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马的审判
  • 罗马的审判
  • 罗马的审判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罗马的审判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4.14 5.2折 46 全新

库存1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盐野七生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37226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6元

货号31363652

上书时间2024-06-29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盐野七生,一个永远年轻,永远保持思考的老太太。1937年生于日本,16岁时读荷马的《伊利亚特》,从此被一个与日本截然不同的世界吸引。大学时主修哲学,26岁游学意大利两年,回到日本后不久毅然出走,再赴意大利,定居罗马至今。
盐野七生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埋藏着一个英雄梦,而唯有昔日罗马能让人一圆夙梦。自1992年起,盐野七生以古罗马帝国为题材,编织她的英雄梦,以每年一册的速度,历时十五年,于2006年完成一部时空纵深长达1000多年的罗马史。《罗马人的故事》系列图书出版后,相继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各界引发广泛关注,成为具有持续影响力的佳作。
这一次,盐野七生重温大学时期关于文艺复兴的未竟之梦,将数十年的积累倾注于由自己分饰的男女主人公,书写历史上不那么耀眼,却让她真的喜欢的人。
盐野七生曾获奖项:1993年获第6届“新潮文艺奖”1999年获第2届“司马辽太郎奖”2001年获土木学会“出版文化奖”2006年获第41届“书店新风奖”2000年获颁意大利“国家勋章”2001年被日本文部省评为“文化功勋人物”2005年获日本“紫绶褒章”2007年被日本文部科学省认定为“文化功劳者”后勒口:盐野七生主要作品
《罗马人的故事》《希腊人的故事》《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十字军的故事》《皇帝腓特烈二世的故事》《地中海海战三部曲》《文艺复兴是什么》《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海都物语:威尼斯一千年》《文艺复兴的女人们》《优雅的冷酷:切萨雷·波吉亚的一生》《神的代理人》《男人们的故事》《思想的轨迹》《众生相》\"

目录
\"*永恒之都
米开朗琪罗 
法尔内塞家族的人 
神一样的艺术家 
两个男人 
寻古之旅
女人的担忧 
亚壁古道 
威尼斯贵族
红衣主教加斯帕罗·孔塔里尼
皇帝马可·奥勒留 
普雷韦扎海战 
决定回国 
罗马的审判
离别
\"

内容摘要
\"*文艺复兴这么读才有意思!
这是一部小说,也是一部历史,更像是一部电影从威尼斯、罗马,到佛罗伦萨,再重返威尼斯跟随美男子马可,深入文艺复兴时代的每一个毛孔,做一天文艺复兴人!
这里有散发着松香气味的希腊特产葡萄酒,盛在饰有美第奇家族纹章银盘里的珍珠烤鸡,佩科里诺山羊奶酪,还有杏仁粉做的包裹着奶油,可以一口吞下的小点心。
更有16世纪佛罗伦萨市中心艺术家们的工作室,遍布欧洲的大银行,和琳琅满目摆满外国商品的商店。你会路过用大锅煮埃及豆汤、穿着朴素的平民女人,也能和身穿上乘绸缎蕾丝的贵族激烈探讨马基雅维利的预言,更不可思议的是,你还可以去现场观看、“打扰”米开朗琪罗本人创作西斯廷教堂的天顶壁画! 不仅如此,美男子和优雅艺妓之间的爱情drama,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之间的权利斗争,彼时大国之间的复杂关系,都呈现在这部“文艺复兴小说”系列中。
生活在文艺复兴时代,究竟是一种什么体验?
读完本书之后,你心里应该就有了答案。
“教皇血脉”搅乱了永恒之都马可和奥琳皮娅能否打破社会层级的藩篱?
他们的爱情会走向何方?
马可来到奥琳皮娅的故乡罗马,幸遇西斯廷教堂天顶画作者米开朗琪罗,受到艺术熏陶,在恩佐老人的带领下,每天沉浸于寻访古代遗迹,感受古罗马的魅力。在得知奥琳皮娅的过去后,他决意跨越社会障碍和她结婚,但适逢威尼斯在与土耳其的海战中失利,马可的国家荣誉感让他一定要回威尼斯。两人的命运再次遭遇历史浪潮的冲击。
\"

