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道乡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故道乡愁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9.9 4.1折 4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树国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

ISBN9787504375063

出版时间2015-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3382154

上书时间2024-06-16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树国,安徽砀山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张树国是从在黄河故道上走出来的作家。他以黄河故道为背景,以生活在这里的苍生为依托,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求是》《人民文学》《小说月报》《小小说选刊》《安徽文学》《安徽日报》《学习时报》《黄河》《山西文学》《延河》《山花》《满族文学》《传奇传记》等。已出版长篇小说《故道黄尘》,短篇小说集《梨花》,散文集《流泪的淮河》等。张树国酷爱哲学和历史,写作了大量文史札记,先后出版了《文化散论》《大地的沉吟》《天地人生》等文集。

目录

乡村往事
  村主任
  兰花草
  野菜
  乡情
  红薯
  马桥粮行
  梨花灿烂
  种树老人
  故道的春天
  快乐大河湾
  黄河故道上
  燕子河人
  水的故事
  种地大户的鞭炮
  鲜花盛开的村庄
乡村老人
  奶奶
  爷爷
  心愿
  养牛的人
  家乡的菜园
  美丽老人
  藏
乡村孩子
  草姑
  铜锤
  石头
  太阳
  三胖
乡村媳妇
  大群
  巧云
  花蛾
  柳月
  秋兰
  杨兰花
  川莲
  梨花
乡村人物
  官气
  魂灵
  雨季
  王三元
  麻二
  秋宝
  石老头
  王元
  花三思
后记

内容摘要
 《故道乡愁》是作者张树国近几年对家乡思念时写出的散记,记录的都是家乡黄河故道上的人和事。
作者虽已在城市生活多年,但对家乡的思念却越发强烈,喜欢家乡的田园、河滩、庄稼,喜欢黄河故道上的花香鸟语,喜欢跟父老乡亲拉家常,过平凡生活。
故道乡愁,点点滴滴,罗列于纸上,给人留下深深的记忆。

