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文帝传
  • 隋文帝传
  • 隋文帝传
  • 隋文帝传
  • 隋文帝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隋文帝传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1.61 2.3折 4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袁强

出版社山西人民

ISBN9787203104100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30630702

上书时间2024-06-18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隋文帝杨坚,是有为的帝王,他是北周宇文邕的朝臣,宇文赟的岳父,以外戚篡位,称帝,统一中国,开创了辉煌的“开皇之治”,结束了自西晋末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实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国的又一次统一,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袁强著的《隋文帝传》以史实为出发点,写了杨坚一生。

作者简介
袁强80后,山东枣庄人,榕树下VIP作者,鲁迅文学院第八届网络文学作家班学员。曾在网络平台发表《大宋王朝之太祖皇帝》《大宋王朝之太宗皇帝》《圣人可汗隋文帝》《隋炀帝传奇》等。

目录
第一章 传奇降临

乱世降生 / 002

金刚大力神 / 009

第二章 嗜血的权力

入读太学 / 014

艰难抉择 / 017

大路朝天,走在中间 / 023

第三章 外任随州

失去靠山 / 032

静水深流 / 039

韬光养晦 / 051

第四章 复兴伯业

等待这天 / 058

难舍难分 / 060

联姻皇室 / 062

取兵求财 / 064

中原光复 / 067

初掌实权 / 076

中道崩殂 / 088

第五章 政变前夕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102

暗中布局 / 108

天降机遇 / 114

第六章 平定三方叛乱

运筹帷幄 / 122

命悬一线 / 131

第七章 登基称帝

踏血登基 / 140

祝福与诅咒 / 152

第八章 帝国崛起

用兵江南 / 166

将计就计 / 172

突围 / 185

第九章 平定陈国

博采众谋 / 220

灭陈 / 225

第十章 走向辉煌

江南叛乱 / 244

致命一击 / 252

第十一章 苍凉晚年

野心膨胀 / 260

大位易主 / 271

历史重演 / 285

内容摘要
杨坚所处的时代,正值南北朝割据的黑暗时期,此时北方处在东魏、西魏、北周、北齐相继统治时期,南方也经历着宋、齐、梁、陈的朝代轮回。这是一个硝烟弥乱的乱世,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本书从杨坚蛰伏岁月中开启一代帝王的传奇篇章,系统地演绎隋文帝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13岁进长安入仕途,近30年隐忍,40岁登基称帝,49岁平定江南,在位二十余年,创开皇盛世。然而晚年的杨坚因皇子夺嫡甚为悲凉,甚至做出了改变王朝走向的决定……

