导下进行的,蓬江区老区的革命斗争,其实是新会县(区)革命斗争的组成部分,这就是该书的革命斗争史实不可避免地涉及新会县(区)的缘由。
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老区精神积淀着红色基因。这红色基因,是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是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我们要从老区精神中挖掘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传承好红色基因,让革命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建立新中国的革命斗争年代,蓬江区老区人民,描绘了一页页可歌可泣、浴血奋战的英雄画卷;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蓬江区老区人民,谱写了一篇篇艰苦奋斗、气壮山河的瑰丽诗篇;在改革开放年代,蓬江区老区人民,奏响了一曲曲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动人乐章。今天,蓬江区老区人民,又满怀信心跨进了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蓬江区老区人民,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亲历者、见证者。善待老区,善待老区人民,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期望,也是责任。可以告慰老区革命先烈的是:蓬江区的老区村,已经旧貌换新颜,老区村的人民,已经走上了致富路。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兰州军区视察时指出:“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代代传下去”。老区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厚的政治资源,我们应永远铭记、永远珍惜,从红色记忆中汲取力量。
《江门市蓬江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全面介绍了蓬江区老区的历史变迁、岁月峥嵘、经济腾飞,是研究地方党史、地方史志的重要文献,具有存史、资政、教化的功能。该书既为后人提供完整的老区村庄资料,又为我们进行党史、军史、老区革命史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供了一本很好的、生动的、贴近实际的乡土教材。因此,编写本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江门市蓬江区革命老区发展史》作为《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之一,是献给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一份礼物,也是老区工作者献给老区人民的一份礼物。
P69-721942年年底香港沦陷。初期,很多人从香港逃难回内地,其中不少是文化名人和知名人士。事后方知,他们是被在香港活动的地下党组织所营救,这就是著名的省港大营救。其中很多文化名人在香港获救后,辗转至澳门,过中山,经荷塘,至棠下,再往鹤山,最后转至桂林大后方。当时位于西江边的荷塘的塔岗、三丫、南村、良村、篁湾、禾冈等村都设有秘密交通联络站,地下交通员负责护送那些文化名人、地下党员、游击队战士等,荷塘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粤中地区交通线的重要联络站。由于胡耀椿的特殊身份,一些重要人物都被安排由其负责接待和护送的任务。
有一天,胡耀椿适值无事,在家与夫人闲聊。一名家人来报说胡剑卿要见他。胡剑卿是胡耀椿的老师,又是老熟人,胡耀椿也就少了客套语,说:“老师近来忙么?这次来有何贵干?”胡剑卿见他夫人在侧,就起身说:“带我到你天井侧边看看。”胡耀椿引他走出大门,来到天井侧的小屋里,胡剑卿四顾无人,小声说:“接到上级通知,近期有一重要人物,从中山海洲,经荷塘塔岗,横渡西江,去粤桂大后方,需要你提供协助,万勿推辞。”说完胡剑卿注视着胡耀椿。胡耀椿知道事关重大,也不多问,就说:“尽量完成任务。”胡剑卿说:“不是尽量,是一定!过两天,陈能兴、容忍之等会来找你,具体研究这项工作,可能欧初先生也会来。”说完,胡剑卿连饭也没吃,就赶回去了。
