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岛由纪夫-鲜花盛开的森林·忧国(一頁文库)
  • 三岛由纪夫-鲜花盛开的森林·忧国(一頁文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三岛由纪夫-鲜花盛开的森林·忧国(一頁文库)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6.31 4.3折 38 全新

库存1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三岛由纪夫著,陈德文译,一頁folio出品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5100711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64开

定价38元

货号31125319

上书时间2024-06-21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三岛由纪夫

(1925—1970),原名平冈公威,日本当代小说家、剧作家、电影演员。多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这位日本文坛的异类,一生崇拜殉教式的死亡,他短短一生竭尽全力用文字诠释美的多元性。美国的日本文学研究唐纳德·基恩认为三岛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天才作家”。

陈德文

江苏邳县人,南京教授。1965年毕业于北京东语系日本语专业,1985年赴早稻田学习和研究,现为日本爱知文教专任教授。翻译出版日本文学名家名著多种。



目录
自作解说
三岛由纪夫
以袖珍本的形式出版自选短篇集,使我感到对于短篇文学这一领域已经疏远了。现代媒体认为短篇小说已走向衰亡,但我并非按照他们的宣传趋向,犹如纺织厂实行“企业紧缩”一般一味求短,而是我的心自然远离了短篇创作的结果。
我少年时代专念于诗和短篇小说,这其中笼罩着我的哀欢。经年累月,可以说前者流入戏曲,后者流入长篇小说。不论哪一方面,都足以证明我将自己推向更讲究结构、更富于思辨、更要求坚忍的作业之中;同时也显示出,我有必要接受更加巨大的工作的刺激与磨炼。
这件事或许同我思考问题方法的转变有关。我的思维方法由警句型(aphorism)慢慢转向体系思考型。为了在作品阐述一种思想,我喜欢缓慢而耐心地说服读者,使其逐渐理解,避免了“寸铁杀人”式的语句。虽说思想走向圆熟,但也说明那种迅疾而轻捷的联想随着年龄逐渐衰微了。可以说,我由轻骑兵装备成了重骑兵。
因此,收在这个集子里全都是我轻骑兵时代的作品。不过,尽管这么统而言之,但作品本身既有轻骑兵型,也有专门为向重骑兵型转化而进行艰苦训练的作品。前者的代表作如果是《远游会》;那么后者的代表作就应该是青春少年亦即十八岁(1943)写作的《中世某杀人惯犯留下的哲学日记摘抄》。这种短篇散文诗风格的作品所表现的杀人哲学、杀人犯(艺术家)和航海家(行动家)的对比等主题,悉数包含着后年我几多长篇小说的萌芽。如此说法并不为过。而且,作品中又满含着一种对于精神世界的启迪?一位生活在一九四三年,并沉浸于江河日下的日本帝国崩溃预感中的少年暗淡而又光辉的精神世界。
