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的眼睛/漂流屋王一梅儿童文学精品系列
  • 城市的眼睛/漂流屋王一梅儿童文学精品系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城市的眼睛/漂流屋王一梅儿童文学精品系列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65 1.9折 25 全新

库存4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一梅

出版社江苏凤凰少年儿童

ISBN9787534692802

出版时间2015-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5元

货号30619378

上书时间2024-06-27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男孩朱迪从安静的乡村来到繁华的莫城,由此开始了充满艰难,也弥漫着美好情感的城市生活。
城市里住着各种各样的人,白天他们各自忙碌,当夜晚来,临,城市里一盏又一盏灯亮起,它们就像城市的眼睛,默默关注着生活在这里的朱迪、毛毛和沙鹏。浓重的优美情调,感人至深。
王一梅的这篇《城市的眼睛》由擅长抒情童话的作家写来,自有一种浓重的优美情调,感人至深。

作者简介
王一梅,国家一级作家。苏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全国儿童文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出版图书上百余册,代表作有《鼹鼠的月亮河》《会飞的青蛙》《城市的眼睛》《书本里的蚂蚁》等。作品多次被选入小学生语文课本,并多次被译成英文、韩文出版。作品获第十届中宣部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五届国家图书奖等国家级奖、冰心儿童图书奖以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奖项。
王一梅的创作深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儿童观的影响,使其作品富有多元化的主题、丰富的想象力等特点,主张以爱来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具有真正的人文关怀。

目录
第一章  乡村和城市
  1 星河村的家
  2 再见,大黑
  3 鬼脸沙鹏
  4 五号宿舍楼
  5 爸爸像个魔法帅
第二章  蓝大衣和琴谱
  6 大黑的命运
  7 小纸船
  8 爸爸的大衣
  9 失眠的眼睛
  10 搬新家
  11 班长成了妹妹
  12 寻找失落的琴谱
第三章  雪人和合欢树
  13 暴风雨之夜
  14 爸爸留下的家
  15 心中的雪人
  16 合欢树发芽了
  17 明天就回家
  18 狗狗小黑
  19 雨中的信
第四章  男孩和狗
  20 毛威的五大罪状
  21 带小黑进城
  22 意外见面
  23 和野猫为伍
  24 “大喉咙”
第五章  离别和新旅程
  25 男孩和狗的战争
  26 四个孩子一条狗
  27 女儿的作文
  28 新的旅程
一个关于灯光的梦想(代后记)

内容摘要
 王一梅的《城市的眼睛》是一本成长小说,讲述乡村男孩朱迪从安静的乡村来到繁华都市的成长经历。作品以舒缓、轻灵的文字书写了坚强和爱,像一抹淡淡的阳光给受伤的心灵以温暖。
乡村男孩朱迪来到繁华的莫城,结识了男孩沙鹏、毛威和女孩卢晶晶,由此开始了弥漫着美好情感的城市生活。然而,朱迪眼中的万能爸爸在一个暴风雨之夜遭遇车祸,离开了人世。邻居女孩卢晶晶的爸爸离家不归。男孩毛威的爸爸在外打工。这些没有爸爸陪伴的孩子们在沙鹏一家的关怀下,在伤痛中感受了友谊,他们相互温暖,相互疗伤,走过了生活的艰辛,心灵得以成长。
这是王一梅的第一部长篇儿童小说。小说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时代大背景下,提出了“城市和乡村”“爸爸角色的缺位”等发人深思的话题,具有普遍性和先锋意义。在当前少年小说中,书写当代儿童“心灵伤痛”的作品可谓寥寥无几。作者熟悉儿童生活,关爱儿童,用温情的笔调描写了深切的疼
痛和弥散在空气里的爱,实现了她“为儿童写作,下雨天也是晴朗的”创作理念。

主编推荐
这是一部儿童成长小说,讲述从安静的乡村来到繁华都市的男孩朱迪的生活故事。这是王一梅的部儿童小说。这部小说充满童话的抒情色彩,自有一种浓重的优美情调,感人至深。小说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时代大背景下,提出了“城市和乡村”、“爸爸角色的缺位”等发人深思的话题,具有普遍性和先锋意义。在当前少年小说中,书写当代儿童“心灵伤痛”的作品可谓寥寥无几。作者熟悉儿童生活,关爱儿童,使用温情的笔调描写了深切的疼痛和弥散在空气里的爱,实现了她“为儿童写作,下雨天也是晴朗的”创作理念。

精彩内容
 莫城,距离星河村有二雨多公里。
傍晚,天上飘着红色的晚霞,空气中夹杂着汗味,朱迪一家终于到达莫城了。步行的人群、自行车流、汽车形成人流和车流,匆匆经过。
人和人之间距离很近,却似乎相隔很远。
人群渐渐散开,朱迪打量着四周:汽车、人群、高楼
、花花绿绿的广告牌。这纷纷扰扰的一切取代了安安静静的田野、河流、树林以及远山。
朱迪的目光习惯向远处眺望,而现在失去了远望的机会,他要学会向高处仰望。朱迪爸爸说眼睛不远望只近看很容易变成近视眼,爸爸的近视眼就是这样形成的。
一群女人经过,高跟鞋敲响水泥地,朱迪怀疑她们是刚从杂技舞台上下来的。
车站广场上停着许多三轮车,蹬车师傅争抢着问是不是需要住宾馆。
爸爸摆着手说:“不去宾馆,我们是住在这个城里的。”蹬三轮车的师傅看了看他们的行李,简陋得连口箱子都没有,就猜测说:“是来打工的吧?这大包小包的。天又热,便宜一些,立马就走,怎么样?去哪儿?”“去莫城大学。”爸爸说。
“啊,在大学打工啊。大学好啊,比我们在马路上干活好多了。”三轮车师傅一边用搭在肩上的毛巾擦汗一边嘀咕着。
爸爸让朱迪和妈妈上车,再把行李堆到车上,自己跟
着三轮车跑。
路灯一盏一盏依次亮起来,红红绿绿的霓虹灯照射出长长的光线,在城市中心广场汇聚成光的海洋,这是莫城最热闹的商业区,三轮车穿过这片灯的海洋,灯就像无数闪亮的眼睛,眨呀眨,晃得朱迪眼花缭乱。
三轮车拐进一条马路,路两边的梧桐树伸出枝桠,在马路上空握手。
莫城有许多这样的林荫道,秋天的时候,手掌一样的褐色树叶飘落下来,很有诗意。
不久,他们到了莫城大学门口。
蹬三轮车的师傅停车擦汗,从毛巾里拧出了许多汗水。爸爸去莫城大学传达室要了一杯凉开水,给车夫喝。
几个男生从校门口经过,正是爸爸的学生,老远就叫:“朱老师好。”蹬三轮车的师傅才知道自己看走了眼,说:“哎呀妈呀,人家是大学老师啊。”学生们看见堆在地上的包裹,都来帮忙。妈妈不好意思麻烦别人,推辞说:“我来,我来。”但是学生人多,早把行李都搬走了。
通往宿舍楼的路上,有一个篮球场。
“朱叔叔——”一个胖胖的愣小子抱着篮球,满头大汗奔跑过来,他比朱迪高出半个头。
“来,朱迪,他是沙鹏,沙伯伯家的孩子,以后你们就是好朋友了。”爸爸拍拍沙鹏的头。沙鹏才比朱迪大一
个月,个予却高了许多。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