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一头小毛驴:和长耳侠从慕尼黑徒步去地中海
  • 我有一头小毛驴:和长耳侠从慕尼黑徒步去地中海
  • 我有一头小毛驴:和长耳侠从慕尼黑徒步去地中海
  • 我有一头小毛驴:和长耳侠从慕尼黑徒步去地中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有一头小毛驴:和长耳侠从慕尼黑徒步去地中海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4.03 6.4折 69 全新

库存1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洛塔·露布克尔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75864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9元

货号31716221

上书时间2024-06-28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洛塔·露布克尔,1993年生于德国科堡,表演专业科班出身。在森林幼儿园兼职做自然探险和野外生存培训师。喜欢旅行、滑冰、登山、风筝冲浪,与友驴乔尼住在斯坦贝格湖畔。
译者简介:顾牧,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译有《迪伦马特中短篇小说选》《无欲的悲歌》《梅尔尼茨》《牛顿的苹果》《弗洛伊德传》等。

目录
目录
序曲
第一章  “这对你有什么用?”
第二章   梦想成真?
第三章   耐心不是我的长项
第四章   一些琐事
第五章   生存大师乔尼
第六章   雷申山口历险记
第七章   自由、好奇、热爱生活
第八章   上蹿下跳
第九章   那些浪漫的瞬间
第十章   不幸中的万幸
第十一章 惊险无止境
第十二章 真壮观
第十三章 冲刺路段与驴的力量
第十四章 直到天边,还要更远
尾声

内容摘要
洛塔从小就有个梦:和一头小毛驴漫游四方。直到父亲突患癌症离世,她才意识到,不能将梦想推迟。她马上去寻找,并找到了乔尼,一头仿佛从图画书中跳出来的小毛驴。他们出发了,从慕尼黑一路徒步向南。每天并无明确计划,却不断遇到惊喜:热情相助的人们,自己的无限潜能。他们无惧道路崎岖、风雨阻隔,跨越阿尔卑斯山,八十天徒步六百公里,终于抵达梦中的大海。
有些梦如果不去实行,就永远是梦!
为了心中的梦想让我们出发吧!
一个人,一头驴,八十天,六百公里,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白龙马化身小毛驴之“南游记”!
亲爱的驴友们,来认识一下我们倔强而坚韧的友驴乔尼!

