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珞珈子规啼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珞珈子规啼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4.74 5.7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道玉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29070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31660998

上书时间2024-06-27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刘道玉,有名教育家,化学家,社会活动家。曾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武汉大学校长等职务。1985年获得法国政府授予密特朗总统优选勋章;2008年被媒体评选为30名教育风云人物;2012年被《南方周末》评选为“中国梦践行致敬杯”获得者;2013年被《科学中国人》杂志评选为杰出的大学校长。出版教育专著多部。

目录
…目录…
第一辑子规啼血春不归
教育者的真功夫是“读懂人”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读后感/00
大学是学术共同体/00
大学如何成为创新的发动机/0
让校园成为智慧园
——贺《文化校园》专版创刊/0
大学校长应亲事教育改革实验/0
校长要有博爱的胸怀/0
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和捍卫大学之道/0
论学习的本质特征与目的/0
论爱在教育中的灵魂作用/0
论大学教师的素质与魅力/0
论教师的自我解放/0
教师的真功夫在于“导”/0
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大师/0
呼吁复兴古代书院教育模式/0
中国急需构建精英教育体系/0
以“智慧”超越“知识”
——云时代,大学需要崭新的教育理念/
大学生怎样觅得自己的志趣/
学生学习优劣的区别在哪里/
我们怎样觅得创新创业的灵感/
怎样培植教师的爱心/
怎样办好“少年班”/
恢复高考40年:回顾与展望
——恢复高考的关键的座谈会/
学术研究可以慢下来/
教育需要乌托邦的想象力/
如何走出中国出版恶性循环的怪圈/
教育不能被虚荣心所绑架/
功利化是中国教育的病根/
第二辑瞻前顾后看教育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科学研究方法学》(代序)/
自觉认识与运用高等学校管理的规律
——《高等学校管理学》(代序)/
可贵的教育探索精神
——《成才主道是家庭》(代序)/
赞颂教育实验精神
——《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怎样的革命》(代序)/
《朱永新教育演讲录》序言/
教材改革有益的探索
——《教材研究导论》序言/
文化能够影响和改变世界
——《盛隆文化读本》(代序)/
一个被耽误了的文学家
——《岁月流沙》(代序)/
教育实验的播火者
——《极目新教育》(代序)/
为有源头活水来
——《新闻采访写作案例教程》(代序)/
家书抵万金
——《枫叶家书》(代序)/
一个特殊人才的成长之路
——《一袭香黛:航宇旗袍诗集》(代序)/
教育家既要有“见”又要有“行”
——《问家长——一个教育局长的反思》(代序)/
珞珈诗派的大旗高高地擎起来
——《珞珈诗派丛书》(代序)/
开创社区教育的新天地
——《社区学习共同体》(代序)/
知行统一的新教育实验潮
——傅东缨《探路者——新教育实验流金岁月》(代序)/
民国教育的本相
——李明杰、徐鸿《暮雨弦歌——西德尼·D·甘博镜头下的民国教育》
(代序)/
校友是母校的一座“金矿”
——广东省武汉大学校友会《羊城珞珈情》(代序)/
余仲廉的博学创业和慈善之路
——余仲廉《博学风韵》(代序)/
大学生成才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伍阳《中国教育问题探究》(代序)/
课程改革大胆创新的尝试
——高泽金《专创融合及其方法论》(代序)/
《珞珈之子文库》总序/
《大学的名片》(第二版)自序/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论》自序/
《教育问题探津》自序与跋语/
《论爱的教育》自序与后记/
《其命维新》自序与跋语/
翱翔在草原的“火凤凰”
——傅东缨《草原教育诗——屈惠华和她的圣园传奇》代序/
转变教学观念培育学生的创造力
——《转变多种角色决胜化学课堂》(代序)/
第三辑人生修炼大境界
怎样读懂“我”字/
修身养性三题/
我的后脑有反骨/
怎样做好自己清醒的梦/
怎样做一个会读书的人/
我恪守的两个信条/
我不能写这封推荐信/
我对境界的认识与修炼/
第四辑丹青难写是精神
虔诚的教育圣徒
——纪念贫民教育家武训先生逝世126周年/
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纪念李达校长九十五周年诞辰/
中国近代化学的开山鼻祖
——纪念恩师曾昭抡先生诞辰120周年/
法学泰斗韩德培晶核再生
——纪念韩德培先生诞辰110周年/
中国当代的亚里士多德
——沉痛悼念于光远先生逝世/
中国教育的一座丰碑
——纪念朱九思校长逝世5周年/
丹青难写是精神
——纪念刘介愚校长诞辰110周年/
他创造了奇迹
——沉痛悼念刘绪贻先生仙逝/
改革敢为天下先
——沉痛悼念罗征启校长/
改革开放的燃灯者
——沉痛悼念祖慰先生/
美学大师刘纲纪真善美的人生
——沉痛悼念刘纲纪先生逝世/
怀念和感恩我的老师们/
只有相思无尽处
——追忆与挚友陶文田一家相处的日子/
沉痛悼念高等教育学大师潘懋元先生仙逝/
第五辑病须爱心作良医
她是我的贤内助/
半边天突然坍塌/
灾难再一次袭来/
我们是“十二同”夫妻/
自费检查排怀疑/
我的眼泪哭干了/
拍打按摩促安眠/
调理营养保体能/
想方设法逗她玩/
婚庆赠诗表爱心/
住进楚园颐养天年/
我们共同的遗愿/
跋语/

