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等花开
  • 坐等花开
  • 坐等花开
  • 坐等花开
  • 坐等花开
  • 坐等花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坐等花开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0.25 1.8折 58 全新

库存4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丰子恺|责编:张远

出版社读者

ISBN9787552707540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1835856

上书时间2024-06-16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原名丰润,后改为子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音乐和美术教育家。早年曾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他的散文风格恬淡率真、意味隽永,富有童真天然之趣。他的漫画或幽默风趣,或恬静淡雅,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争相收藏。著有《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率真集》等散文集,亦有《子恺漫画》《护生画集》等漫画作品。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好花时节不闲身

青年与花
杨柳
惜春
五月
生机
梧桐树
塘栖
黄山松
上天都
第二章  人间有大美
绘画之用
艺术三昧
新艺术
自然
谈像
谈儿童画
谈中国画
美与同情
精神的粮食
第三章  有情世界, 天真生活
月的大小
有情世界
忆儿时
梦痕
清晨
白象
阿咪
幸福儿童
给我的孩子们
第四章  静待岁月开成花
新年
九日

故乡
闲居
晨梦

不惑之礼
古稀之贺
第五章  此生已近桃花源
湖畔夜饮
庐山游记之三
山中避雨
扬州梦
杭州写生
桂林的山
初冬浴日漫感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中国现代画家、文学家丰子恺先生创作的文学著作。全书以坐等花开为主题,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丰子恺恬静淡雅的生活态度和宠辱不惊的人生观念。全书共有六章,分别介绍了人要像绽放的花朵一样生机盎然地生活、人要从容不迫地笑对世间一切事、人要有发现人间之美的能力、人要永远不失童真之心、人要学会品味平凡日子里的自在与欢愉、人要找到独属于自己的“花期”等内容,对于当代人能够起到抚慰心灵的作用,并使之享受画作艺术的熏陶。本书充分体现了一代大家丰子恺的艺术人生,值得人们体会与学习。

主编推荐
1.年轻人当学丰子恺:以童心捕捉生活的小美好,以禅心体验人生的大自在
本书以花为题,从“好花时节不闲身”到“此生已近桃花源”,铺陈出了丰子恺先生无宠不惊的心路历程,同时映照了当代人向往的生活方式——从此鲜花赠自己,纵马踏花向自由,并以禅心传达宏愿——心存美好的人,必将一路生花。

2.原汁原味中国风,65幅全彩漫画插图,超大体量,只此一家。入选出境名家名单。
拒绝以丑为美,抹黑中国文化的行径。跟随中国漫画鼻祖丰子恺回归中国式审美。
丰子恺曾说:“当然可以采取外国装帧艺术的优点,然而必须保有中国的特性,使人一望而知为中国书。”
央视新闻高度评价:“丰子恺的画作观照现实生活,简笔成趣,溢着古典情怀,沾着稚拙童真,不失人文关怀,入眼入情入心!”

3.精选46篇丰子恺“缘缘堂”随笔,初版照录,不增一字,不减一字,还原大师真·文采。
郁达夫曾评价丰子恺散文:“人家只晓得他的漫画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在他的画笔之上。”

4.创新搭配丰子凯大师的文与画,更具当代审美和人文关怀。随手一翻,入眼皆是适合分享的精美图文。
朱自清曾评价丰子恺:“他的文和画就像一首首小诗,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咂着那滋味儿。”

5.佛系漫画大师写给当代人的安顿心灵之书。生在种花家,自有花开时。但愿山河无恙,不负人间美好。
丰子恺在《生机》中写道:“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个人的事如此,家庭的事如此,国家、民族的事也如此。”
我们每个人都在以一朵花的姿态,穿越季节的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

6.正本清源,谴责一切以讹传讹、冒充丰子恺语录的不道德行为。
丰子恺身为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弟子,有佛心,显禅意。其哲思禅语尽在本书65幅图文页。

