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琵琶洲
  • 琵琶洲
  • 琵琶洲
  • 琵琶洲
  • 琵琶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琵琶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0.56 3.8折 2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九九|责编:郭聪//王苗

出版社天天

ISBN9787501618323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8元

货号31695042

上书时间2024-06-28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九九,本名郭黛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湖北省枝江市作协副主席。曾获2016年度冰心儿童文学奖,第二届“大白鲸世界杯”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奖,秦文君文学奖等。出版有长篇儿童小说《牛背雨》《朱砂》《瓷碟的歌》《住进村庄的巫女》《蝶舞轻扬》《胭脂云》,短篇小说集《古多多的金树叶》,童话绘本《送你一朵粉莲花》《暖暖的手套房子》《神奇的颜料》《春天的小窝》等

目录
第一章 小木船
第二章 绊脚石,掩护兵
第三章 洲上时光
第四章 黄昏的枪声
第五章 很棒很棒的树屋
第六章 黑褐色的风暴
第七章 爷爷的故事一箩筐
第八章 一块明朝的石碑
第九章 寻找失踪的“小江”
第十章 疏花
第十一章 洲上来客
尾声
后记

内容摘要
《琵琶洲》是一部关于长江保护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作品通过一位退休老人倔强地带着两个小孙子洲洲、逗逗保护琵琶洲生态环境的举动,以纯真的儿童视角描绘了琵琶洲珍贵的风物,讲述了保护这片孤洲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危机、困难,从而串联起生态保护、长江保护、文物保护、文明传承等多重主题。
作者巧妙地塑造了爷孙两代人,通过爷爷的坚持和他的故事,为后代讲述琵琶洲的美好,带他们亲眼看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除了生态保护、长江保护等“保护”主题,作品难能可贵地注入了“回归”主题。在爷孙努力保护孤洲的同时,小主人公一直惦记着爷爷的“宝贝”,实际上那是一个类似陀螺的东西,名叫“尜尜”。在作品的最后,爷爷将这个东西交给了“我”,这样的传承升华了作品的主题。