欧初是珠江纵队第一支队支队长,胡耀椿也有所闻。两天后的早上,家人来报,说有5人(其中一个经常来的)要来见他,已在外面等候。胡耀椿疾步来到门外,只见陈能兴、容忍之两人已到面前。胡耀椿举目一望,见一商人模样的人,旁边两人便衣打扮。胡耀椿心想,这些人可能是欧初和他的警卫员了。
胡耀椿警惕地向四周环视一下,就引他们进内,一便衣打扮的人站在门外,没有进门。欧初对胡耀椿说:“三天后,上头有一重要人物要经塔岗码头,渡江去棠下周郡,你要动员地方武装和渡船人员,确保万无一失,护送他们安全过江。”接着,欧初又说:“我们研究再三,认为荷塘群众基础好,塔岗码头最接近周郡,这里江面较窄,你在塔岗又有一定的势力,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所以选定了这条线路。”胡耀椿凝神听着。“事关重大,一定要确保不出事。要做好保密工作,同时要制订周密的行动计划。珠江纵队有几十个战士随行护送,你们关键是要组织好船队和地方武装协助护送。同时,一定要保密。”欧初再三叮嘱道。
欧初又听取了胡耀椿对此事的看法和安排,并在胡耀椿屋前屋后转了一圈,再在他们的陪同下,离开塔岗村,步行一千米左右后,来到塔岗码头。面对滔滔江水,欧初若有所思,说:“一定要摸清日军巡逻艇的行动规律。”叮嘱再三,欧初才离去。
第二天,容忍之、容辛、胡剑卿等人又来到胡耀椿家,具体研究护送上级要员之事。最后,确定了如下方案:第一,安排机警人员,监视李桂元行踪,做到二十四小时监视。第二,由胡剑卿、陈能兴和塔岗的地方武装组成精干武装,在塔岗村头至塔岗码头戒备。第三,挑选老实可靠的货船船主五人,将五条船停泊在塔岗码头附近待命。第四,加强胡耀椿住房附近的安保工作。这些都要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容忍之他们又一一询问了其他情况才离开。
接下这一任务,胡耀椿可谓食不甘味、寝食不安,终日思索如何才能万无一失地完成这一任务。熬到了第四天的晚上,情报人员传来消息,珠江纵队的战士已经过了海洲河,踏上了荷塘的土地。容忍之、胡剑卿他们立即开始各项工作。胡耀椿又安排家人开锅煮饭,让战士们到来后就有饭吃。过了一个小时左右,站岗人员说他们来了。容忍之、胡剑卿他们快步出迎,见欧初、陈能兴等几十人,已悄悄地进到村里。走在前面的几个战士,分别站在胡耀椿住房的四个角落,警惕地望着四方,担负起警戒工作。
这时,几个战士簇拥着几位妇女进了厅堂,其中两位妇女格外引人注目,一位上身穿一斜襟女衫,头发乌黑锃亮,头后梳一髻,装束整齐,面露微笑,和蔼慈祥,雍容淡定,这妇人还拉着一个约八九岁的小孩。另一位虽是农村妇女打扮,但谈吐不凡,举止有度,一看便知不是一般人物。
欧初对胡耀椿说:“我带他们上小阁楼稍候,其他人就在天井和厅堂坐地吃饭吧。”说着欧初就带着几名战士,引那几位妇女上了小阁楼。战士们席地而坐,在昏暗的灯光下吃着饭,静悄悄的,没发出任何声响,连附近的村民也不知道。吃过饭后,时间已近午夜,珠江纵队的队伍又出发了。
天黑漆漆的没有一丝风。战士们手拉着手,在黑夜中摸索前进。上了围堤,一位警戒人员走来,说一切正常。胡耀椿问:“日军的巡逻艇过去了吗?”警戒人员说:“已过去半个小时了。”原来,经长期观察,日军巡江是有规律的,他们巡过一次之后,一般要过3小时再来巡江。胡耀椿向欧初说了这一情况,欧初当即下令:“渡江!”胡耀椿和几位地方武装人员另加几位珠江纵队的战士上了第一条船,船夫奋力划桨向对岸驶去。其他人员依然留在塔岗码头,负责警戒的战士依然保持着警戒,向四面张望。胡耀椿提着驳壳枪,扭头回望,船已过了江心。不一会儿,船靠在了棠下周郡码头,胡耀椿一跃而上,率领战士们疾步登上围提,找好位置,做好警戒工作,随后向塔岗码头方向亮了三下手电光。
“他们已到对岸啦,下船!”随着欧初一声令下,战士按顺序下了船:第一条船由胡剑卿率珠江纵队的战士乘坐,安排一挺机枪架在船头;第二条船由欧初和几位妇女以及小孩,另加几位珠江纵队队员乘坐;第三条船由陈能兴带珠江纵队队员乘坐;第四条船由容忍之和珠江纵队战士乘坐。
大半个小时过去了,四条船也陆续抵达了周郡码头。珠江纵队战士簇拥着几位妇女上了岸,登上围堤。欧初等人回头和胡剑卿、陈能兴、容忍之、胡耀椿他们一一挥手致谢,直奔鹤山方向而去。目送着渐渐远去的身影,胡剑卿、陈能兴、容忍之、胡耀椿等人终于为完成了秘密护送任务松了一口气。
荷塘老区村交通站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革命战争时期,就是这样在粤中通往粤西的地下交通线上,秘密地护送了无数不知姓名、不知身份的文化名人、革命志士和战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