还有一篇战时的作品《鲜花盛开的森林》,同这些相比,我已经不爱它了。在这篇写于一九四一年里尔克风格的小说中,如今看来明显带有一种浪漫派的恶劣影响以及老气横秋的酸腐之气。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一心想向独创性伸手,却又够不到它,只好装腔作态一番。因为出版社执意要以本篇作品名称作为短篇集书名,我也只好服从了。
我从战后作品里, 只是坦诚地选取了我自己感到满意的篇章。《远游会》(1950), 发表于短篇写作技术终于达到成熟的时期,这是一幅运用平行(parallel)手法描绘的水彩画。《远游会》这篇作品,实际上是对我所加入的娱乐型乘马俱乐部的速写。如今看来,这种在没有任何戏剧性微细经历的速写画中编织故事的手法,成为我短篇小说创作的惯用手段了。
《鸡蛋》(1953), 这是一篇不曾被一位评论家和一位读者看好的作品。这篇模仿爱伦·坡喜剧式(farce)的珍品,成为我偏爱的对象。有些人认为这篇小说是对审判学生运动的权力机构的讽刺,那是他们的自由;我的目的只是超越讽刺而停驻于无意义之地,我的文笔很少能达到“纯粹无聊”的高度。
《走完的桥》《旦角》《百万日元煎饼》《报纸》《牡丹》和《月亮》等,无非就是瞩目的风景和事物激发了作家的感兴,因而编制出一则又一则故事罢了。不过,我以为,其中《走完的桥》最能体现出高度的技巧性,使得颇有意味的客观性(同时又是冷淡而高雅的客观性)包容于文体之中了。
专业艺妓俗恶而冷酷的人情世界,《旦角》中专业艺妓世界的盛大、鄙俗和以自我为本位;《月亮》中“垮掉的一代”世界的疏离和人工性的昂扬,以及抒情诗(lyrical)般的孤独……所有这一切,都有别于往昔作者按照“世界恒定”的仪式设定世界,而是在时时有趣地窥探那个世界的过程中,将会发现那独特的色调、言语动作和生活做法,犹如水槽中奇异的热带鱼一般,于“文藻”的藻荇中时隐时现。它们自然地诱发着各自世界的故事,那种恒久的时间性和自发性(spontaneity),于以上三篇作品中,各自为读者带来某种浓厚而馥郁(rich)的美味。不用说,这些皆产生于我的“游戏”,产生于我头脑里作为作家应有的某种所谓“高雅”(dandyism)之趣。因为,我故意将自己置于一个古风的小说家之见地,一边游弋于各种世界,一边通过缓慢观察和仔细研磨的文体写作短篇。我认为短篇小说理应产生于此种高雅之中。至今,我依然坚持这一看法。
然而,这并不等于说,我的短篇小说全都是以某种余裕的态度写成。
集子中《写诗的少年》《海和晚霞》以及《忧国》三篇,初看起来于单一的故事体裁下,隐含着关于我最切实的问题。当然从读者立场上看,他们并不斟酌于何种问题,而只在于欣赏故事(最近,银座一家酒吧老板娘亲口告诉我,她把《忧国》完全当作“色书”阅读,弄得整夜都睡不消停)。这三篇作品是我无论如何都要写出来的。《写诗的少年》一作,诉说了少年时代的我与语言(观念)的关系,阐述了我的文学出发点任性而宿命的成长历程。这里出现一位具有批评家目光、性格严冷的少年。这位少年的自信,来自本人未知的世界,并且由此窥伺了尚未揭开盖子的地狱。袭击他的“诗”的幸福,最后只为他带来这样的结论?他没有成为诗人。这一挫折突然将少年推入“幸福不再来访的领域”之中。