内容摘要
《珞珈子规啼》是著名教育家刘道玉先生的一本随笔集,可将之看作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珞珈野火集》的姊妹篇。两本书名都冠以“珞珈”二字,这是作者挚爱这片山水的见证,也是作者在这里学习、工作和生活近70年情结的反映。本书收录的文章,内容包括作者对他终生挚爱的教育问题的思考,以及在80多年的人生修炼中总结出的生活智慧等。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多年来,他的个人魅力及大师风范一直感染着历届武大学子,他出版的数部著作也对众多读者产生了深刻影响。

主编推荐
有人说他是教育家,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开路者,有人说他是武汉大学永远的校长,杨小凯、邓晓芒、易中天、莫言……他一生慧识千里马,自喻为杜鹃鸟,揣着一副好心肠奔走呐喊
•刘道玉先生对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刘道玉先生八十多年人生修炼的生活智慧

精彩内容
教育者的真功夫是“读懂人”——福禄贝尔《人的教育》读后感
弗利德里希·福禄贝尔是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在世界上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他首创的幼儿园成为全世界幼儿教育普遍的重要形式,并创立了独立的教育学科分支——幼儿教育学。1817年,他按照新的教育思想创办了凯尔豪学校,在办学的若干年内,他写了很多有关人的教育文章,并于1826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人的教育》一书。约翰·裴斯塔洛齐是瑞士著名教育家,也是世界伟大的三位民主教育家之一,而福禄贝尔在办学的实践中,力求实施裴斯塔洛齐关于自然发展的教育原则,目的是培养“自由的、自觉行动的、有思想的人”。
《人的教育》是一部世界教育经典名著,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中译本出版,我不止一次阅读过这本书,它对我认识教育的本质,指导我进行教育改革的实践,都起到过指导的作用。我认为,每一个教师和为人父母者,都需要阅读这本书,它是一本教育启蒙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明白教育的真谛,另一方面能够避免许多不应该发生的教育悲剧。
绝大多数在学校工作的人也许并不真正知道学校是什么,学校应该是什么。但是如果读过了福禄贝尔的《人的教育》,我们就会茅塞顿开,从而认识到学校的真正功能。福禄贝尔认为:“要明确阐明这两个问题,必须进一步了解如下真理,即:儿童作为一个人,不仅应教给他学习对象的本身,而且还应教给他关于学习对象有关的知识,否则,教也好,学也好,都是没有思想的游戏,它们对人的头脑和心灵、精神和感情不会发生任何作用。”他是最早提出教育应当是思想游戏,而不仅仅是知识游戏。从根本上说,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训练头脑、滋润心灵、培育感情和激励创造精神,这些都比单纯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可是中国学校教育在唯分数论的主导下,却把这些心灵教育的内容都忽视了。
在讲到高等教育时,福禄贝尔认为:“高等学校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很好地进行观察,即打开学生获得外部和内部知识的心灵的眼睛……高等学校将重新成为它们应当成为和想要成为的那样,即成为认识最高精神真理的学校,成为学生自己的生活和在行动中体现这种真理的学校,成为智慧的学校。”福禄贝尔的教育理念是非常超前的,他认识到智慧是人类最高的目的,是人最高尚的自觉行动,无论是教育自己或是教育他人,都必须以这个目标为最高理想。
人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人进行的,他们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读懂人”,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真功夫。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够“读懂人”呢?我们的祖先造字时,“人”字只有两笔画,一撇一捺、一高一低、左右支撑,虽然字形非常简单,可是其蕴意却十分复杂,要“读懂人”的全部意义甚是不易。我积六十多年教育实践的体会,窃以为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刻解读人的深奥秘密,唯有如此才能是成功的教育。
首先,人是万物之灵,是世界最宝贵的财富,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每一个生理发育正常的人,都具有创造潜力,这是“读懂人”的核心。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他们的创造力。我研究创造教育三十多年,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撰写和出版了《创造教育书系》,目的在于推动实施创造教育,开发人人与生俱有的创造力。
其次,人是灵与肉的生命体,他们有情有义,有善恶是非,有自信和自尊。无论是孩子的父母或是学校的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受教育者当作“独立的人”看待,他们既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也不是教师铸造器中的原材料。这是育人与造器的本质区别,不得以任何借口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人格,也不得剥夺他们应该享受的童趣、快乐、民主、自由、选择权等。基于这些思想,我在20世纪80年代主持武汉大学工作时,打破了各种条条框框,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允许学生自由恋爱,允许自由选择专业,自由转系、转校,提倡自学和允许学生不听课,修满学分可以提前毕业,校外自学成才的青年通过考核录取到学校插班学习等,从而营造了武大自由之风劲吹的黄金时代。
再次,只有真正“读懂了人”,才能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游学的实践中,总结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但是,实施这一原则的前提是要充分了解受教育者,对他们的个性、爱好、优点、缺点、智商和理想等,都必须了如指掌。实事求是地说,在精英化教育时代,因材施教是可能的,而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都是巨无霸型的大学,教师不仅不了解甚至不认识学生,完全没有可能实施因材施教,所以就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因此,我认为大众化与精英化的学校应当是并存的,只有采取一对一的精英化教育,才有可能实施因材施教,也才能培育出杰出的人才,并成为培育大师成长的沃土,这是我国跻身于世界先进学术之林的需要!
(本文发表于《书屋》2016年第2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