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 新时代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 新时代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 新时代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时代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3.37 5.1折 65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志明主编祝灵君卢毅陶元浩副主编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22313863

出版时间2022-09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65元

货号31517245

上书时间2024-06-28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志明主编祝灵君卢毅陶元浩副主编张志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党建研究会副秘书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参加十五大以来相关党代会和中央全会文件前期调研起草工作,并于2006年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做辅导讲座。专著《从民主新路到依法治国》曾荣获“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

目录
第一章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
  第一节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
  第二节  坚持和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
  第三节  坚持和确保党始终掌握领导权
  第四节  坚持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第二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一节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第二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意义
  第三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具有鲜明问题导向
  第四节  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
第三章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第一节  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和指导方针
  第二节   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主线、统领、根基和着力点
  第三节  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
  第四节  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目标要求
  第五节  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八项部署
第四章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第一节  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
  第二节  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第三节   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第四节  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第五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一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第三节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第六章  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第一节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
  第二节  把新时代党的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
  第三节   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第四节  集聚爱国奉献各方面优秀人才
第七章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推进基层组织创新
  第一节  基层党组织的地位
  第二节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
  第三节  突出政治功能
  第四节  加强党支部建设
  第五节  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创新
第八章  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
  第一节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第二节  作风建设的核心在于密切党群关系
  第三节  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第四节  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第九章  建设清正廉洁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第一节  反腐败是政党建设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第二节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第三节  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第十章  进一步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第一节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制度成果
  第三节  进一步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思考
第十一章  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第一节   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
  第二节  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的新要求
  第三节  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的途径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以新时代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现实问题导向为关注重点,围绕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方面展开论述,突出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大党建格局的重大创新和鲜明特色,并紧密结合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实践的时代之思中贯通起历史与未来的理论,对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精彩内容
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复兴的前提是曾经兴旺过。中国作为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古国,曾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不用说“汉唐盛世”,就是到了近代17、18世纪,即清朝的康雍乾时期,中国在不少方面依然居于世界前列。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记述道,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它在伦理道德和治国理政方面堪称首屈一指”。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却开始遭受西方列强侵扰,民生凋敝,国势衰弱。外国资本主义不断侵略中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清朝统治者却在闭关心态和锁国政策驱使下,昧于世界大势的变化,饱尝落后挨打的苦果。
然而,中华民族并没有屈服,中国人民通过前仆后继的英勇抗争,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拯救民族危难。孙中山鉴于“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的状况,第一个响亮地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进行的种种斗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跨出了一大步。但是,各种救国的方案最终都没有取得成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
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的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日起即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并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进行了艰苦探索和顽强斗争。实现民族复兴,首先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在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历经28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的复兴开始了新纪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性飞跃。为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各种阻碍民族复兴的思想和体制障碍,激发起人民群众磅礴的创造力,极大地激发和发展了生产力。经过艰苦奋斗和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都更接近梦圆之时。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是把国家追求、民族向往、人民期盼融为一体的梦,是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的梦。哪个政党能够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谁就能够赢得民心民意,谁就能成为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肩负起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历史已经雄辩证明,而且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三、发扬和践行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是在人民群众中生长和发展起来的。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认识论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具体运用,是我们党的独创性贡献和根本政治优势,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党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核心问题是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执政后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因为执政的地位很容易使党员干部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沾染官僚主义习气,进而产生脱离群众的危险。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