精彩内容
这本书的灵感来源于关洲。
关洲即为书中的琵琶洲。因古时候官府曾在此设立关卡,所以取名关洲(又名官洲)。在我看来,它就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干净,自然,野逸。
它位于长江中游主航道以北,湖北省枝江市顾家店镇以南的位置。虽然与我所居住的小城只有四十分钟的车程,但我一直想去却没能去。曾经许多次经过那里,我也只是隔着长江远远地看上一眼。因为想去洲上并不容易,至少需要一条船。这个浮于长江中央的小洲就像一把古朴的琵琶,远离世人,独自吟唱,惹得我心猿意马。
直到2019年的暮春,我才如愿去了洲上。
到了那儿,我立马被震撼到了。树林,草场,牛马,石滩……这些闲美的风物就像电影里的画面扑入我的眼帘,让我忍不住尖叫。它可能是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原生态的美景,没有一点点人为加工和破坏的痕迹,美得令人窒息。我甚至想,如果地球上还剩下最后一块没有被污染的土地,那一定是它了。洲上无人居住,是鸟的天堂,还是珍稀植物疏花水柏枝的故乡。我们在散步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鸟儿,还有成群的野鸡,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宛若风铃。起风的时候,柳絮满天飞舞,如鹅毛大雪从天而降。我的灵魂被摩挲着,随之起舞。
临走时,我有了写它的冲动。我想让不认识它的人都知道在六千三百多公里的长江中还有一个这样的绿洲。它很小,在中国地图上可能只是一个小点儿,也可能连个点也没有,但它的确存在。它的存在是一个奇迹。
创造这个奇迹的不是人类,而是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大自然没有哪一天是静止的。它每分每秒都在调动身体的部件去完成对山河大地的修复和改造。风起云涌,雨雪潇潇,草木生长与凋零,江水日夜奔流……多年的冲刷,堆积,根植与浇灌才能造就一个奇迹。所以,在写到洲上的风物时,我的笔心生敬畏。如果这颗敬畏之心能浸润在作品的骨髓里,让读到它的人也能对大自然生出一丝敬畏,那么我的创作才会有价值和意义。
关洲只是大自然在长江中央雕琢的作品之一。我所生活的这块地方,还有百里洲,马羊洲,火箭洲,鸡兔岛等。我相信,在那些我不知道的地方,在整个长江流域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洲和岛。它们都是长江的孩子,被长江催生,养育。然后在漫长的岁月中,催生和养育出一代又一代人。人类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消磨大自然的物华天宝,心里长出的却是比大自然更蓬勃的欲望。欲望摧毁了敬畏之心,于是就有了破坏。
“破坏”是人类在辉煌的发展和建设中需要特别警惕的一个词语,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识到这点。所以,在这本书里,我植入了生态保护,长江保护和文物保护的主题。事实上,这些于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文化而言,迫在眉睫。我真心希望生活在长江沿岸的人都能成为它的保护者,而不是破坏者。
作品中的爷爷不是虚构的人物,他是有真实原型的。他叫薛传根,曾担任堤防管理段段长,跟水打了三十多年交道,退休后仍热衷于这份工作,被评为“中国好人”和“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我第一次去洲上,就是他用船把我和几个朋友渡过去的。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目光炯炯,精神矍铄。他跟我们说起洲上的草木和雀鸟,如数家珍。后来,从同行的朋友那里,我慢慢知道了他更多的事:筹资五百多万元,引领乡亲们在江滩上种植二十六公里长的防浪林;冒险阻止盗沙贼、偷树贼,差点丧命;山洪暴发时下河抢险;守护关洲,救助江豚,繁殖疏花水柏枝……这个平凡的爷爷做了很多神奇的事。他是保护长江的英雄,是关洲的守护神,我没有理由不将他写进这部作品里。但我很警惕,不能将他写成一个人人歌颂的英雄。我笔下的老人是一棵苍劲而朴实的植物,他头顶苍穹,脚踩泥土,骨子里长着正直,慈悲,倔强和韧性。
除了保护,这本书还包含另一个主题:回归。
小时候,我们都渴望像小鸟一样快点儿飞出去,飞得越远越好,似乎离故乡越远越能证明自己的成功。可是,有一天我们却突然发现走遍千山万水,最美的仍是故乡,最放不下的也是故乡。写这本书时,我是带着深深的故土情结的。这种情结使得我将自己的思想寄托在主人公身上,而书中的爷爷不得不对故土一往情深,最终回到了故土。这是文学的意愿,也是我的个人意愿,与人物原型的心愿竟不谋而合。 除此之外,我还将“尜尜”安插进去,作为故事发展的线索。这个俗名叫陀螺的土玩具曾是几代人共同的童年记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孩子已很难再见到它的踪迹了。之所以让它出现,是因为它不仅象征着一个家族的“根”,还承载着火种的使命。随着时光的流逝,琵琶洲会越来越老,爷爷也会越来越老。如果有一天,爷爷老得走不动了,再也没法去洲上,谁来继续守护这片故土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年轻人都想着奔赴大城市,谁愿意回到乡下,回到故土?想来想去,我还是决定把这枚火种交给老人的孙子。他不仅仅是爷爷的孙子,还是这片土地的孙子,是中华大地上千千万万个孙子中的一个。爷爷一直寻找着尜尜,最后把尜尜交到孙子手中,等于完成了薪火相承的仪式。而“回归”这个主题在传承和沿袭中才能更为圆满。
说到这里,我想起我们这里有个岛上书店。它位于四面环水、交通不便的江心洲——百里洲小镇上,专门给生活在洲上的孩子们免费提供图书。书店的创办者木兰姑娘就是“回归”的典型。她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大城市的优厚待遇,回到家乡开了这家公益书店。她有个美丽的梦想:希望孩子们能从百里洲到全世界,再从全世界回百里洲。而我的想法与她的梦想惊人相似:我希望普天之下,所有的孩子都能从自己的故乡抵达全世界,然后从全世界回到自己的故乡。那样,故乡才不会被它的孩子们遗忘,才会更好地被守护和建设。 为了让爷爷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这本书里还虚构了奶奶、爸爸、洲洲、逗逗、旅游局局长、文物鉴定师等人物。在事件交织的密网里,有些来自真实的生活,有些来自于我的童年记忆,有些来自于我的想象,还有一些则来自于我对生活对这个时代的印象。它们相互交织,虚实结合。所以,在阅读中不可以将它视为现实人物和生活的百分百拷贝。
琵琶洲也如此,它只是我印象中的琵琶洲。它的美丽和神秘只存在于我的视野和灵魂之中。我在描述时,只忠实于我自己的感知系统和审美取向。也许在你眼里,它是另外一种样子。
无论如何,我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它,感受到它。爱它,并呵护它。
因为这个世界,长江只有一条,洲却不只一个。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