精彩内容
 村主任去年春节,我回到家乡,正赶上村里选举,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劳力都回家过年,乡党委决定,从他们中间选出一个村主任。会开了三天,选谁谁都不干。
我的家乡地处黄河故道沙滩,虽然栽了一些梨树,梨子由于质量不高,价格过低,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不好,村里青壮年劳力常年在外打工,沙滩地半种半荒,果树半挂不挂,收成换不来成本,几任村主任都是半路上撂挑子,外出打工一走了之。村里一无钱二无劳力,剩下一些老人、妇女和孩子,村干部吃苦多,作难多,成绩少。因此,我的堂弟春潮刚从部队复员回来,乡亲们像抓住一根救命绳,满票选举他为村主任。
春潮当干部,全家都不赞成,大伯叫我带堂弟到城里打工,我说春潮是个复员军人,又是个党员,撒手走了不好,堂弟年轻有文化,又在部队锻炼了几年,我相信他能干好这个村主任。
春潮面对一群老弱病残和半荒的沙滩,愁眉不展,爹埋怨说:“村里就这个样子,你搞不出个啥名堂
来。”春潮早出晚归,忙完东家忙西家,谁家猪跑了,找春潮去;谁家鸡丢了,找春潮去;谁家老人生病,春潮就跑医院;谁家孩子逃学,春潮就跑学校。爹笑儿子说,你一个村主任,成了全村人的保姆和长工了。到了农忙时节春潮更有干不完的活,他家那辆板车,不知道为多少人家拉过种子和肥料,爹喂的两头牛,不知为多少人家拉过犁、耙过地。春潮每天晚上回来,像一捆干柴倒在地上一样倒在床上,浑身酸麻,有时还未合上眼又有人来喊,说家里老人病了,春潮还得硬撑着爬起来,拉老人去医院。娘心疼儿子,每天晚上烧一锅热水让儿子烫脚,嘴里咕哝说:“你在家里穷忙活,没名没利的,图个啥啊!你对象大梅在城里打工,几个月也不见个信来,嗨,八成变了心。”夏收后,大梅给春潮来了一封信,说在城里帮他找了个工作,要是不去,她就对不起他了。春潮和大梅从小一块长大,又是同学,春潮很爱大梅,大梅的最后通牒不能不叫他心里打鼓,爹娘也劝儿子进城,怕夜长梦多,乡下人找个媳妇难啊!春潮心里十分苦恼,想想自己一天到晚尽忙些婆婆妈妈的事,没有报酬不说,有时候还惹一肚子气,看来在黄河滩上很难实现自己的理想,到城里打工一样为国家做贡献。大梅的来信,像一声催阵炮,容不得他多想,连夜写了辞职报告,一大早就跑到了乡政府。乡党委书记没接他的辞职报告,只是冷冷地说:“村民选你当村主任,你向村民辞职吧。”春潮碰了钉子,回来的路上,脚步声伴着心跳,沉闷伴着烦恼,口问心,心问口,不知什么时候回到了村里,村口上黑压压站满了老人、妇女和孩子,一个个都用渴求的目光看着他,五保户李三爷走过来说:“春潮,我们这些人给你添累赘了,耽误了你的前程,你要是能走还是走吧……”老
人说着,眼里流下泪来。面对父老乡亲,春潮脸红了’心里有说不出的愧疚,慢慢地从口袋里掏出辞职报告,狠狠地把它撕碎,那纸片飞落了一地。
春潮想发展村里经济,到处寻找老人、妇女适合干的营生,他跑了几趟县城,战友的父亲是一家大型养猪场的场长,正想把猪崽分散在农户家饲养,防病、饲料、销售均由场里负责,春潮当即签订了承包饲养生猪的合同,他还拿出自己的复员费,成立了由养猪场技术员参加的中年妇女服务队,为全村饲养户服务。到年底,村里有一千头生猪出栏。
说着新年又要到了,春潮写信给我,一定要叫我回家过年,看看家乡的变化。我毫不犹豫地登上了回家的列车,外出打工的也像傍晚小鸟归巢一样回到家里,鞭炮烟雾笼罩着村庄,油炸烹饪煮大肉,香气呛人心扉,到处是欢声笑语。于庄出现了历史没有的气象,在外面劳累了一年的汉子忙着年货,孝敬着老人,亲热着老婆孩子,诉说着外面的世界;年轻姑娘,穿着时尚的衣裳,挤在一堆嬉闹,诉说着自己的见识和爱情,家人一遍又一遍地讲述春潮对他们的帮助。
有的妇女笑着向男人示威:少了你个臭男人,地球还得}留溜转,你看俺家理得怎么样?猪喂得怎么样?
不论是外出打工的,还是在家留守的,都有一个心愿,于庄没有村主任春潮就没有今天的喜庆。
大年初一,春潮家拥满了拜年的人,有提鱼肉的,有拿烟酒的,还有人送来了米面,摆了一大片,家乡人情重,欠你一分情会补你一分情,看来堂弟一年没白辛苦,我心里也有说不出的欣慰。伯父伯母看到儿子这样受人尊重,高兴得合不拢嘴。富顺在北京搞装修,拿出一万元给春潮说:“春潮兄弟,我们在外打工,你给我们打工,我爹不是你夜里送医院,我回来恐怕见不到他老人家了。”春潮推不过说:“好吧,这钱放村里用,我打算年后开发沙滩地。”春潮一
年的辛苦,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一听说开发沙滩地,你三千我五千,—下子凑了好几万。一声汽车喇叭叫,走下了场长王大明,他高兴地对大家说:“今天我来,一是给乡亲们拜年,二是给于庄饲养一千头生
猪送奖金,三是投资开发你们村的沙滩地,建设饲料基地。”院子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人已散去,村里时常响起鞭炮声,春潮看着乡亲们送来的年货,看着几万元入股资金和沙滩地联合开
发合同,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好像还少了点什么,他正在发愣,一阵噔噔的脚步声走来,春潮抬头一看,“哦!大梅。”P003-00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