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幻文学群星榜--纤维
  • 科幻文学群星榜--纤维
  • 科幻文学群星榜--纤维
  • 科幻文学群星榜--纤维
  • 科幻文学群星榜--纤维
  • 科幻文学群星榜--纤维
  • 科幻文学群星榜--纤维
  • 科幻文学群星榜--纤维
  • 科幻文学群星榜--纤维
  • 科幻文学群星榜--纤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科幻文学群星榜--纤维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7.92 2.3折 33.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慈欣著,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业委员会 编

出版社山东教育

ISBN9787570115075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3.8元

货号31214253

上书时间2024-06-28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1963年出生,祖籍河南,长于山西。高级工程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被公认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代表作有《三体》《流浪地球》《球状闪电》《镜子》等。其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
自1999年处女作《鲸歌》问世以来,刘慈欣已发表约400万字,包括10部作品集、7篇长篇小说、16篇中篇小说、18篇短篇小说,1部评论集以及部分评论文章。其作品蝉联1999年至2006年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2011年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奖、2015年获得世界科幻协会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目录
目录
        流浪地球 / 001
圆圆的肥皂泡 / 039
纤维 / 063
微观尽头 / 073
太原诅咒 / 081
时间移民 / 099
镜子 / 119
欢乐颂 / 175
地球大炮 / 205

内容摘要
刘慈欣的作品恢弘大气、想象绚丽,具有科学内涵和人文思考,深受各年龄层读者的喜爱。本书共收录了《纤维》《流浪地球》《微观尽头》《时间移民》《地球大炮》等9篇经典的科幻作品。
《纤维》地球是黄色的?地球有三个卫星?几个地球人碰面,却连最基本的问题也达不成共识。纤维宇宙中的地球虽然相似,但差别很大。一次偶然的纤维迷误,开启了一个比较浪漫的故事。
《微观尽头》科学家通过轰击小小的夸克,试图窥探物质世界最深层的秘密,结果出现了宇宙反转。当微观走到尽头就回到了整个宏观。
《流浪地球》讲述了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逃离太阳系,前往新家园。改编自本书的同名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一经上映,深受人们喜爱,国内累计票房突破46.87亿。

主编推荐
1.亚洲首位“雨果奖”获得者、中国科幻领军人物刘慈欣向广大读者推荐的经典科幻作品,为我们呈现一个奇思妙想、精彩绝伦的科幻世界。

2.本书精选了刘慈欣多篇银河奖获奖作品,如《流浪地球》《地球大炮》《镜子》《圆圆的肥皂泡》。

3.对宇宙的好奇、想象与探索是人类从古至今不曾停歇的热爱。在刘慈欣的作品中,他奇丽诡谲的想象力如天马行空般肆意驰骋,并成功地将特别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将科学的内涵和美感、自然的伟大力量和对人文的思考呈现在读者面前。

4.用科学讲故事,从宇宙奇点到浩瀚星辰,刘慈欣邀你一起探索神奇瑰丽的“纤维”宇宙,共同踏入无限可能的未来世界之旅。

5.本书选自《科幻文学群星榜》,一套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业委员会联合其他科幻组织,共同推出的科幻书系。聚集中国科幻力量——42位知名科幻作家,涵盖近400篇很好科幻作品,打造了规模庞大且专享的华语科幻经典选集!

6.周忠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岩(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王晋康(优选华语科幻星云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姚海军(《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陈楸帆(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联袂推荐!

7.刘慈欣用旺盛的精力建成了一个光年尺度上的展览馆,里面藏满了宇宙文明史中科学与技术创造出来的超越常人想象的神迹。进入刘慈欣的世界,你立刻会感受到如粒子风暴般扑面而来的澎湃的激情——对科学,对技术的激情。正是这种激情,使他的世界灿烂银河之心。这激情不仅体现在他建构宏大场景的行为上,也体现在他笔下人物的命运抉择中。那些被宏大世界反衬得孤独而弱小的生命的这种抉择从另一个角度给人震撼,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
——《科幻世界》副主编:姚海军