精彩内容
\"神一样的艺术家法尔内塞红衣主教很守诚信。作为位居高层的年轻人,他履行了和马可?丹多洛之间的约定。马可去西斯廷教堂欣赏米开朗琪罗的天顶壁画是在一星期前。一星期后的这一天,他把马可请到了自己家。红衣主教的秘书来接马可时,告诉他红衣主教也邀请了大名人米开朗琪罗。
法尔内塞红衣主教请他们共进晚餐。虽然和奥林匹亚约好要一起吃晚餐并共度良宵,但近来她来的次数有点儿少。
奥林匹亚没有解释过为什么。马可很想问,又问不出口。尽管如此,应邀赴法尔内塞红衣主教之约的那个晚上,他还是给奥林匹亚写了一封信让仆人送过去,告诉她自己今晚不在家。当然,也说明了原因。
因为距离法尔内塞宫很近,所以马可没有带仆从。走出巷子来到尤里乌斯大道,向右走一会儿就是法尔内塞宫了。只是从马可家走过去,这边是院子,有高高的石头围墙围着。正门在相反的另一边,需要穿过一条沿宫殿铺设的小路,先到广场。从奥林匹亚家前往纳沃纳广场,也要走这条路,所以,马可很熟悉这一带。
宫殿正面的广场是法尔内塞广场。广场对着法尔内塞宫正门,左右各放着一个巨大的石造浴池。据说这是从卡拉卡拉皇帝的浴场遗址搬过来的,是古罗马时代的遗物。这两个浴池运来后,将用作喷水池。现在,该工程已经动工。
已接近完成的宫殿的外观,既不像优美的威尼斯宅邸,也不像克己的佛罗伦萨住宅,而是统一使用了华丽的罗马风格。窗户是三层式的,数量不多也不少。虽然华丽,却没有过多的装饰,整体保持了均衡的美。不用说,这座宫殿也是文艺复兴精神的结晶之一。
该宫殿于1515年动工。那个时候,现在的教皇保罗三世还是红衣主教。虽然距今已过去20年,宫殿的建设依然没有结束。尤其是面对内院的部分,还有很多尚未完成的部分。负责宫殿建设的建筑师是来自佛罗伦萨的安东尼奥·达·桑加罗。他不仅负责绘制建筑图,还是该工程的现场负责人。建筑师既要负责制图又要负责建造是这个时代的惯例。(1547年桑加罗去世后,由米开朗琪罗接任。)既然法尔内塞宫是由佛罗伦萨人负责建造的,自然在这座宫殿上可以看到文艺复兴的样式,即“动”中有“静”。
曾经有一次,马可经过宫殿前面,正巧大门打开,于是他得以窥见宫殿的内部,见到了华美的玄关两侧有两排石柱直通中苑。
今晚,马可以客人的身份来到了这里。进入门内,只见石柱背后的墙上点着一盏盏灯,而灯挂在柱间,使石柱看上去像天花板的装饰一样,飘浮在空中,美得令人嫉妒。
马可在仆人的带领下进了二楼一个宽敞的房间,大概是红衣主教的起居室。偌大的墙上画满了酒神巴克斯和他的好友们。这种风格似乎不太适合基督教世界的高层神职人员的起居室。北欧虔诚的信徒看到一定会睁圆了眼睛,大发雷霆,怒斥罗马是第二个巴比伦。然而在罗马,这样的不和谐反而让人觉得很舒服。马可是出身威尼斯的意大利人。对此,他只是会心一笑。
只等了片刻功夫,法尔内塞红衣主教就来了。这天晚上,红衣主教没有穿长及脚面的绯红色红衣主教服,也没有披带帽的短斗篷。他穿的是当下流行的服装。衣服的上半身是紧身衣,腰部以下到膝盖部分很肥大,像裙子。袖子上半部分宽松下半部分紧贴胳臂。略长的衣服用的是绸缎面料,绣有天鹅绒的图形,一看就很昂贵。衣服里面包裹腿部的紧身裤也是绸缎的。
这身装束怎么看都像是贵族子弟。这天晚上,在他身上完全没有穿红衣主教服时流露出来的那种让人爱怜的感觉。对于17岁的红衣主教来说,穿俗世的流行服装显然要自然得多。
当然,他的言行举止没有任何变化。眼神很安静,看不出一丝狡诈。也许是习惯使然,静静地看着马可走近的红衣主教伸出了右手。这是允许信徒亲吻的姿态。
马可接过红衣主教的手轻轻吻了一下。今晚的他也穿了一身流行服装,这是来罗马以后新做的。两人的服装款式相同,只是给人的感觉却很不一样。
单论身高,马可不如法尔内塞红衣主教高。但是看上去却好像比他高出10来公分的样子。而身材的厚度,两人的区别就更大了。单就后背的面积来说,年轻人或许不见得小,只是感觉像一个平面。因为一个人只有到了成熟的年龄,身材才会变得立体。所以,看男人的年龄,除了长相,身材也是准确的判断标准。
前几天因为专注于欣赏“天地创造”,马可没有好好看过法尔内塞红衣主教的长相。现在细细一看,红衣主教的脸长得非常端正。
