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学科与美国梦(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文学科与美国梦(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9.69 6.3折 7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杰弗雷·盖尔特·哈派姆|译者:生安锋//沈矗

出版社社科文献

ISBN9787520145022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9元

货号30656322

上书时间2024-06-19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引言  作为一门外语的人文学科
第一章  “人文学科危机”之下与之外
第二章  根源、种族与回归语文学
第三章  在人文与国家之间:一个制度性概念的演进
第四章  文学研究的未来大突破:快感
第五章  帕纳萨斯山上的金矿: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
第六章  富足中的忧郁:美国是如何发明人文学科的
第七章  高处的深度:与美军战士品读康拉德
后记

内容摘要
 《人文学科与美国梦》探讨了最近几年出现的相互关联的若干问题:语文学在人文学科形成过程中所
发挥的既鼓舞人心又令人不安的作用;人文学科持续处于“危机”状态之中的种种原因;慈善、博爱在人文学科中所起的形塑作用;快感这一主题为文学研究所提供的诸多新可能性;等等。本书所收入的文章不仅受惠于哈派姆作为美国国家人文中心主任的优势,也得益于他在海外以及在美国空军学院的丰富教学经历,故而能够为读者思考历史、意识形态和人文学科的未来这一重要话题提供一个至为重要的视角。

精彩内容
如果我们需要通过一个很短的故事讲述人文学科的发展历程,故事大概会是这样的:最初,我们有所谓的语文学(philology),它是一个大叙述,后来逐渐分成科学和人文学科。语文学的着眼点在语言学形式的源起、
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种族和人类的发生与演变。最初它关注的是古典文学,并繁荣了一个多世纪。随着宗教对课程设置影响的逐渐淡化,语文学让欧洲与美国许多大学院校的课程设置有了根基。然而,20世纪初期开始,语文的教学及科学基础受到了质疑。作为研究文学的一种方式,语文学在许多另辟蹊径的批评家面前逐渐败下阵来;作为一种科学,语文学也无法与快速发展的自然科学媲美,虽然自然科学曾一度以语文学为发展的榜样。最终,在后宗教时代肩负着探索人类起源的语文学在美国扎根了,它扎根于人文学科的概念之上。和语文学一样,人文学科也强调文化与遗产。到20世纪中期,人文学科与个人满足、创造力、自由等理念深深联系在一起,此时的人文学科已成为博雅教育的核心所在,成为通识教育的中心,它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共同的文化,并以学术语言表达着美国189的民族个性:好学、开放、对恐惧和需求无所畏惧,并以一种尽可能客观的姿态
探索人类生存状态的无限机会与可能性。对于人文学科的支持——无论是公共的还是民间的——都被看成一种带着启蒙特征的爱国主义形式。二战以后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人文学科也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阶段,它自信沉着,受人尊崇与景仰。
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人文学科似乎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此外,与其他学科一样,人文学科也被职业化了,被隔绝了,永远只指向自我,关乎自身,寻求自我的正当化与合法化。人文学科与国家和个人的关系被削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身处孤立的境地。曾经被用来应对各种危机的人文学科,此时自身陷入了危机。随着高等教育变得越来越职业化,越来越实用、功利,偏向科学与研究,大学中的职业学科以及各类科学不仅吸引了更多的注意,也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地位。
如果想让这个简短的故事有所转折,那么人文学者们需
要寻求方法激活他们所从事的学科与个人自由和自我实现之间的关系。他们需要证明,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有理由来支持他们所从事的工作,而不应该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那一套逻辑来重新建构人文学科,使之合理化。此外,他们还需要接受自身领域的理想性,甚或是空想性,即与现实不那么契合的地方。他们有义务让公众明白,人文学科产生于美国,它体现了美国的希冀,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如果我们忽视、贬低人文学科,将其边缘化,那么最终的代价便会失去这些我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希冀。当然,我们的传统民族自我认识中有些东西即便丢失,也不会造成什么损失;我们甚至可以说我们传统中的有些东西应该被丢弃。但通过教育使民众实现自我这样的希冀是绝不能丢弃的,否则就会对美国的自我认知构成严重威胁。我们也需要严肃对待美国认知中慈善与博爱的主题:作为一个全球化程度很高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