精彩内容
 一 刹车时代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
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
的时候,那时地球刚刚停止转动。
地球自转刹车用了四十
二年,比联合政府的计划长了三年。妈妈给我讲过我们全家看最后一个日落的情景,太阳落得很慢,仿佛在地平线上停住了,用了三天三夜才落下去。当然,以后没有“天”也没有“夜”了,东半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有十几年吧)将处于永远的黄昏中,因为太阳并没有完全落至地平线以下,还在半边天上映出它的光芒。就在那次漫长的日落中,我出生
了。
黄昏并不意味着昏暗,地球发动机把整个北半球照得通明。地球发动机安装在亚洲和美洲大陆上,因为只有这两个大陆完整、坚实的板块结构才能承受发动机对地球巨大的推力。地球发动机共有一万二千台,分布在亚洲和美洲大陆的各个平原
上。从我住的地方,可以看到几百台发动机喷出的等离子体光柱。你可以想象一个巨大的宫殿,有雅典卫城上的神殿那么大,殿中有无数根顶天立地的巨柱,每根柱子像一根巨大的日光灯管那样发出蓝白色的强光。而你,是那巨大宫殿地板上的一
个细菌,这样,你就可以想象到我所在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了。其实这样描述还不是太准确,是地球发动机产生
的切线推力分量刹住了地球的自转,因此地球发动机的喷射必须有一定的角度,这样天空中的那些巨型光柱是倾斜的,我们处在一个将要
倾倒的巨殿中!南半球的人来到北半球后突然置身于这个环境中,有许多人会精神失常。比这景象更可怕的是发动机带来的酷热,户外气温高达七八十摄氏度,必须穿冷却服才能外出。在这样的气温下常常会有暴雨,而发动机光柱穿过乌云时的景象简直是一场噩梦!光柱蓝白色的强光在云中散射,变成由无数种色彩组成的疯狂
涌动的光晕,整个天空仿佛被白热的火山岩浆覆盖。爷爷老糊涂了,有一次被酷热折磨得实在受不了,看到下大雨喜出望外,赤膊冲出门去,我们没来得及拦住他。
外晒点已被地球发动机超高温的等离子光柱烤热,把他身上烫起了一层皮。
但对于我们这一代在北半球出生的人来说,这一切都很自然,就如同对于刹车时代以前的人们,太阳、星
星和月亮是那么自然。我们把那以前人类的历史都叫作前太阳时代,那真是个让人神往的黄金时代啊!
我在小学入学时,在一
门课程中,教师带我们班的三十个孩子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这时地球已经完全停转,地球发动机除了维持这个行星的这种静止状态外,只进行一些姿态调整,所以从我三岁到六岁的这三年中,光柱的光度大为减弱,这使得我们可以在这次旅行中更好地认识我们的世界。
我们首先近距离见到了地球发动机,是在石家庄附近的太行山出口处,那是一
座金属的高山,赫然耸立在我们面前,占据了半个天空。同它相比,西边的太行山山脉如同一串小土丘。有的孩子惊叹它如珠峰一样高。
我们的班主任小星老师是一
位漂亮姑娘,她笑着告诉我们,这座发动机的高度是一
万一千米,比珠峰还要高一
千多米,人们管它们叫“上帝的喷灯”。我们站在它巨大的阴影中,感受着它通过大地传来的振动。
地球发动机分为两大类,大一些的叫“山”,小一些的叫“峰”。我们登上了“华北794号山”。登“山”比登“峰”花的时间长,因为“峰”是靠巨型电梯上下的,上“山”则要坐汽车沿盘“山”公路走。我们的汽车混在不见
首尾的长车队中,沿着光滑的钢铁公路向上爬行。我们的左边是青色的金属峭壁,右边是万丈深渊。车队是由50吨的巨型自卸卡车组成,车上满载着从太行山上挖下的岩石。汽车很快升到了5000米以上,下面的大地已看不清细节,只能看到反射的地球发动机的一片青光。小星老师让我们戴上氧气面罩。随着我们距喷口越来越近,光度和温度都在剧增,面罩的颜色渐渐变深,冷却服中的微型压缩机也大功
率地忙碌起来。在6000米处,我们见到了进料口。一
车车的大石块倒进那闪着幽幽红光的大洞中,一点声音都没传出来。我问小星老师地球发动机是如何把岩石做成燃料的。
“重元素聚变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现在给你们还讲不明白。你们只需要知道,地球发动机是人类建造的、力量最大的机器,比如我们所
在的‘华北794号’,全功率运行时能向大地产生150亿吨的推力。”我们的汽车终于登上了顶峰,喷口就在我们头顶上。由于光柱的直径太大,我们现在抬头看到的是一堵发着蓝光的等离子体巨墙。这巨墙向上伸延到无限高处。
这时,我突然想起不久前的一堂哲学课,那个憔悴的老
师给我们出的一个谜语。
“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
这墙是什么?”我打了一个寒战,接着
把这个谜语告诉了身边的小星老师。她想了好大一会儿,困惑地摇摇头。我把嘴凑到她耳边,把那个可怕的谜底告诉她。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