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林幻系列:无敌号(百年诞辰纪念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译林幻系列:无敌号(百年诞辰纪念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4.71 3.3折 45 全新

库存1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波兰]斯坦尼斯瓦夫.莱姆著,罗妍莉 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85433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5元

货号31216769

上书时间2024-06-21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我感兴趣的是整个人类的命运,而不是个体的命运。”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1921—2006),波兰有名作家、哲学家。当过汽车技工,终获医学博士学位,创立波兰宇航协会。代表作有《索拉里斯星》《未来学大会》《惨败》等。作品多聚焦哲学主题,探讨科技对人类的影响、智慧的本质、外星交流,以及人类认知的局限等。1996年被授予波兰国家奖章“白鹰勋章”,波兰颗人造卫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莱姆是20世纪欧洲☆多才多艺的作家之一,安东尼·伯吉斯称赞他是“当今活跃的作家中☆智慧、☆博学、☆幽默的一位”,库尔特·冯内古特赞扬他“无论是语言的驾驭、想象力还是塑造悲剧角色的手法,都很好很好,无人能出其右”。被译成52种语言,优选畅销4000余万册。

目录
黑雨
废墟间
“秃鹰号”
第一人

劳达的猜想
罗翰的队伍
败北
长夜
对谈
无敌

内容摘要
太空巡航舰“无敌号”被送往瑞吉斯3号星球,去探查姊妹飞船“秃鹰号”为什么突然失联……《无敌号》是波兰科幻泰斗斯坦尼斯瓦夫·莱姆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个人类认知范畴之外的异星世界。

主编推荐
☆我消灭你,与你无关,与我无关。波兰科幻大师莱姆代表作之一,以诗意笔触和深邃哲思触探人类认知边界。
☆莱姆是波兰科幻作家、哲学家,被译成52种语言,优选畅销4000余万册,以一己之力将波兰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早在70年前就预言了互联网、搜索引擎、虚拟现实和3D打印的出现,直言人类将遭遇人工智能和信息爆炸的挑战。
☆莱姆100周年诞辰纪念版,波兰驻华大使亲自撰写序言。

