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大家访谈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大家访谈录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2.85 4.9折 10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校报编辑部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00308890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8元

货号31581923

上书时间2024-06-28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书选取我校一级学科中师德高尚、造诣深厚的学术领军大家,如“人民教育家”荣誉称号的获得者高铭暄先生,我国人口学、老年学学科开拓者百岁老人邬沧萍先生,新中国“大金融”学科体系的主要设计者黄达先生,清史编撰工程的主要负责人戴逸先生等,以期以大师为榜样,胸怀“国之大者”,心存民族大义,树立远大理想,存蓄浩然正气,师生共计,教学相长,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在“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中奋楫起航。



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校报编辑部主要负责学校重要新闻采编、学校重点工作深度报道、采访知名校友撰写人物通讯等方面的工作。主编:郑水泉;执行主编:杨伟国 陈骊骊;采编人员:郭琪 杨默 刘晓阳 刘诗萌 毕?h 阴志?Z 赵禾 蒋利华 陈冉 李璨 袁源



目录
邬沧萍:穿越百年沧桑 丹心终系家国
黄达:探浩渺金融天地 倾一生求真求实
戴逸:履霜坚冰至 涓水汇洪流
方汉奇:寻新闻之史脉 扬大家之正气
李震中:经世立学 矢志报国
许征帆:胸怀家国之大义 求索主义之真理
何沁:躬身党史数十载 潜心著述著真章
高铭暄:鲐背之年仍胸怀 “国之大者”
胡钧:笔下千钧 昂藏万仞
严瑞珍:踏遍千山万水 心寄田垄之间
赵履宽:拓劳人之学 育桃李芬芳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信仰播种人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欲为大学,必有大师。 2022年五四青年节前,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广大教师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殷殷期待,谆谆嘱托。 从陕北公学到华北联大,从华北大学到中国人民大学,85年来,一批又一批大先生汇聚这所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共同奏出与共和国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时代交响乐。 这里名师辈出,俊彦云集。已故名师大家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华、尚钺、吴景超、李景汉、庞景仁、石峻、缪朗山、李秀林、徐禾、塞风、许孟雄、孟氧、佟柔、戴世光、刘铮、查瑞传、苗力田、吴大琨、萧前、林文益、阎达五、阎金锷、方生、高鸿业、钟契夫、吴宝康、彭明、彦奇、曾宪义、宋涛、萨师煊、王传纶、李文海、许崇德、刘佩弦、周诚、王思治、方立天、郑杭生、夏甄陶、周升业、罗国杰、蓝鸿文、甘惜分、黄顺基、庄福龄、孙国华、李占祥、高放、卫兴华、周新城、胡乃武、陈共、赵中孚等,尽管他们的身影已经渐渐远去,但人大人会永远铭记他们在各自学科领域中的卓著成就,会永远铭记他们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的坚实基础。 岁月更迭,光阴荏苒,任书卷泛黄、年华老去,却道“未染是初心”。85年,我们“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底气未尝更改,“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决心不敢稍怠,一代又一代的大先生,为“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很好贡献。这是一群大先生传道授业的崇高追求,这是一所大学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如今的人大校园,仍有如邬沧萍、黄达、戴逸、方汉奇、李震中、许征帆、何沁、高铭暄、胡钧、严瑞珍、赵履宽、陈先达等一批心系教育、情牵学子的老一辈学术大师,以旺盛的学术生命力、永不停歇的创新精神和孜孜以求的治学态度,引领学科建设屹立于学术高原之巅。 “为学当如金字塔,要能博大要能高。”这是百岁老人,我国人口学、老年学的学科开拓者邬沧萍教授“治学报国”的不懈追求。 “教育乃我之事业,科学乃我之生命。”这是“人民教育家”、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高铭暄教授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的坚定志向。 “有限的人生,溶人力的洪流会化作永恒!”这是“全国好看教师”陈先达教授“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勇毅担当。 举办一级岗位教授聘任及荣退仪式,开展“吴玉章师德师风大讲堂”“优秀教师教学经验分享”,组织学校师德优选集体和师德标兵评选,一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致力于塑造培育新时代大先生的良好氛围,持续加强榜样选树宣传力度,讲好“人师”故事,传播“人师”声音。 旗帜高展,使命高悬。 今年,我们在《中国人民大学》报历史文稿的基础上,兼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中国高等教育》等国内主流媒体的相关稿件,选取其中部分作品结集成册,出版《大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大家访谈录》一书,回顾大先生们负笈求学、追求真理、勤于治学、教书育人的人生历程,以期弘扬老一辈人大学人的治学品格和道德风范,展现这所以“人民”为名的大学85载传承不绝的精神薪火。 我们坚信,有大先生们甘为人梯、循循善诱,有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教师成为育人事业的中流砥柱,我们一定能建成扎根中国大地、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的世界很好大学,为国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愿学术之火永恒,愿思想之树常青! 邬沧萍,出生于1922年,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我国人口学、老年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我国最早一批人口学硕士、博士生导师之一。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英文版)编委,《人口研究》杂志名誉主编。曾任中国老年学学会会长,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人口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市老龄科研中心名誉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专家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老年医学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人口研究机构联合会常务理事,国际计生联亚太地区常务理事,国际老年学会亚大分

精彩内容
 欲为大学,必有大师。
2022年五四青年节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
者。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广大教师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
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殷殷期待,谆谆嘱托。
从陕北公学到华北联大,从华北大学到中国人民大学,85年来,一批又一批大先生汇聚这所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共同奏出与共和国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时代交响乐。
这里名师辈出,俊彦云集。已故名师大家吴玉章、
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
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华、尚钺、吴景超、李景汉、庞景仁、石峻、缪朗山、
李秀林、徐禾、塞风、许孟
雄、孟氧、佟柔、戴世光、
刘铮、查瑞传、苗力田、吴大琨、萧前、林文益、阎达五、阎金锷、方生、高鸿业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