精彩内容
青年与花幼儿最初的美感是对于花的美感。因为花有美的姿态、可爱的色彩、芳香的气味。在自然物中,是最足以惹人注意的东西。花在下界的地位,仿佛月在天空。幼
儿对花,完全是幻觉的。他们与花接吻、抱花、为花祈雨。这种拟人的态度,到青年期仍是大部分残存着。人类生来就爱花,因此花及于人的影响自然也大。
(一)青年对花的同情?幼儿时代对花的拟人的态
度的形式,到青年时代还残存着,不过内容变易了。幼
儿对花是客观的纯粹的活物主义,青年则带几分主观的色彩。在对花所起的感情的背面,同时起一种对于自身的感触。因为花与青年——特别是女子——在各点上相类似的:生命的丰富、色彩的繁荣、元气的旺盛等,都相类似。花可说是青年的象征,所以青年对花分外有同情,分外爱花。爱花便是他们的自爱。花遭难时,更易得青年的同情。所谓“惜花”“葬花”,实在是他们的自伤。所谓“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实在是他们的自励。因这同情,青年对花大都是拟人的。不过这拟人的态度的内容和孩儿时代的拟人的内容不同,青年的拟人对花,实在是因花生起别种联想。少女与花,有更密切的相似点。因之对花容易使人起淑女的联想。所谓“解语花”“薄命花”“轻薄桃花”等,都是以花喻女的,又如Moore〔穆尔〕的诗中所谓“Allherlovelycompanionsarefadedandgone……”〔“她那些可爱的姐妹,早已不在枝头上……”〕也是以花比少女。这样的例不少。少女自己,也是默认花是自己的表号的。她们爱花、栽花、采花,又簪花、吻花,这种举动的背面,隐着少女们的一种自觉——这样明媚鲜妍的自然的精华,正是我们女性的表号。
人生青年时代犹四季的春天,故曰青春。在时期的关系上,青年与花已有相同的境遇。又青年时代的一切思想感情等精神界的发达,都极绮丽发扬,与花的妩媚极合。因此青年见花仿佛是同调的知交,自然地发生同情。
(二)花给与青年道德的感想?花的形质的清雅不凡,使青年起道德的思想。花的形色,表示人生的复杂
的象征:例如就色而论,白色表示纯洁,赤色表示爱情和繁荣,紫色有王者的象征。就形而论,桃花梅花表示复杂的统一,菊花表示整齐,玫瑰花牡丹花表示结构的调和,紫藤花等表示变化的统一。这等象征,在不知不觉之间给青年道德的暗示。菊花的凌霜,梅花的耐寒,对人也有一种孤高纯洁的暗示,山间的花、水溪的花、
人迹绝少到的地方的花,也同样地开颜发艳、不求人知。这给人更高尚的暗示,引起人的超然遗世的感想。诗所谓:“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读之引起人对于自然的神秘的探究心,终于崇敬自然的神秘,感入自己的心身。女子受花的道德的暗示,更大于男子。
(三)花给予青年美的感情?青年的艺术修养方面,得益于花的感化不少。花实在是自然界的精英,是自然美中的最显著的。拉斯京〔罗斯金〕说:“见了一大

媒体评论
蔡澜:丰子恺先生教我一个“真”字,让我受用终身。

林清玄:从丰子恺先生那里,我学到了朴素。

铁凝:丰子恺以简洁、稚拙、不事雕琢的线条勾勒出的那些只属于他的形象,他的画风影响着中国的后辈漫画家。

巴金:我的脑子里有一个“丰先生”的形象:一个与人无争、无所不爱、一颗纯洁无垢的孩子的心。

朱光潜:他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味;它有时使你悠然物外,有时使你置身市尘,也有时使你啼笑皆非,肃然起敬。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

朱自清:他的文和画就像一首首小诗,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咂着那滋味儿。

郁达夫:人家只晓得他的漫画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在他的画笔之上。

俞平伯:在他笔下,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

泰戈尔:丰子恺用寥寥的几笔写出人物的个性。脸上没有眼睛,我们可以看出他在看什么;没有耳朵,可以看出他在听什么,高度艺术表现的境地,就是这样!

谷崎润一郎:他取材的题材,原并不是什么有实用或深奥的东西,任何琐屑轻微的事物,一到他的笔端,就有一种风韵,殊不可思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