精彩内容
黑 雨“无敌号”是艘二级星际巡航舰,驻扎于天琴座基地,是舰队中最庞大的一艘。此刻,它正沿光子序列移动着,穿越那个星团最边缘的扇形区域。83名船员正在主甲板上隧道形的冬眠舱中沉睡。因为这段旅程相对较短,所以他们并未进入完全冬眠态,而仅仅处于深度睡眠中——在这种状态下,他们的体温不会降到华氏50度以下。舰桥上只有机器人在工作。位于他们视野十字准星处的是一道日轮,温度比一般红矮星高不了多少。当日轮占据了屏幕宽度的一半时,湮灭反应堆就被关闭了。有那么一阵,整艘飞船上一片死寂。空调和数字仪表仍旧无声地运行着。先前从星舰的船尾曾涌出一道光束,仿佛一柄无限长的宝剑插入黑暗中,推动着飞船前行;光束熄灭后,随之产生的微弱震动便也终止了。“无敌号”继续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动,了无生气,默然无声,似乎已遭废弃。
填满主显示屏的遥远恒星绽放出粉色光辉,沐浴在这日光下的操控台上,一盏盏控制灯彼此应和着闪烁起来。铁磁带开始运转,设备一台接一台缓慢启动,换向器散发出光芒,电流涌入电缆,发出谁也听不见的嗡鸣声。电动马达克服了长期不用的润滑油产生的阻力,发动起来,低沉的声音变成了尖厉的哀鸣。毫无光泽的镉棒从辅助反应堆里滑出,磁力泵将液体钠泵入冷却旋管内,船尾甲板的金属地坪发出一阵震颤,舱壁内传来轻微的啪嗒声,听起来仿佛里面塞满了一群小动物,正拿爪子敲击着金属,这说明自动检修活动装置已在漫长的旅途中开启,检查着大梁上的每一处焊接点,测试着船体的气密性以及金属接头的完整度。星舰苏醒时,整艘飞船内充斥着各种低响和活动,唯有船员们还在沉睡。
不过,终于还是有个机器人吞下了程序带,向冬眠舱的控制中心发出了信号。凉飕飕的气流中混入了催醒气体,道道格栅内的一排排床铺间,一股热流吹过。有好一阵,船员们似乎都不愿醒来。有些人懒洋洋地动了动手,之前,他们冰凉的梦境空空荡荡,如今,却充斥着噩梦和幻象。其中一个人终于睁开了眼睛,飞船也做好了准备。甲板上长长的通道、电梯井、船舱、舰桥、工作站和气闸原本还沉浸在一片黑暗中,此刻却被人造日光的耀眼白芒照亮。冬眠舱内一片嘈杂,充满了人类的叹息和半梦半醒的呻吟,飞船像等不及船员们醒来似的,已然进入了初始减速阶段。主显示屏上现出鼻锥处的道道火焰。固定在船首的若干强劲火箭震颤着,欲与“无敌号”重达18000吨的不变质量乘以其极高的速度造成的巨大惯性相抗,打破了亚光速飞行的宁静。制图舱内,挨挨挤挤堆叠着的一卷卷地图正不安地抖动着。凡是之前没有固定住的物体,此刻都在四处乱跑,跟活了似的。厨房里的碗碟咣啷直晃;空着的泡沫扶手椅靠背摇摆不已;甲板那头,壁上挂着的带子和绳子也开始摇晃起来。玻璃、金属板、塑料,各种材质的物体发出稀里哗啦的声音,交杂在一起,响彻了整艘飞船,从船头一直传到船尾。与此同时,冬眠舱的方向已能听到人声;舱里的人类整整七个月沉浸在一片虚无中,经历了短暂的睡眠,此刻又重返清醒状态。
飞船正在减速。这颗行星遮挡住了群星,裹在朦胧的红云里。汪洋之水汇作凸面镜,反射出恒星的辉光,移过飞船,速度愈发缓慢。跃入视野的是一片色泽阴暗的大陆,上面遍布着撞击坑。身在不同甲板、各就各位的人们什么也没看见。在他们下面很远的地方,机舱的钛制内腔中,轰鸣声越来越响,强大的引力接替了操作杆的作用力。进入火箭射程的那片云翳在一阵水银的爆炸中化作银色,散开来,消失了。引擎的隆隆声加剧了片刻。泛红的圆盘变得扁平:行星正逐渐变为陆地。已能分辨出风化的新月形沙丘;以最近的撞击坑为中心,指针状物如轮辐般四面延伸开去。撞击坑被火箭鼻锥反射出的火光照亮,比恒星的光芒更为耀眼。
“全轴功率。静推力。”仪表指针慢吞吞地落入邻近标度,指令推行顺畅无碍。飞船仿佛倒悬在空中的火山一般,喷着火焰,悬在坑坑洼洼的地面上方半英里处,地面上的一块块岩石半埋在沙下。
“全轴功率。减小静推力。”已经能望见正下方喷气发动机喷出的强劲气流与地面接触之处,掀起了一场深红色的沙暴。船尾射出一道道紫色闪电,发出的噪声被更为响亮的气流声所淹没,倒像是寂静无声的。电势差均衡以后,闪电也逐渐消失。船首的一处舱壁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船长点点头,向工程师示意:是共振,需要加以修正。但谁也没说一句话,传动轴呜咽着,飞船下落,但此刻已没有丝毫震颤,犹如一座铁峰,悬在看不见的线上。