精彩内容
第一章“这对你有什么用?”一切都始于我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怪物史莱克》,当时我就爱上了里面那头爱闯祸、可爱又滑稽的驴,觉得它神经兮兮的,特别好玩。就因为大家都不拿它当回事,所以我又有些同情它。我不喜欢大家总是说驴“又倔又蠢”,还经常跟骂人的话联系在一起,比如“你这头倔驴!”。我当时就很坚定地认为驴并不是大家想的这样,这只是一种误解。那部动画片在我心中种下了一个愿望:有朝一日,我也要有这样的一个驴哥儿们。
十年后,这个愿望依然深埋在我的心里。中学毕业后,我搬到慕尼黑,在那里学习表演。在“弗莱曼攀岩抱石中心”工作的时候,我还曾经开玩笑地跟一起工作的好朋友萨拉说起过自己的这个梦想,那个时候的我已经二十二岁,对自己的将来有着非常浪漫的规划:我要跟未来的丈夫一起住在自己的农庄里,养很多动物,生很多孩子,还要有能养一头毛驴的地方。
至于怎么会想到要带着毛驴一起去徒步,这一点我自己到今天也还在琢磨。或许是因为想要离开自己的舒适区,我其实一直喜欢给自己设定一些没把握是否能够完成的目标。
我把这个有些疯狂的想法告诉吧台后面的萨拉时,她很激动:“这件事你一定要做,为什么不马上就开始?”但那个时候,我参加的演员培训还没有结束,而且我既没有钱,也没有时间,更没有带花园的房子,没有能安置一头驴的地方,所以也没什么可纠结的。我甚至因为能够找到这些“借口”而暗自窃喜。不过有朝一日,我一定会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这一日……好几年之后才到来,在这几年里,我的这个想法时而强烈,时而又没那么强烈,直到我终于开始将它付诸实施。
那是2015年8月底,我得到了一个坏消息,这个坏消息来得非常突然:爸爸因为严重的胃病住进了医院,各项检查之后,诊断结果出来了:胃癌,晚期。医生说他的生命也许只有三个月,也许三年,但不管多久,都难逃一死。
那一刻是死寂。
我的呼吸停滞,眼前仿佛是一条黑暗的隧道,我尝试让自己了解一点:隧道的那端是爸爸的死亡。“死,我爸爸快死了。这意味着什么?他不在了,我的爸爸,就离开了。”我不断告诉自己这个现实。我和妈妈(他们俩早就离婚了),还有弟弟卡勒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好几个小时,谁也不说话。那天夜里我突然醒来,胳膊和腿都是麻的,不断颤抖,第二天早上,我呕吐了好几次,这是身体出现的应激反应。
去医院看爸爸的时候,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他病房前的走廊里徘徊了好久。我站在那里,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让我怎么面对他?我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跟他怎么说话?他现在是什么感觉?想到这些,我心如刀割。他肯定是彻底被击垮了。没有了爸爸,我怎么办?
但是走进病房的时候,我看到他微笑着坐在病床上,正往一个纸条上记遗嘱里要写的内容:“嗨,我的小洛特,你来啦,太好了,你想不想要我的摩托车?如果想要,我现在就记下来。”我惊讶地看着他,眼泪又从眼眶里滚了出来。我觉得他肯定是要用这种方法强迫自己忘记现实。但没想到的是,爸爸真的是很从容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他为自己能掌控的一切都做好计划,好给我们,也给他自己尽量减少麻烦。那个时候的爸爸异常坚强,坚强到让我由衷地佩服。爸爸开始做化疗,这种治疗能够使癌细胞萎缩,延长他的生命。治疗很痛苦,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家里人一直陪伴着他,爸爸忍不住痛哭的时候,我就抱着他,在他精疲力竭的时候,我默默忍受他绝望的暴怒。不过绝大多数时候,爸爸都很克制,不让人看到他的恐惧。我们俩几乎每天都通电话,我向他保证说,只要他需要我,我马上就到他身边去,随时。以前爸爸妈妈就是这样对我的,所以我认为自己有责任回报他们。
有好几个月,几乎所有的事情爸爸都尽量自己做,但是2月一个周一的中午,我正在戏剧学校上课的时候突然接到他的电话,通完话之后,我知道现在到了要专心去照顾他的时候了。他说不确定我按原定计划周末去看他的时候,他还在不在。我马上向学校请了长假,回到家里照顾他。
当然,这件事家里的其他人也能做,不过由我来做最方便,也最简单。我哥哥已经结婚,有两个孩子要照顾,妈妈在一家医院里做全职护士,她的工作要日夜倒班,弟弟还太小,很多事情他还做不了。而我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其实也是魂不守舍的。
爸爸跟我一起商量葬礼的事,他还写下自己希望在葬礼上播放的歌曲。每次他呕吐完之后,我就帮他换床单,帮医生一起挤出他的大量腹水,这是癌细胞扩散引起的。我陪他转到了临终关怀病房,在那里,他可以接受适量的吗啡注射。他已经没法自己去卫生间的时候,我就扶着他去。一开始,爸爸是“十匹马都拉不上”轮椅的,但很快,他就很高兴还有这种“好东西”,这是他的原话。夜里他要呕吐的时候,我帮他扶着头,并把一小块海绵放在他的嘴边,那本来是用来帮他擦嘴的,但为了解渴,他会吸海绵上的水,那个时候,像平常人那样喝水对他来说已经非常费力了。他害怕的时候,我安慰他,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拉着他的手,随时预备着那只手会变冷变僵硬。有一次,我们俩一起坐在病房里哭,那是唯一的一次,其他时候我都是躲出去,去卫生间或者到外面去哭,一直哭到我又坚强到可以去帮助爸爸。
