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货币制度中的政府因素(基于转型经济背景的考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货币制度中的政府因素(基于转型经济背景的考察)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9.19 2.6折 3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柏功

出版社中国经济

ISBN9787513642781

出版时间2016-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3621435

上书时间2024-06-20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赵柏功,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现供职于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从事资产管理工作,多次荣获年度业务先进个人及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曾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参编专著1部,参与国家科技部、 、湖北省等组织的多项课题研究,相关成果荣获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三等奖、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奖二等奖、银行业协会首届财富管理征文比赛优秀奖等奖项。

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  研究方法与假设前提
  1.4  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
2  政府与货币制度:理论综述
  2.1  制度为何重要
  2.2  政府:行为与职能
    2.2.1  外生视角下的政府
    2.2.2  经济人假设、政府内生化和政府职能
    2.2.3  政府行为的进一步解释:诺思国家模型与寻租理论
  2.3  政府与货币制度选择
    2.3.1  货币、金融与经济增长
    2.3.2  西方现代货币制度:基于传统货币经济理论
    2.3.3  货币制度选择范围的扩展:基于金融发展理论
    2.3.4  后危机时代货币制度的共识:基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货币制度演进:过程与逻辑
  3.1  信用货币制度构建的历程
    3.1.1  外部强行植入时期(1845-1896年)
    3.1.2  政府主导建立时期(1897-1911年)
    3.1.3  市场内生发展时期(1912-1934年)
    3.1.4  政府主导控制时期(1935-1952年)
    3.1.5  政府完全控制时期(1953-1983年)
  3.2  中国货币制度的“构建”特性与“强政府”传统
  3.3  本章小结
4  转型时期货币制度中的政府因素:一般性描述
  4.1  货币制度结构中的政府作用
    4.1.1  货币制度中的参与主体——从货币供给模型说起
    4.1.2  政府与企业
    4.1.3  政府与中央银行
    4.1.4  政府与商业银行
    4.1.5  政府与居民
    4.1.6  政府、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三位一体体制的延续
  4.2  货币制度变迁的模式:政府控制下的渐进转型
  4.3  本章小结
5  内在货币的外在化与政府控制:一个例证
  5.1  货币外生性与内生性的辨析
    5.1.1  货币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三重释义之一:因果观
    5.1.2  货币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三重释义之二:控制观
    5.1.3  货币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三重释义之三:内涵观
    5.1.4  货币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三重释义之间的关系
  5.2  外在人民币创造:债务追索与坏账核销
  5.3  人民币外生性的实证分析
    5.3.1  理论模型与数据
    5.3.2  时间序列数据平稳性检验
    5.3.3  VAR模型分析与结果
    5.3.4  实证结论
  5.4  本章小结
6  转型时期政府控制货币的经济分析
  6.1  政府对货币的控制:基于铸币税的分析
    6.1.1  铸币税的性质及中国计量
    6.1.2  铸币税最大值与抑制通货膨胀的重要性
    6.1.3  抑制通胀的手段:价格控制与利率指数化
    6.1.4  信贷规模控制达到稳定物价的效果了吗
  6.2  政府对货币的控制:基于金融剩余的分析
    6.2.1  金融剩余与体制内增长
    6.2.2  金融剩余的体制内侵蚀:国有银行坏账
    6.2.3  金融剩余的体制外侵蚀:国有银行租金
  6.3  政府控制货币的社会福利分析
  6.4  政府控制货币的收益计算
  6.5  关于民间金融
  6.6  本章小结
7  政府因素何以进退:一个演化博弈视角
  7.1  不同模式的货币制度变迁绩效的简单比较
    7.1.1  制度绩效与政府收益
    7.1.2  基于新古典信贷均衡模型的四类货币制度绩效比较
  7.2  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货币制度变迁趋势分析
    7.2.1  演化博弈模型的相关假设
    7.2.2  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7.2.3  分析结果的经济解释
  7.3  货币制度演进趋势对比——兼谈政府的“进”与“退”
    7.3.1  中俄对比:基于转型经济的分析
    7.3.2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西方货币制度演进
    7.3.3  中国货币制度中政府因素的进退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全书结论
  8.2  政策建议
附录
  附录1  外生性与内生性:计量经济学的规定
  附录2  铸币税最大值的代数推导
  附录3  政府控制货币的收益计算:数据选取、处理及结果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中国货币制度中的政府因素不容抹煞,其作用既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一面。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如何更好定位政府角色,修正政府作用,提升货币制度的绩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赵柏功所著的《中国货币制度中的政府因素(基于转型经济背景的考察)》将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一个将国家理论、寻租理论以及制度变迁理论融合一体的分析框架,从货币经济和实体经济两个层面衡量货币制度的绩效以及政府的收益,并借助演化博弈模型来分析货币制度变迁的趋势,通过归纳和演绎,最终得出政府因素的适当定位与合理作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