《海和晚霞》相信奇迹到来而没有到来。我的意图在于把此种不可思议?不,较之奇迹本身更加不可思议?的奇怪的主题,加以凝缩而展现出来。这个主题恐怕是贯彻我的一生的主题。人们自然会立即想起“何故神风不吹来”那种大东亚战争最可怖的诗的绝望。为何没有神助这件事,对于信神者来说,终究是个带有决定性的问题。然而,《海和晚霞》并非根据我的战争体验而原封不动地加以寓言化;对于我来说,正是战争体验为我解明了问题,使我打从相当于《写诗的少年》那个年龄段起,就有了明确的认识:对于自己来说,“为何当时大海不能分割开来”这一奇迹的期盼,既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忧国》故事本身就是单纯的“二二六事件”的外传。文章中所描绘的是爱与死的光景、性爱与大义融为一体及其相互的作用,可以说是我对这种人生期待中唯一的最大的幸福。然而,可悲的是,此种最大的幸福,或许只能实现于纸上。既然如此也就认了,我作为小说家,能够写出这篇《忧国》,抑或可以满足了。过去我曾经这样说过:“假若有位忙人问我,想从三岛小说中挑选那些将作者好坏全部浓缩在一起的精华作品阅读,该挑哪些呢?我会立即回答:‘只需读一篇《忧国》就行了。’”我的这一心情至今不变。
还有,上面提到的《鸡蛋》,也是其中一例。我也有一种全然凭借理性操作而趋向短篇型写作的嗜好。作品本身甚至没有像样的主题,正如一张具有定评的拉紧的满弓,保持着绷紧全部弓弦的态势,一旦通过读者头脑射中目标,就成为一种“慰藉”之物。像西洋象棋选手所品味的那样,既有理性的紧张的一局,亦有毫无意义的一局。只要构成这两种局面就足够了。《报纸》《牡丹》和《百万日元煎饼》等短篇,也都是选自以此种意图创作的短篇集中比较优秀的作品。
一九六八年九月

内容摘要
自作解说三岛由纪夫以袖珍本的形式出版自选短篇集,使我感到对于短篇文学这一领域已经疏远了。现代媒体认为短篇小说已走向衰亡,但我并非按照他们的宣传趋向,犹如纺织厂实行“企业紧缩”一般一味求短,而是我的心自然远离了短篇创作的结果。
我少年时代专念于诗和短篇小说,这其中笼罩着我的哀欢。经年累月,可以说前者流入戏曲,后者流入长篇小说。不论哪一方面,都足以证明我将自己推向更讲究结构、更富于思辨、更要求坚忍的作业之中;同时也显示出,我有必要接受更加巨大的工作的刺激与磨炼。
这件事或许同我思考问题方法的转变有关。我的思维方法由警句型(aphorism)慢慢转向体系思考型。为了在作品阐述一种思想,我喜欢缓慢而耐心地说服读者,使其逐渐理解,避免了“寸铁杀人”式的语句。虽说思想走向圆熟,但也说明那种迅疾而轻捷的联想随着年龄逐渐衰微了。可以说,我由轻骑兵装备成了重骑兵。
因此,收在这个集子里全都是我轻骑兵时代的作品。不过,尽管这么统而言之,但作品本身既有轻骑兵型,也有专门为向重骑兵型转化而进行艰苦训练的作品。前者的代表作如果是《远游会》;那么后者的代表作就应该是青春少年亦即十八岁(1943)写作的《中世某杀人惯犯留下的哲学日记摘抄》。这种短篇散文诗风格的作品所表现的杀人哲学、杀人犯(艺术家)和航海家(行动家)的对比等主题,悉数包含着后年我几多长篇小说的萌芽。如此说法并不为过。而且,作品中又满含着一种对于精神世界的启迪?一位生活在一九四三年,并沉浸于江河日下的日本帝国崩溃预感中的少年暗淡而又光辉的精神世界。
还有一篇战时的作品《鲜花盛开的森林》,同这些相比,我已经不爱它了。在这篇写于一九四一年里尔克风格的小说中,如今看来明显带有一种浪漫派的恶劣影响以及老气横秋的酸腐之气。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一心想向独创性伸手,却又够不到它,只好装腔作态一番。因为出版社执意要以本篇作品名称作为短篇集书名,我也只好服从了。
我从战后作品里,只是坦诚地选取了我自己感到满意的篇章。《远游会》(1950),发表于短篇写作技术终于达到成熟的时期,这是一幅运用平行(parallel)手法描绘的水彩画。《远游会》这篇作品,实际上是对我所加入的娱乐型乘马俱乐部的速写。如今看来,这种在没有任何戏剧性微细经历的速写画中编织故事的手法,成为我短篇小说创作的惯用手段了。