这些或许听起来很压抑,很艰难,不过在这些之外也有一些美好、珍贵的瞬间,那些瞬间能够盖过所有的可怕。我们一家人在这个时刻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团结,一起度过了很多难忘的瞬间。我为能跟爸爸一起度过的每一天,每一个小时,甚或每一分钟而深深地感恩,他还在我们身边已经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而是无比珍贵的馈赠。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我都会想也许今天就是告别的日子,是我看到他的最后一天,假如并不如我所想,我依然能看到爸爸坐在病床上咧嘴冲着我笑,我就会非常感激。那些能够一起大笑的瞬间成为无价之宝。临终关怀病房的护士问爸爸害不害怕,他平静地笑着回答她们说:“不,我不害怕,我只是好奇。”我在病人的全权委托书上签了字,爸爸把决定所有后续医疗程序的责任都交给了我。最后的那些日子,他已经没法跟人交流,只是半睁着眼睛躺在病床上,呼吸声沉重。有时,他会突然惊醒,猛地睁大双眼,喊我的名字。这时我就坐到他床边,安慰他,很快他就又变得意识模糊。
那段时间,我挨着他睡在临终关怀病房的一张折叠床上,我开始希望爸爸的生命结束,这是个非常奇怪的愿望,之所以会希望自己深爱的这个人死去,是因为我看到了他所遭受的折磨,到那个时候,死亡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一种解脱。爸爸想在临终前回到家里,但是医生认为,以他的状况已经没法挪动地方。
2016年3月9日的早晨,爸爸突然精神很好,完全不是前面几天的样子,他坐在床上,眼神清澈,冲我灿烂地笑着说:“好了,我的小洛特,咱们今天回家。”他狡黠地冲我挤挤眼睛,我也冲他挤了挤眼睛:“好,咱们今天回家,爸爸。”护工、妈妈、卡勒和我一起想方设法,让爸爸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跟我回到了家。其间,我们要做的事情包括弄清楚药品清单,订护理床,把床支起来,准备轮椅,借输液架,安排接送。爸爸开心地表示感谢,他坐在轮椅上拥抱我,并在我脸颊上使劲亲了一下。
那天晚上,爸爸在家里走了,所有他爱的人都陪在他的身边,我们睡在他床边的床垫上。爸爸被安葬在施万贝格的树林中,那是既美好又哀伤的一天,从那之后,爸爸的树成为我一个特别的静心的去处。就是在那个时候,我重又意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而我在生活中又是多么缺少与自然的联系。将骨灰盒放进泥土中时,阳光穿透厚厚的云层,正好照在爸爸那棵美丽的榉树旁的坑上,与爸爸希望的一样。
陪伴爸爸的那段日子里,我不但仔细思考了死亡这件事,同时也思考了生命和生命的意义。我意识到每一个瞬间是多么重要,当下是多么重要。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我真正拥有的只有现在的这个瞬间,不管我做了什么,这个现在都是转瞬即逝。爸爸知道那个沉重的诊断结果后,突然就不剩多少时间,当时,我仔细回想了他曾经有过什么伴随一生的大梦想。记得小时候,我坐在他腿上,他神采飞扬地对我说:“等退了休,我要开着拖拉机,拉着马戏团的大篷车去环游地中海,那才叫棒呢!”想到这个梦想永远也无法实现了,我的心都碎了。
但是再后来,我就顾不上继续去想这件事,我沉浸在失去父亲的悲伤中,每次要睡下的时候,眼泪就会止不住地往下流,我只能到客厅里去写日记,把心里想到的一切都写下来。等我终于能睡得着觉了,又得克服心灵创伤带来的反应。心里的阴影让我不敢一个人从卧室去卫生间,我总是会在各个角落看到一个死去的男人,还有各种可怕的画面。我常常会叫醒男友托马斯,让他陪我穿过走廊。恐惧渗透进我的生活,我渐渐感到无力控制它。以前,我对黑暗抱有的是敬畏,现在感到的则是恐慌,这种恐慌让我动弹不得,也让我的生活变得艰难。明知道那画面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但我就是没法自己待在家里。不过,越是思考死亡这件事,放任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我的恐惧感反倒越少。如果不专门留出时间去做这件事,我的身体就会找一个发泄的方式,发泄的出口显然就是我的惧。当时我没有去看医生,因为一开始,我并没有觉得这种恐惧是病态的,想试着自己克服,毕竟这恐惧是从自己内心生出的。
生活中的很多事,我都想讲给爸爸听,但爸爸再也不能给我讲他自己的生活和梦想,而且他自己唯一的那个大梦想也永远无法实现了,这一点尤其让我感到伤心。
我于是想起自己心里也揣着这样一个梦想,并且总是在用“等到那一天,我就……”这样的话搪塞自己。“等到那一天……”,总会不断有新的理由让我们说等到那一天,谁知道等到那一天的时候,我还在不在!
戏剧学校的学习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决定不再等,我要实现那个带着毛驴去徒步的梦想。我心里想的是:“现在不做,就永远也不会做。”就这样,我的冒险之旅开始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