额头很宽,鼻梁略窄而笔直,像希腊雕刻。眉毛粗而清晰,眼睛大而黑,透着安静。
长相像他的父亲皮耶尔·路易吉·法尔内塞。只是父亲脸上挂着的喜怒哀乐,在儿子脸上完全看不到。也许是他的自制力很强,也许是两人对待人生的态度不同。关于这点,马可不敢妄作推测。只是,从今晚他和米开朗基罗的对话中,马可知道他并非是一个缺少感受的人。
米开朗琪罗来晚了。老匠人解释说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回家洗了个澡,出来看到刚着手雕刻的雕像,情不自禁地又拿起了凿子。把雕刻弄好,洗了个手,所以来晚了。对此,红衣主教只回以微笑。当然,这天晚上艺术家的装束也换成了外出服。
黑色的毛织服用的面料价值不菲。但是因为他对仪表过于不在意,所以再好的衣服到了他身上也会变得平淡无奇。此人不仅对自己的穿着不讲究,对别人的穿着也不关心。在他心里,在乎的也许只是裸体人像吧。
毕竟是法尔内塞家的家宴,尽管菜品数量不多,却做得都很精致。米开朗琪罗漫不经心地吃着一道道精美的菜品,说自己一旦投入到创作中,常常会忘记吃饭。这位艺术家对菜品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但是食欲很旺盛。尽管年纪比年轻的红衣主教大3倍多,吃得远比红衣主教多得多。
对于威尼斯人马可来说,他尤其感兴趣的是罗马权贵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
罗马的高统治者是罗马教皇。不管是皇帝还是国王,只要见到教皇,都要下跪亲吻教皇的鞋。这是基本礼仪。而红衣主教的地位仅次于教皇。
然而,如果对方是艺术家,无论是教皇还是红衣主教,都不会要求对方遵守这一礼仪。这就是罗马。在威尼斯时,马可听到过一则关于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和米开朗琪罗的传言。
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和米开朗琪罗是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关系。米开朗琪罗应尤利乌斯二世之请,在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上创作了巨大的天顶画。可见两人的关系非常密切。然而这两人都很强势,常常唇枪舌剑,甚至有时候场面非常紧张。
有一次两人又吵起来了。在场的一个主教为了缓和两人的气氛,劝说道:“教皇陛下,此人是靠舞笔弄墨一步登天的人,什么都不懂。您就谅解?”怒不可遏的教皇打断主教的话,说:“蠢货,一步登天的人是你,滚!”被暴怒的教皇赶出房间的不是身穿长及膝盖衣服的米开朗琪罗,而是穿着显示其很高社会地位的、长及脚面衣服的高层神职人员。
在威尼斯,以提香为首的著名艺术家也很受尊敬。只是和罗马不同,共和国领袖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不是个人对个人。大概是因为在罗马,艺术家的成就直接关系到委托人的名声,而在威尼斯,委托人通常是国家或同业者工会,因此,很少出现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冲撞。
马可觉得看两个人互怼很有意思。只是法尔内塞红衣主教还年轻,而且性格也不像尤利乌斯二世动不动就发怒。因此,他和米开朗琪罗之间即使有分歧,也是在心平气和的、充满敬意的氛围中展开争论。这天晚上,年轻的红衣主教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这个方案不是建筑方案而是城市改建计划,适合邀请米开朗琪罗来负责。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