《鸡蛋》(1953),这是一篇不曾被一位评论家和一位读者看好的作品。这篇模仿爱伦·坡喜剧式(farce)的珍品,成为我偏爱的对象。有些人认为这篇小说是对审判学生运动的权力机构的讽刺,那是他们的自由;我的目的只是超越讽刺而停驻于无意义之地,我的文笔很少能达到“纯粹无聊”的高度。
《走完的桥》《旦角》《百万日元煎饼》《报纸》《牡丹》和《月亮》等,无非就是瞩目的风景和事物激发了作家的感兴,因而编制出一则又一则故事罢了。不过,我以为,其中《走完的桥》最能体现出高度的技巧性,使得颇有意味的客观性(同时又是冷淡而高雅的客观性)包容于文体之中了。
专业艺妓俗恶而冷酷的人情世界,《旦角》中专业艺妓世界的盛大、鄙俗和以自我为本位;《月亮》中“垮掉的一代”世界的疏离和人工性的昂扬,以及抒情诗(lyrical)般的孤独……所有这一切,都有别于往昔作者按照“世界恒定”的仪式设定世界,而是在时时有趣地窥探那个世界的过程中,将会发现那独特的色调、言语动作和生活做法,犹如水槽中奇异的热带鱼一般,于“文藻”的藻荇中时隐时现。它们自然地诱发着各自世界的故事,那种恒久的时间性和自发性(spontaneity),于以上三篇作品中,各自为读者带来某种浓厚而馥郁(rich)的美味。不用说,这些皆产生于我的“游戏”,产生于我头脑里作为作家应有的某种所谓“高雅”(dandyism)之趣。因为,我故意将自己置于一个古风的小说家之见地,一边游弋于各种世界,一边通过缓慢观察和仔细研磨的文体写作短篇。我认为短篇小说理应产生于此种高雅之中。至今,我依然坚持这一看法。
然而,这并不等于说,我的短篇小说全都是以某种余裕的态度写成。
集子中《写诗的少年》《海和晚霞》以及《忧国》三篇,初看起来于单一的故事体裁下,隐含着关于我最切实的问题。当然从读者立场上看,他们并不斟酌于何种问题,而只在于欣赏故事(最近,银座一家酒吧老板娘亲口告诉我,她把《忧国》完全当作“色书”阅读,弄得整夜都睡不消停)。这三篇作品是我无论如何都要写出来的。《写诗的少年》一作,诉说了少年时代的我与语言(观念)的关系,阐述了我的文学出发点任性而宿命的成长历程。这里出现一位具有批评家目光、性格严冷的少年。这位少年的自信,来自本人未知的世界,并且由此窥伺了尚未揭开盖子的地狱。袭击他的“诗”的幸福,最后只为他带来这样的结论?他没有成为诗人。这一挫折突然将少年推入“幸福不再来访的领域”之中。
《海和晚霞》相信奇迹到来而没有到来。我的意图在于把此种不可思议?不,较之奇迹本身更加不可思议?的奇怪的主题,加以凝缩而展现出来。这个主题恐怕是贯彻我的一生的主题。人们自然会立即想起“何故神风不吹来”那种大东亚战争最可怖的诗的绝望。为何没有神助这件事,对于信神者来说,终究是个带有决定性的问题。然而,《海和晚霞》并非根据我的战争体验而原封不动地加以寓言化;对于我来说,正是战争体验为我解明了问题,使我打从相当于《写诗的少年》那个年龄段起,就有了明确的认识:对于自己来说,“为何当时大海不能分割开来”这一奇迹的期盼,既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忧国》故事本身就是单纯的“二二六事件”的外传。文章中所描绘的是爱与死的光景、性爱与大义融为一体及其相互的作用,可以说是我对这种人生期待中唯一的最大的幸福。然而,可悲的是,此种最大的幸福,或许只能实现于纸上。既然如此也就认了,我作为小说家,能够写出这篇《忧国》,抑或可以满足了。过去我曾经这样说过:“假若有位忙人问我,想从三岛小说中挑选那些将作者好坏全部浓缩在一起的精华作品阅读,该挑哪些呢?我会立即回答:‘只需读一篇《忧国》就行了。’”我的这一心情至今不变。