“半轴功率。低静推力。”蒸腾的沙浪向四面八方一圈圈吹散开去,仿佛大海里的碎涛。中央位置遭到来自喷气引擎难以驾驭的火焰近距离的轰击,已经不再冒烟。沙粒不见了,化作一面浮满气泡的赤镜,一片熔化的二氧化硅形成的沸湖,一连串响亮的爆炸,直至蒸发,化为乌有。行星上古老的玄武岩像骨头一样裸露出来,开始软化。
“核反应堆切换至中性状态。冷推力。”原子能火焰的蓝光渐渐淡去。对角硼烷气流从火箭鼻锥的喷气引擎中喷射而出,转瞬之间,沙漠、撞击坑的岩壁以及上方云层,都沐浴在鬼魅般的绿光中。“无敌号”宽阔的船尾即将降落之处,玄武岩地基不再面临被熔化的危险。
“反应堆归零。冷推力着陆。”人人心里都欢呼雀跃;他们埋头在仪表上,汗津津的手掌攥住一根根操纵杆。这些运用已久的话语意味着开弓没有回头箭了,他们的脚将会踏上真实的地面,即便那只是一颗沙漠星球上的沙砾;意味着会有日出日落,有地平线,有云,有风。
“在最低点着陆。”压缩驱动物质的涡轮机拖长的咆哮声充斥着“无敌号”。一根绿幽幽的锥形火柱将飞船与冒着热气的岩石连接在一起。团团沙云向四周升腾而起,让中央甲板上的潜望镜视野变得模糊不清;唯有舰桥上雷达屏幕的影像还在随着环绕信号淡入淡出,仍旧显示出周遭景物的轮廓——它们正陷于一片宛若台风来临时的混乱之中。
“触地时关闭引擎。”火焰被上方一寸寸缓缓降落的火箭庞大的箭身所压,在船尾下不屈地翻腾着;地狱般阴森的绿焰将长长的火舌深深探入颤抖的滚滚沙浪中。船尾距离被烧焦的玄武岩不过窄窄一线裂缝,一条正在燃烧的绿线。
“全部归零。关闭所有引擎。”铃声响起。单单一记鸣响,仿佛发自一颗巨大的破碎心灵。火箭纹丝不动。首席工程师站在那儿,双手放在应急喷气引擎的两根操纵杆上,以防岩石下沉。他们等待着。时钟的第二根指针继续以昆虫般的速度移动。船长凝视了水平指示器片刻,上面的银光与红色的零度标记之间没有偏离分毫。他们保持着沉默。喷口已经被高温炙烤成了樱桃红,此刻开始收缩,发出一连串特别的声响,像沙哑的咕噜声。被抛上数百英尺高空的淡红沙云开始下落。随着红云降下,首先显露出来的是“无敌号”平滑的顶部;接着是侧面,由于大气摩擦而变得漆黑,看起来就像古老的岩石;然后是双层装甲的船身。红色沙尘仍在船尾周围流转飞扬,但飞船本身已经停得稳稳当当,仿佛已经成了这颗星球的一部分,正连同地表一起施施然移动着,已这样移动了数百年时光。头顶上方的紫色苍穹中,最为明亮的那些星星仍然清晰可见,只有在紧靠那颗红色恒星之处才被衬得黯淡不明。
“常规程序吗,长官?”正埋头于航行日志的星舰舰长直起腰来,在页面中间,他写下了表示着陆的惯用符号和时间,又在下一栏中加上了这颗星球的名字:瑞吉斯3号。
“不,罗翰先生。我们从三级程序开始。”罗翰试图掩饰内心的惊讶之情。“是,长官。不过,”他补充道,“我更希望自己不是宣布这项命令的人。”船长什么也没说,抓住他的胳膊,把他拉到监视器旁,仿佛那是一扇窗。被飞船着陆时的强劲气流吹到一旁的沙粒形成了一洼浅浅的盆地,四周包围着崩塌的沙丘。三色屏幕上,电子脉冲构建出外部世界真实可信的图景,他们从十八层楼的高度向下俯瞰,凝视着三英里开外的一处陨石坑参差不齐的岩石边缘。西面径直退到了地平线之外;东面,望不透的暗黑阴影正在陡峭的沟壑之下聚集。宽阔的熔岩河顶部高过了周围的沙漠,颜色犹如干涸的鲜血。在靠近屏幕上沿的地方,一颗明亮的星星在天空中灼灼放光。“无敌号”飞船从天而降引起的一番动荡已经平息,一股从赤道地区持续吹向这颗行星地极的猛烈气流,也就是沙漠风,开始往船尾下方探入第一拨沙舌,仿佛正耐心地设法舔舐被喷气发动机的火舌灼烧出的伤口。船长打开外置麦克风,霎时,悲风不怀好意的呼啸从远方传来,混杂着沙砾剐蹭船体的沙沙声,充斥着舰桥上高旷的空间。他又把麦克风关掉,四周陷入了一片死寂。
“这地方就是这副模样,”他缓缓道,“可是,罗翰,‘秃鹰号’到了这儿以后就再也没返航。”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