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探险家/孙云晓教育文学系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少年探险家/孙云晓教育文学系列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9.19 2.6折 3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云晓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33957315

出版时间2018-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30723845

上书时间2024-06-27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孙云晓著的《少年探险家/孙云晓教育文学系列》是一个少年的“野蛮成长”故事;一部关注内心成长的儿童小说;一部不可多得的男孩教育宝典;与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一起,探索少年王子奇的世界,揭开中国男孩勇于探索追求、独立自信成长的密码。

作者简介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曾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
孙云晓自1972年起从事青少年教育和研究至今。1995年以来,他先后主持了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向孩子学习、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系列调查等多项课题研究。尤其是他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和十一五规划课题,关于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孙云晓主要教育作品:《夏令营中的较量》、《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用心教养----孙云晓与中外心理学名家对话》、《孩子,别慌》、《好好做父亲》、《懂方法的父母成就孩子一生》、《孙云晓教育作品集》(8卷)等。他的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全国“五个一”优秀图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孙云晓的一系列教育观点受到广泛关注。如:“儿童教育的全部使命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应试教育必然导致教育荒废”、“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21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的核心理念”等等。

目录
楔子 捅马蜂窝的孩子
家有小苗初长成
第一章  大山的孩子
第二章  一年级的“捣蛋鬼”
第三章  变成小书虫
第四章  立志成为探险家
酷爱探险的男孩
第五章  第一次探险
第六章  探险队风波
第七章  不服输的少年
第八章  以身作则
第九章  难忘的夏天
志存高远的少年
第十章  精彩的初中生活
第十一章  大森林的好朋友
第十二章  成长的烦恼
第十三章  未完的探险梦
作者后记

内容摘要
 《少年探险家/孙云晓教育文学系列》生动地讲述了一个中国男孩的成长故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中国男孩子充满雄性气息的精神世界。故事的主人公王子奇是一个在山区长大的孩子,他虽然顽皮淘气,却对探险十分着迷。他在小学四年级时,就树立起“像李四光那样做一个地质学家”的宏大志愿,他身上那种对科学知识和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也让他显得特别的与众不同……

精彩内容
 刚刚下过一场暴雨,夏季里一向波涛汹涌的大渡河,此刻更加巨浪奔腾。那咆哮着的浪头如发了疯的野牛,一
次接一次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虽然化成白雪一样的碎沫儿,还在盘算着下一轮的进攻。
南岸山坡一棵高高的大槐树上,自命不凡的蝉儿不甘心只做大河的观众,它们也成群结队地鸣唱起来。“知了——”“知了——”,蝉声此起彼伏,一阵高过一阵,大有不压倒浪涛声不罢休的架势。
突然,“知了”声戛然而止,蝉们不约而同地缩头缩尾起来。原来,一个男孩子正从树下往上瞧呢。
这是一个瘦瘦的男孩子,看上去有十一二岁的年龄,大眼大耳厚嘴唇,戴一副茶色框儿的近视眼镜。他的头上顶着用茅草编结成的伪装帽儿,手里拖着一根长长的竹竿。
怪不得蝉儿害怕,这个貌似文静的男孩子是蝉儿的克星啊!这一带的蝉儿谁不记得,他的弹弓打得极准,差不多每块石子儿都能让一只蝉儿送命。他还会用面筋粘蝉儿,一旦被他的竹竿儿碰着非倒大霉不可。瞧,这不,他又带竹竿儿来了!恐惧的蝉儿颤抖起来。
男孩子聚精会神地观察了一阵子,脸上浮现出调皮的微笑。他像个老练的猎人一样,不慌不忙地伸伸胳膊,蹲了蹲身子,样子显得挺轻松。接着,他把竹竿儿夹在腋下,如猴子一般灵活地攀住树干,“噌噌”地蹿上来。肝胆欲裂的蝉儿“扑棱棱”飞向四处逃命了。
其实,这是个误会。男孩子今天不是冲着蝉儿来的,他今天进攻的目标是——马蜂窝。
上午的语文课上,学习了《蟋蟀的住宅》这一课,他听得津津有昧儿。男孩子们谁不晓得,他的“黑旋风李逵”是常胜将军。“黑旋风李逵”本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手持两把板斧,勇猛过人。他养的那只蟋蟀是从蛇洞里捉来的,又黑又凶,所以便起名叫“黑旋风李逵”了。不过,这堂课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常老师的最后一番话。常老师说:“法国作家法布尔的这篇文章为什么写得成功呢?首先因为他观察得细致准确。你们都是快上六年级的学生了,也应该具有较高水平的观察能力。今天,语文作业就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一篇作文。”讲到这儿,常老师慈爱地笑了,她扬起右臂伸出食指在空中比画着,说:“注意啊,第一是观察!我要好好看看五(3)班谁的观
察能力最强!”说完,常老师用温和的目光环视了一遍全班同学。这个男孩子觉得,常老师望着他的时候,那目光里含有一种特别鼓励和期待的意思,因为他是学习委员嘛。也许,还因为别的什么。
老师灼热的目光点燃了大家心中的火焰。课间休息的时候,同学们都在热烈谈论自己的观察计划。有的说要观
察蚂蚁窝,有的说要去参观石棉矿,也有人说去观察大渡河。这个男孩子默默地听着同学们的议论,不时地耸耸肩膀,还撇撇嘴。在他看来,这些观察计划都太平淡了,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