还有,上面提到的《鸡蛋》,也是其中一例。我也有一种全然凭借理性操作而趋向短篇型写作的嗜好。作品本身甚至没有像样的主题,正如一张具有定评的拉紧的满弓,保持着绷紧全部弓弦的态势,一旦通过读者头脑射中目标,就成为一种“慰藉”之物。像西洋象棋选手所品味的那样,既有理性的紧张的一局,亦有毫无意义的一局。只要构成这两种局面就足够了。《报纸》《牡丹》和《百万日元煎饼》等短篇,也都是选自以此种意图创作的短篇集中比较优秀的作品。
一九六八年九月

精彩内容
自作解说三岛由纪夫以袖珍本的形式出版自选短篇集,使我感到对于短篇文学这一领域已经疏远了。现代媒体认为短篇小说已走向衰亡,但我并非按照他们的宣传趋向,犹如纺织厂实行“企业紧缩”一般一味求短,而是我的心自然远离了短篇创作的结果。
我少年时代专念于诗和短篇小说,这其中笼罩着我的哀欢。经年累月,可以说前者流入戏曲,后者流入长篇小说。不论哪一方面,都足以证明我将自己推向更讲究结构、更富于思辨、更要求坚忍的作业之中;同时也显示出,我有必要接受更加巨大的工作的刺激与磨炼。
这件事或许同我思考问题方法的转变有关。我的思维方法由警句型(aphorism)慢慢转向体系思考型。为了在作品阐述一种思想,我喜欢缓慢而耐心地说服读者,使其逐渐理解,避免了“寸铁杀人”式的语句。虽说思想走向圆熟,但也说明那种迅疾而轻捷的联想随着年龄逐渐衰微了。可以说,我由轻骑兵装备成了重骑兵。
因此,收在这个集子里全都是我轻骑兵时代的作品。不过,尽管这么统而言之,但作品本身既有轻骑兵型,也有专门为向重骑兵型转化而进行艰苦训练的作品。前者的代表作如果是《远游会》;那么后者的代表作就应该是青春少年亦即十八岁(1943)写作的《中世某杀人惯犯留下的哲学日记摘抄》。这种短篇散文诗风格的作品所表现的杀人哲学、杀人犯(艺术家)和航海家(行动家)的对比等主题,悉数包含着后年我几多长篇小说的萌芽。如此说法并不为过。而且,作品中又满含着一种对于精神世界的启迪?一位生活在一九四三年,并沉浸于江河日下的日本帝国崩溃预感中的少年暗淡而又光辉的精神世界。
还有一篇战时的作品《鲜花盛开的森林》,同这些相比,我已经不爱它了。在这篇写于一九四一年里尔克风格的小说中,如今看来明显带有一种浪漫派的恶劣影响以及老气横秋的酸腐之气。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一心想向独创性伸手,却又够不到它,只好装腔作态一番。因为出版社执意要以本篇作品名称作为短篇集书名,我也只好服从了。
我从战后作品里,只是坦诚地选取了我自己感到满意的篇章。《远游会》(1950),发表于短篇写作技术终于达到成熟的时期,这是一幅运用平行(parallel)手法描绘的水彩画。《远游会》这篇作品,实际上是对我所加入的娱乐型乘马俱乐部的速写。如今看来,这种在没有任何戏剧性微细经历的速写画中编织故事的手法,成为我短篇小说创作的惯用手段了。
《鸡蛋》(1953),这是一篇不曾被一位评论家和一位读者看好的作品。这篇模仿爱伦·坡喜剧式(farce)的珍品,成为我偏爱的对象。有些人认为这篇小说是对审判学生运动的权力机构的讽刺,那是他们的自由;我的目的只是超越讽刺而停驻于无意义之地,我的文笔很少能达到“纯粹无聊”的高度。
《走完的桥》《旦角》《百万日元煎饼》《报纸》《牡丹》和《月亮》等,无非就是瞩目的风景和事物激发了作家的感兴,因而编制出一则又一则故事罢了。不过,我以为,其中《走完的桥》最能体现出高度的技巧性,使得颇有意味的客观性(同时又是冷淡而高雅的客观性)包容于文体之中了。