精彩内容
韬光养晦杨坚回到长安就嗅到了不寻常的举动。各地军队都陆续抵达长安,短短几个月京师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原来是宇文护出兵讨伐齐国。
后来杨坚从郑译口中得知,宇文护开始本来没有在意杨坚。可是宇文直在奏疏中告诉宇文护,杨坚日夜监测长江的水文地形,绘制长江地图。其实杨坚做这件事已经很谨慎了,但毕竟在宇文直的地盘上,所以没有不透风的墙。
他的这个举动也引起了宇文护的警惕,为了防止杨坚图谋不轨,他将杨坚调离随州,置于京师便于监控。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可惜我在随州大展宏图的时候,却被调离了。郑兄你是不知道地方政治是多么复杂。”杨坚接着将在随州的遭遇向郑译说了一遍。郑译似乎不感兴趣,但仍旧耐心地听完了。
“杨兄今后打算怎么办啊?”郑译询问道。
“大冢宰不是要讨伐齐国吗?我正好请缨随军征战。”郑译轻轻一笑,道:“杨兄这么有把握吗?大冢宰会让你驰骋疆场?”“他能够放我外任,自然也能让我踏上疆场吧。再说你们都建功立业了,他应该会给我一次机会吧。”“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哦!”郑译仍旧似笑非笑。
但是杨坚仍旧前往宇文护处请缨出征,对他来说这也是建功立业的机会。“杨坚愿意随军出征,为国效力,还望大冢宰成全。”宇文护冷冷笑道:“杨坚你果然非池中之物啊,在随州搞得那些豪门大族都跑到我这告状了,若是让你再待下去,随州恐怕要沸反盈天了。”杨坚听出了宇文护的话外之音,应道:“大冢宰,我这是为军除害,前方将士浴血奋战,为国效忠而死,刘同这等蛀虫居然贪污抚恤金,如此下去,谁还会为大周效力?”“你是出名了,随州百姓对你感恩戴德,可是我还得替你灭火!”“大冢宰的意思是?”杨坚不明所以。
“这种事情曝光出来必须严惩,可是却不能让它扩散,否则必然会军心涣散!另外地方豪族是你轻易得罪的吗?要是你那种搞法,大周早就乱了。我虽然杀了刘同,但是却提拔了刘家的次子,并且给予了刘家丰厚的抚恤。这就是我在后方为你做的事擦屁股。”“大冢宰……”杨坚刚欲辩解,宇文护却直接打断道:“好好回去反思吧!至于你说的随军出征,现在还用不着你!”说完宇文护拂袖而去,只留下了惊愕无语的杨坚。
杨坚满腹委屈地回到了府邸,他终于体会到了父亲在世时所受到的憋屈和羞辱。
伽罗似乎已经猜测出来了,她早早地安顿了儿女,生怕打扰杨坚。
“昏庸的朝廷,无道的当权者!宇文护真真欺人太甚!”杨坚猛喝一口茶后将茶杯重重地摔碎在地。
“夫君,既然昏庸无道,你何必如此大动肝火。为这样的朝廷效忠值得吗?我看宇文护不让你上战场倒清净了,不妨在家待着,多自在轻松。”杨坚望着伽罗赌气道:“我不是为朝廷,而是为自己争口气!父亲临终前,我答应他一定会光耀门楣,可是如今却无尺寸之功!本来以为宇文护会重用我,想不到还是压制。看来我这辈子是没有希望了!”“夫君何必说气话。你就是一条龙,早晚是要腾飞的。”伽罗正色说道,“几年前不是有个赵昭给你看过相吗,说你有帝王之命。”“我现在越来越不相信他们那些鬼话了。宇文护就是不在了,还有当今陛下,陛下年富力强,和我年纪相当,若是陛下掌权,我根本没有机会。他们也就是这么一说,若真能成事儿,那不是天命,是荒谬!
“我多么想驰骋疆场,像我父亲那般英武,父亲在我这般年龄早已立下赫赫战功,身为他的儿子,却连疆场都未曾踏过。真是惭愧!”杨坚想起无法随军出征,不免惆怅不已。
…………运筹帷幄话说宇文赟病逝公告天下之后,镇守各地的关陇勋贵和皇亲国戚反应不一。尉迟炯、司马消难、王谦三人知道宇文赟病逝的消息,都有所犹豫,刚开始尉迟炯和司马消难还抱有希望,以为会招他们进入朝廷。王谦则举棋不定,接到诏书,他考虑再三派部下奉表入京,表示服从朝廷诏令。
直到他们得知杨坚被任命为左大丞相,才恍然大悟,杨坚篡周的野心暴露无遗。他们也在暗中积极准备反叛。大周宗室的五位亲王回到京师见大权旁落也咬牙切齿,暗中联合起来发誓要捍卫宇文皇室政权。
其实杨坚也在准备对付尉迟炯,在宇文赟死讯发布的第五天,杨坚任命上柱国韦孝宽为相州总管,准备替代尉迟炯,对尉迟炯动手。杨坚之所以选择韦孝宽,也是因为只有韦孝宽和尉迟炯功业相酹,最主要的是韦孝宽是在岳父独孤信手下成长起来的,屡建功勋,忠于皇室,若选择他,韦孝宽会更加倾向于杨坚。
