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春秋学与理学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宋代春秋学与理学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70.8 5.5折 12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侯步云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84773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31192571

上书时间2024-06-28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侯步云,女,1979年生于河北南宫,历史学博士,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著有《北宋学研究》,参与撰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春秋》学与理学研究”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五经学与理学关系研究”“儒家气节观的历史嬗变研究”两项。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宋代学人研究《春秋》的前提条件
  第一节  两宋社会危机与儒学困境
  第二节  朝廷与学人的努力及《春秋》在其中的影响
    一  科举改革
    二  排斥佛老,怀疑经传
第二章  回归儒家之道的《春秋》研究
  第一节  疑经惑古中的《春秋》研究
    一  范仲淹:《春秋》“褒贬大举,赏罚尽在”
    二  欧阳修对《春秋》的理性认识
  第二节  “宋初三先生”论《春秋》
    一  胡瑗、石介致用性的《春秋》观
    二  孙复《春秋》学的“尊王”思想
  第三节  刘敞体系化的《春秋》学
    一  王道之下的《春秋》五书
    二  经、史关系与经、传关系
    三  “《春秋》之义,王道也”
第三章  政治重压下的《春秋》学——研究路向的转变
  第一节  《春秋》学的转折
    一  两大公案考
    二  王安石与《春秋》的关系及其影响
  第二节  苏辙与《春秋集解》
    一  《春秋集解》产生的内外缘由
    二  “道”“势”下的《春秋》
  第三节  “王道”《春秋》:孙觉《春秋经解》
    一  《春秋经解》的缘起
    二  “《春秋》,假鲁史以载王道”
    三  《春秋经解》解经方法
第四章  理学初步发展中的《春秋》学
  第一节  理学奠基者之辅助性的《春秋》观
  第二节  程颐以“理”解《春秋》
    一  “经所以载道也”
    二  “学《春秋》可以尽道”
    三  《春秋传》的具体内容
  第三节  体用结合的胡安国《春秋传》
    一  胡安国论“致知”
    二  《春秋》“史外传心”
    三  体用合一而偏于用的《春秋传》
  第四节  《春秋》研究方法的新探索
    一  崔子方以例与“理”解《春秋》
    二  萧楚专题性研究《春秋》
    三  叶梦得《春秋》学体系
第五章  理学框架下的《春秋》学
  第一节  道南学派之《春秋》观
  第二节  朱熹《春秋》学
    一  朱熹经学思想
    二  朱熹对《春秋》的整体看法
    三  朱熹对《春秋》具体经文的理解
第六章  理学与史学交融中的《春秋》研究
  第一节  史学之《春秋》

内容摘要
本书致力于系统地整理研究宋代学人研究《春秋》的情况,尤其是其与理学的关系,揭示其历史的和逻辑的发展进程。创新之处一是在思路与方法上,强调思想史与学术史的结合,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探寻宋代《春秋》学发展合历史、合逻辑的发展过程;二是在内容上,以理学的兴起、发生、发展、顶峰为参照,考查《春秋》学在其中由主动到被动再到“独立成长”的发展历程。通过对两宋《春秋》学进行比较系统的思想学术史研究,发掘其在学术方面的价值,为进一步研究明清以至近现代的《春秋》学发展奠定基础,且突出两宋《春秋》学的义理特征,寻找其与理学的关系,扩展理学以至于儒学研究的学术视野、史料范围。围绕一些相关的具体学术问题展开讨论,为进一步澄清某些《春秋》学学术问题提供思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