专业艺妓俗恶而冷酷的人情世界,《旦角》中专业艺妓世界的盛大、鄙俗和以自我为本位;《月亮》中“垮掉的一代”世界的疏离和人工性的昂扬,以及抒情诗(lyrical)般的孤独……所有这一切,都有别于往昔作者按照“世界恒定”的仪式设定世界,而是在时时有趣地窥探那个世界的过程中,将会发现那独特的色调、言语动作和生活做法,犹如水槽中奇异的热带鱼一般,于“文藻”的藻荇中时隐时现。它们自然地诱发着各自世界的故事,那种恒久的时间性和自发性(spontaneity),于以上三篇作品中,各自为读者带来某种浓厚而馥郁(rich)的美味。不用说,这些皆产生于我的“游戏”,产生于我头脑里作为作家应有的某种所谓“高雅”(dandyism)之趣。因为,我故意将自己置于一个古风的小说家之见地,一边游弋于各种世界,一边通过缓慢观察和仔细研磨的文体写作短篇。我认为短篇小说理应产生于此种高雅之中。至今,我依然坚持这一看法。
然而,这并不等于说,我的短篇小说全都是以某种余裕的态度写成。
集子中《写诗的少年》《海和晚霞》以及《忧国》三篇,初看起来于单一的故事体裁下,隐含着关于我最切实的问题。当然从读者立场上看,他们并不斟酌于何种问题,而只在于欣赏故事(最近,银座一家酒吧老板娘亲口告诉我,她把《忧国》完全当作“色书”阅读,弄得整夜都睡不消停)。这三篇作品是我无论如何都要写出来的。《写诗的少年》一作,诉说了少年时代的我与语言(观念)的关系,阐述了我的文学出发点任性而宿命的成长历程。这里出现一位具有批评家目光、性格严冷的少年。这位少年的自信,来自本人未知的世界,并且由此窥伺了尚未揭开盖子的地狱。袭击他的“诗”的幸福,最后只为他带来这样的结论?他没有成为诗人。这一挫折突然将少年推入“幸福不再来访的领域”之中。
《海和晚霞》相信奇迹到来而没有到来。我的意图在于把此种不可思议?不,较之奇迹本身更加不可思议?的奇怪的主题,加以凝缩而展现出来。这个主题恐怕是贯彻我的一生的主题。人们自然会立即想起“何故神风不吹来”那种大东亚战争最可怖的诗的绝望。为何没有神助这件事,对于信神者来说,终究是个带有决定性的问题。然而,《海和晚霞》并非根据我的战争体验而原封不动地加以寓言化;对于我来说,正是战争体验为我解明了问题,使我打从相当于《写诗的少年》那个年龄段起,就有了明确的认识:对于自己来说,“为何当时大海不能分割开来”这一奇迹的期盼,既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忧国》故事本身就是单纯的“二二六事件”的外传。文章中所描绘的是爱与死的光景、性爱与大义融为一体及其相互的作用,可以说是我对这种人生期待中唯一的最大的幸福。然而,可悲的是,此种最大的幸福,或许只能实现于纸上。既然如此也就认了,我作为小说家,能够写出这篇《忧国》,抑或可以满足了。过去我曾经这样说过:“假若有位忙人问我,想从三岛小说中挑选那些将作者好坏全部浓缩在一起的精华作品阅读,该挑哪些呢?我会立即回答:‘只需读一篇《忧国》就行了。’”我的这一心情至今不变。
还有,上面提到的《鸡蛋》,也是其中一例。我也有一种全然凭借理性操作而趋向短篇型写作的嗜好。作品本身甚至没有像样的主题,正如一张具有定评的拉紧的满弓,保持着绷紧全部弓弦的态势,一旦通过读者头脑射中目标,就成为一种“慰藉”之物。像西洋象棋选手所品味的那样,既有理性的紧张的一局,亦有毫无意义的一局。只要构成这两种局面就足够了。《报纸》《牡丹》和《百万日元煎饼》等短篇,也都是选自以此种意图创作的短篇集中比较优秀的作品。
一九六八年九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