“丞相现在就任命韦孝宽为相州总管,这不是逼着尉迟炯早点反叛吗?”高颎担忧起来。
“我就是逼着他早点反叛。”“这是为何?”“高颎啊,你虽然政务达练,但是权谋这方面还是多多请教一下李德林。既然我们预料到尉迟炯早晚会反叛,他反的时间越晚,就准备得越充分。而现在不少贵族都在徘徊观望,拖得时间越长,对我们越是不利。早点让他反,我们可能会更主动一些。”“陛下,这风险也很大。如果尉迟炯真的反了,那么高齐旧地全部反叛,声势浩大,关陇豪族和武川军事勋贵是否会真心效忠我们现在不得而知。韦孝宽如果失败,那么尉迟炯兵临长安也不是没有可能。”“你说得对,但是篡位夺权本来就是有风险的事儿,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已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就让这屠刀早一点落地,到底谁胜谁败,除了人为,还要看天意。”杨坚又告诉高颎,让他做好平叛的军队调度和粮草供应等事宜。
独孤伽罗也告诉杨坚,她让哥哥联系了父亲独孤信的部将以及之前与独孤家关系密切的几个家族,很多人都模棱两可,没有给予明确的回复。
杨坚似乎早已料到,平静地说道:“这很正常,岳父已经去世那么多年,很多人即使顾念旧情也不会拿身家性命冒险。至于那些豪门贵族,只有在事态明朗的时候才会表态。”“夫君既然走上这条路就不应该心慈手软。”“十三岁来到长安,我就见识了权力斗争的无情和残酷,岳父死于皇权争斗,父亲也因为皇权郁郁而终,我则因为皇权而备受猜忌,这个时候我岂能有妇人之仁,只有登上九五之尊,得到最高权力才能实现抱负,做自己想做而不能做的事儿。”杨坚很清楚要想成功就是要争取到文武贵族的支持,他不会这么等待下去,经过郑译的联络,他首先去拜访王谊。王谊经过二十多年的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先后历任雍州刺史、相州刺史、襄州总管,封杨国公,宇文赟时官拜大司徒,也算是关陇勋贵的代表。
“丞相光临府邸,令鄙府蓬荜生辉。我也一直想找丞相,只是丞相公务繁忙。之前我们就说你一定会飞黄腾达的,如今果然是一飞冲天了。以后这个‘天’可就变了。”王谊笑得很不自在。
“即使变天了也不会亏待你们。因为这个天下是我们共同的。”杨坚直接回应道。
“既然你如此坦诚,那我就不必遮遮掩掩了,丞相这么做是打算要改朝换代吧?”“不瞒你说,我正有此意。”“那你有多大的把握呢?”“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机遇在眼前唯有全力以赴。”王谊沉默了,若有所思。
杨坚道:“我知道王兄的担忧,杨坚不是薄情之人,我会保住关陇贵族和武川军士的荣华富贵,并且会为你们和子孙加官晋爵。”王谊眉头稍稍舒展开来:“现在我还能叫你一声杨兄,将来就要有君臣之别了。你要言而有信,不要像宣帝那般滥杀功臣勋将。”“我今天就是来给你一颗定心丸的。记得我女儿被选为太子妃的时候,你我曾经有言,将来若有意可结为亲家。如今小女阿五刚刚成年,如果我能顺利登基,一定会将小女嫁与你家公子奉孝,决不食言。”“杨兄果然重情重义!”王谊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既然你我结为亲家,你的事情就是我们王家的事情。从今天起,我与你生死与共,全力以赴效犬马之劳。”“永不相负!”杨坚郑重地说道,“司马消难可能并不安分,如今他的女儿是皇后,他一定不会甘心丧失权力的。他领衔豫州总管,总辖十六州,二十万大军,不可小觑,所以若是他反叛还望王兄能够亲自挂帅平叛。”王谊爽快地答应了,不仅如此,他还向杨坚保证劝说元谐归附。作为北魏皇族的元氏如果能够支持他,那么必然会有一大部分人倒向他。杨坚喜出望外。
在长安的宗室亲王对杨坚篡政恼羞成怒,特别是明帝长子毕王宇文贤断定杨坚会倾覆大周的江山社稷,他联络其他亲王暗中活动,发誓要捍卫宇文氏政权。他出资招纳亡命之徒组建军队,企图谋杀杨坚。当然这一切都逃不过杨坚的耳目,他并没有阻止宇文贤的行为。
韦孝宽为了不让天下再一次分裂,决定冒险前往相州,企图说服尉迟炯放弃反叛。但此举却招来李德林和高颎的忧虑,他们担心韦孝宽若是归附了尉迟炯,那么对于杨坚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